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镇上的农贸市场,每年秋天总有一场激烈的“马铃薯之王”比赛。
参赛者拿着自家最得意的马铃薯,个个都是大块头、光滑溜圆。
菜农老李的马铃薯总是能拔得头筹,大家都狐疑地打听他有什么秘诀。
其实,老李自己也有过产量低、个头小的苦涩经验,后来,他总结出六个小窍门,终于让他家的马铃薯成了市场里的“金招牌”。
今天,我就把这些窍门分享给你,帮你种出高产高质的马铃薯。
选择优质种子的重要性说到种子,老李总是板着指头跟年轻菜农们说:“种子的好坏,决定了一半的收成。
”原来,他过去也是自己留种,多年下来,留的种子渐渐退化,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后来,他换了脱毒一代种子,结果当年就见效了,产量大增。
老李强调,无论是自家吃还是为了售卖,每三年就要换一次种子。
如果是为了售卖,每年都换种最好,确保每一颗马铃薯都是“精品”。
催芽方法详解老李的另一个窍门就是催芽。
“不催芽,你的马铃薯出苗晚,还不齐,等你着急忙活的,它还在地里磨磨蹭蹭呢。
”他说。
有两种催芽方法:第一种是把整个马铃薯放到袋子里或纸箱中,放在20度左右的环境下,等芽长到1厘米再种。
第二种方法是先把马铃薯切块,摆在铺有沙子的箱子里,每一层马铃薯上面再铺一层沙子,等芽长出来就可以种了。
如果马铃薯个头小,用抱窝种植法,把尾部稍微割掉一点,直接埋土里就行。
这些方法都简单实用,关键是催芽后种子发芽快,出苗齐,马铃薯长得壮。
科学播种步骤等春天一到,温度回升到7-10度以上,就可以开始播种了。
老李晨起得很早,按照5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在6-10厘米之间,然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先浇水,再撒施有机肥和草木灰。
把准备好的马铃薯种子芽朝上摆入沟内,株距在20-30厘米。
最后盖上4-6厘米的细土,不要盖得太厚,否则出苗慢。
等苗出齐以后,再分次培土。
这些步骤看起来琐碎,其实每一步都很关键。
间苗和控旺技巧马铃薯出苗后,通常一穴会长出好几棵秧苗。
老李这时会特别留意,“有些人不舍得拔苗,这样其实不好。
”他说。
秧苗多会争营养,个头大却艰难拔高。
间苗的时候,把一些矮小的秧苗拔掉,根据土质肥力,一穴留1-2棵壮苗就行。
如果土壤肥力好,一穴留一棵,如果肥力差,一穴留两棵。
摘蕾控旺同样重要,长出花蕾时及时摘除,避免秧苗长得过高,影响结薯。
老李用的是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斤喷施,既能控旺,还能给植株提供养分。
除了以上几个步骤,老李还特别注重肥水管理,尤其是在马铃薯结薯期。
老李会结合培土追施适量的钾肥,并结合叶面喷施,浇水也会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保持土壤湿润,但收获前一星期会停止浇水,让马铃薯充分吸收养分。
选择优质种子的重要性说到种子,老李总是板着指头跟年轻菜农们说:“种子的好坏,决定了一半的收成。
”原来,他过去也是自己留种,多年下来,留的种子渐渐退化,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后来,他换了脱毒一代种子,结果当年就见效了,产量大增。
老李强调,无论是自家吃还是为了售卖,每三年就要换一次种子。
如果是为了售卖,每年都换种最好,确保每一颗马铃薯都是“精品”。
催芽方法详解老李的另一个窍门就是催芽。
“不催芽,你的马铃薯出苗晚,还不齐,等你着急忙活的,它还在地里磨磨蹭蹭呢。
”他说。
有两种催芽方法:第一种是把整个马铃薯放到袋子里或纸箱中,放在20度左右的环境下,等芽长到1厘米再种。
第二种方法是先把马铃薯切块,摆在铺有沙子的箱子里,每一层马铃薯上面再铺一层沙子,等芽长出来就可以种了。
如果马铃薯个头小,用抱窝种植法,把尾部稍微割掉一点,直接埋土里就行。
这些方法都简单实用,关键是催芽后种子发芽快,出苗齐,马铃薯长得壮。
科学播种步骤等春天一到,温度回升到7-10度以上,就可以开始播种了。
老李晨起得很早,按照5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在6-10厘米之间,然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先浇水,再撒施有机肥和草木灰。
把准备好的马铃薯种子芽朝上摆入沟内,株距在20-30厘米。
最后盖上4-6厘米的细土,不要盖得太厚,否则出苗慢。
等苗出齐以后,再分次培土。
这些步骤看起来琐碎,其实每一步都很关键。
间苗和控旺技巧马铃薯出苗后,通常一穴会长出好几棵秧苗。
老李这时会特别留意,“有些人不舍得拔苗,这样其实不好。
”他说。
秧苗多会争营养,个头大却艰难拔高。
间苗的时候,把一些矮小的秧苗拔掉,根据土质肥力,一穴留1-2棵壮苗就行。
如果土壤肥力好,一穴留一棵,如果肥力差,一穴留两棵。
摘蕾控旺同样重要,长出花蕾时及时摘除,避免秧苗长得过高,影响结薯。
老李用的是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斤喷施,既能控旺,还能给植株提供养分。
除了以上几个步骤,老李还特别注重肥水管理,尤其是在马铃薯结薯期。
老李会结合培土追施适量的钾肥,并结合叶面喷施,浇水也会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保持土壤湿润,但收获前一星期会停止浇水,让马铃薯充分吸收养分。
现在,市场上的人们谈起老李的马铃薯,无不竖起大拇指。
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每一步都蕴含着老李多年的经验和心血。
马铃薯的高产高质,说到底离不开每一个认真的细节。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不妨都像老李一样,用心观察、用心琢磨,不断优化自己的种植方法。
或许,你也会发现属于自己的“金招牌”,在这片土地上收获满满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