2月27日晚,小米发布会上雷军掷出重磅消息:2025年研发预算突破300亿,五年累计投入将达1050亿!
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烧掉8200万,比某些上市公司全年营收还高。
作为数码博主,我连夜拆解了这份天价账单。

从240亿到300亿,25%的增幅不仅是简单的数字跳跃。
雷军透露,四分之一的预算将砸向AI领域,这意味着75亿真金白银将流向汽车大脑、人形机器人和澎湃OS 2.0。
联想到小米刚发布的SU7 Ultra搭载的城市NOA系统,这场AI军备竞赛显然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发结构的变化。小米正在构建"技术三角":手机影像系统、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生态链。
当其他厂商还在堆硬件参数时,小米已将目光投向操作系统和芯片研发——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这场技术豪赌会带来什么?短期内可能推动小米手机冲击高端市场,SU7 Ultra的订单量或许就是例证。

长期来看,AIoT设备的无缝互联、全场景智能体验或将成为现实。但300亿背后也有隐忧:研发转化周期长,如何平衡投入产出比?
作为数码爱好者,我更期待这场技术竞赛能倒逼整个行业升级。

当华为在5G突破、OPPO深耕马里亚纳芯片时,小米的300亿研发预算,或许正是中国科技企业集体突围的缩影。你认为小米哪个领域最可能实现颠覆?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