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我国东部地区高温减弱的时候,川渝高温正处在强盛的时期,今天12点重庆最高气温就已逼近37度、升温速度比昨天还快,下午15点多地气温已经大举逼近40度,今天仍可能出现40度以上的强烈高温。未来几天虽有冷空气南下渗透川盆,但对南边的重庆沿江地区和川南影响不大,最多只能让重庆主城从40度降到35度上下。
尽管今年的夏季已经接近尾声,北半球的热浪似乎稍显减弱,但气象学家们的关注点早已转向了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根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最新预测,拉尼娜现象很有可能将在2024年秋季到来,并且在整个冬季持续。
拉尼娜现象并不是一种罕见的气候事件,它与厄尔尼诺现象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部和中部热带太平洋的海水温度会低于平均水平,这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大气变化,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
原本气象模型在今年5月和6月就预测到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在夏季开始。然而,到了8月份,这一现象仍未如期出现。根据分析数据,上个月赤道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的海面温度接近平均水平,因此完全是中性状态。根据海面温度数据集ERSSTv5,太平洋的Niño3.4 海区1991-2020年的长期平均值高出了0.1度,显示出拉尼娜仍未到来。这不仅让气象学家们有些困惑,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拉尼娜现象究竟何时会真正到来的讨论。
然而,最新的观测数据表明,尽管表层海水温度保持稳定,但在从海面以下300米的热带太平洋深层,水温却低于平均水平,并且这种低温现象已经扩展到了中部和东部太平洋。这意味着,拉尼娜现象的“能量”已经在积聚,未来几个月其出现的可能性将急剧增加。
根据最新的预测数据,拉尼娜现象将在秋季逐渐形成,并且有极大的可能性(高达74%)持续整个北半球冬季。这一现象的持续时间很可能跨越11月至来年1月,甚至可能更长。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不仅仅是海水温度的简单变化,更重要的是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当热带太平洋的海水温度低于正常水平时,会导致上方大气层的气流变化,最终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天气异常。例如,在北半球冬季里,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南美洲部分地区通常会出现更为潮湿的气候,而美国南部部分地区则可能面临干旱,而亚洲东北部、北美洲西北部等地则更加寒冷。
对于我国来说,拉尼娜现象的到来通常意味着冬季的天气将更加复杂多变,比如在南方,拉尼娜的异常环流在冬季则可能带来较为干燥的气候,降水减少,可能会引发干旱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拉尼娜现象并非单一因素,它的影响也会受到其他气候因素的调节和限制。因此,对于今年冬季的具体气候走势,还需要继续观测和分析其他相关气象数据。
目前,全球各大气象机构普遍认为,2024年的拉尼娜现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具体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拉尼娜现象能够成功“越冬”,那么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气候更加复杂、极端天气更常见的冬季。
总结来看,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尽管来得有些迟到,但它的到来依然是非常确定的。随着热带太平洋深层海水温度的进一步下降,未来几个月的气候异常情况可能会逐渐显现。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季,我们需要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不过,气候变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过程,尽管目前的模型预测相对准确,但仍需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未来几个月的气候变化动态。
1983-1997
其实这些所谓全球变暖都是骗子话术,现在重要的气象站大多数建在大城市附近,以前这些地点都被树林草地包围,气温能不变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