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京津冀核心的交通枢纽
河间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恰位于京津石大三角的中心位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其北距首都北京 189 公里,东到沧州市 78 公里,东北至天津市 183 公里,西南至省会石家庄 176 公里 ,这样的区位优势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河间市与周边多个城市接壤,东邻沧县、青县,西连肃宁县、高阳县,南与献县毗连,北与任丘市、大城县接壤,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
在交通方面,河间堪称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道 106、337,省道保沧等干线公路在河间市区交汇,保沧高速横贯市域并设有 3 个高速出口,规划中的任德、曲港高速也将穿境而过。铁路交通同样发达,京九、朔黄铁路在此纵横穿越,为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高效的通道。
不仅如此,河间周边的空港和港口资源也十分丰富。周边环绕着首都机场、大兴新机场、天津机场、济南机场和石家庄机场五大空港,能满足人们远程出行的需求;距黄骅港、天津港均在 1.5 小时车程内,借助港口优势,河间能够更好地融入海洋经济,拓展国内外市场。
二、历史变迁:千年岁月的文化沉淀
河间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与文化传承。
早在新石器时代,河间地域便有人类聚居,开启了这片土地的文明篇章。春秋时期,河间属燕国之域,后在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两国 。彼时,燕国在今河间市区西南建武垣邑,赵国则于今河间市区建赵都军城,军事战略地位凸显。
秦统一六国后,置武垣县,属巨鹿郡。西汉初期,仍设武垣县,并析其部分地域建州乡县和束州县。西汉高帝时,河间郡正式设立,治所在古乐成。此后 400 余年间,河间时郡时国,历经多次更迭。东汉时,州乡并入武垣县。建安中期,武垣改名阿武,并在城南另建武垣县,即西武垣城与东武垣城。
三国时期,武垣属魏之河间国。西晋时,河间的行政区划隶属关系频繁变动。东晋时,武垣县一度称集宁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十一年,在赵都军城始置瀛州,辖河间、高阳、章武三郡,河间郡治所迁至东武垣。北齐时,始建河间县,属河间郡。
隋朝开皇年间,武垣县治所迁至瀛州城,大业元年,武垣县正式更名为河间县,大业三年,改瀛州为河间郡,郡县治所均在今河间城区。唐代时,河间县、束城县在河间郡与瀛州之间多次变更归属。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高祖石敬瑭为夺取后唐政权,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瀛州(河间)亦在其中。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河间归后周管辖。
北宋时期,河间战略地位愈发重要,宋仁宗庆历八年,于河间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十州军事,赐瀛海军,与太原、中山并称河北三镇。宋大观二年,罢瀛州建河间府,辖河间县、束城县等。此后,金朝在河间的行政区划也多有调整,金正隆年间析河间西部村庄建肃宁县,金天会七年在河间城置总管府。
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置河间路总管府,河间县属之,此时河间县一度改称瀛县,不久又恢复原名。
明朝洪武元年,河间路改府,河间县属京师河间府。明永乐迁都北京后,河间县属河北直隶省河间府。永乐元年,在河间城设立河间卫、沈阳中屯卫、大同中屯卫三卫,负责军事联防。
清朝时期,河间仍为直隶河间府,河间县属之。清康熙八年,河间府曾短暂改设 “协镇府”,不久又复称直隶河间府。
民国时期,1913 年废河间府,河间县先后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 年,河间县隶属河北省。1936 年,建河间督察专员公署,辖河间、献县、肃宁、高阳、任丘、大城 6 县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区行署、冀中八分区机关曾驻河间,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和伪县政府并存。
新中国成立后,河间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多次调整。1958 年,沧县专区并入天津专区,河间县改属天津专区,后又改属天津市。1961 年,沧县专区从天津析出,改建沧州专区,河间县属沧州专区。1990 年 10 月 18 日,经国务院批准,河间撤县设市,仍隶属沧州地区。1993 年 7 月,沧州市与沧州地区合并为新的沧州市,河间市成为沧州市下辖的县级市,至此,河间市的现代行政区划格局基本确定。
三、文化瑰宝:传统与非遗的传承之光
河间,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宛如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珍藏着无数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在中华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作为《诗经》的发祥地,河间与《诗经》的渊源深厚久远。西汉时期,毛亨、毛苌叔侄在此传授《诗经》,毛亨精心整理古文《诗经》,创作《诗经诂训传》,并将其传授给侄儿毛苌 。毛亨去世后,河间王刘德对毛苌的才学颇为赏识,封其为博士,并在国都南建 “日华宫”,北建 “君子馆”,为《诗经》的研究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元代至正年间,河间路总管王思诚奏请皇帝在毛公墓前修建毛公书院,此后,毛公书院历经多次修缮和发展,虽在 “十年浩劫” 中不幸被毁,但它在传承《诗经》文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磨灭 。如今,河间的诗经村镇、东诗经村、西诗经村以及三十里铺村的毛公书院遗址,都仿佛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与《诗经》紧密相连的光辉岁月。
西河大鼓同样起源于河间,是我国北方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曲种之一。它大约形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最初主要流行于直隶、京城及周边地区,是在弦子书、木板大鼓等说唱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经高阳人马三峰整理后基本定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天津正式定名为 “西河大鼓”。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演员自击铜板和书鼓,边唱边说,配以三弦、四胡等乐器伴奏,其内容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传奇等诸多方面,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田派西河大鼓创始人田荫亭便是河间人,为西河大鼓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河间市高度重视西河大鼓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举办了多届 “中国河间西河大鼓书会” 及 “西河大鼓发展论坛”,还在中小学校开设西河大鼓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传承人,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河间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孕育出了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间歌诗” 作为吟唱《诗经》的一种口头民间艺术,将《诗经》中的部分篇目谱成曲子,借助二胡、古筝、笙等乐器进行演奏,在过去的各种节令、庆典上,为人们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享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代代相传,裘孝信、王寿增等便是如今 “河间歌诗” 的代表性传承人 。
河间皮影戏则是中国古老民间艺术的璀璨明珠。据传,它是明朝时由西北移民带来的 “兰州皮影” 发展演变而来,主要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保定、沧州、廊坊、石家庄一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冀中皮影戏在其他地区逐渐衰落,然而在河间却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河间皮影戏分为东支(景和)、西支(九吉)两个支系,分别位于景和镇王庄村和西九吉乡卢村 。其皮影人子制作精美,除了传统的生、旦、净、末、丑角色外,还增添了飞禽、走兽等各类动物形象,雕工细腻精巧,造型独特隽秀。演出时,独特的 “老虎调” 唱腔粗犷奔放,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搭配上板胡、二胡、笙、笛、板鼓、镲等乐器,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盛宴。流传至今的《拿蜘蛛》《混元盒》《白蛇传》《刘胡兰》《白毛女》等丰富的口传剧目,更是承载着河间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 。2011 年底,河间皮影戏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批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在文物保护方面,河间也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其中,光明戏院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河间近代的文化繁荣。这座戏院始建于 1934 年,由当地绅士张治卿投资兴建,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外观宏伟壮观,内部设施齐全,可容纳近千名观众 。在过去的岁月里,光明戏院曾邀请众多知名戏曲艺人登台献艺,如京剧大师梅兰芳、荀慧生等都曾在此留下精彩的表演,为河间人民带来了无数难忘的文化体验。如今,光明戏院经过修缮和保护,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成为了河间重要的文化地标和历史见证。
此外,河间还有 5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冯国璋故居、刘完素墓、毛公墓、左敬祖墓、白求恩手术室旧址纪念馆等 。冯国璋故居是民国代大总统冯国璋的府邸,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从中可以一窥当年冯氏家族的辉煌与兴衰。刘完素作为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其墓及墓地承载着人们对这位医学先人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毛公墓是纪念西汉时期《诗经》传承者毛苌的墓地,它见证了河间与《诗经》文化的深厚渊源。左敬祖墓则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墓葬文化和建筑风格。白求恩手术室旧址纪念馆记录了白求恩大夫在河间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这些文物古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河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四、特色美食:舌尖上的河间风味
河间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风土人情 。
河间驴肉火烧堪称河间美食的代表之作,更是闻名遐迩的传统名吃。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 “杀驴煮秫” 招待他,他吃后赞不绝口,河间驴肉因此留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把剩饼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 。历经岁月变迁,驴肉火烧的制作工艺不断传承和改进,如今已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美食。
河间驴肉火烧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火烧需选用优质面粉,经过精心揉制、拉条、涂油、折叠等工序后,放入平底锅中烙制,待基本熟透后,再放入特制的炉灶中,通过独特的火候控制,使火烧外皮变得酥脆,内里则保持松软 。驴肉的选择和烹制也至关重要,一般选用渤海驴的肉,经过多道工序的酱制,色泽红润,鲜嫩可口,香味浓郁。夹肉时,将切好的驴肉与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的焖子一同夹入火烧中,驴肉的鲜香与焖子的醇厚相互交融,再搭配上青椒、香菜等,一口咬下去,外热里爽,清爽醇香,令人回味无穷 。
驴肉火烧不仅美味,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驴肉本身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等功效 。
除了驴肉火烧,河间的羊肠汤也是一道极具特色的风味美食。羊肠汤以羊肠为主料,搭配羊血、豆粉等食材精心熬制而成 。熬制羊肠汤时,先将羊肠用温水洗净,去除杂质,再将调好的羊血、豆粉等灌入羊肠内,扎紧口 。接着,将羊肠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胡椒、精盐等调料,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直至羊肠熟透,汤汁变得浓稠鲜香 。食用时,将羊肠切成小段,放入碗中,舀上一勺热气腾腾的羊汤,再撒上香菜末、滴上几滴芝麻油,顿时香气四溢 。羊肠汤味道浓香,咸淡适宜,羊肠入口爽滑,烂熟香嫩,油而不腻,鲜而不膻,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冬季食用,既能暖胃驱寒,又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味道 。
此外,河间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美食值得一试。如河间包肉,亦称过油肉,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食客喜爱,在京津一带享有盛誉 。这道菜选用新鲜的猪肉,切成薄片,经过上浆、滑油等工序后,再与木耳、玉兰片等配菜一起炒制,色泽金黄,口感鲜嫩,油而不腻,清香爽口 。河间熏肉的制作工艺也十分独特,大体分为备料、煮肉和熏制三个阶段 。经过精心挑选的猪肉,先在特制的卤汁中煮熟,使肉充分吸收卤汁的香味,然后再进行熏制 。熏制时,选用优质的果木作为燃料,让肉在熏制过程中充分吸收果木的香气,最终制成的河间熏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味道醇厚,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搭配其他食材烹饪,都别有一番风味 。
全驴宴则是河北不少地区的一种以驴肉各种做法为特色的宴席,而河间的全驴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全驴宴以驴肉为主料,通过煎、炒、烹、炸、炖等多种烹饪方式,制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如酱驴肉、驴板肠、驴蹄筋等 。每一道菜品都充分展现了驴肉的独特魅力,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还体现了河间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
五、经济发展:产业驱动的腾飞之路
近年来,河间经济发展迅猛,已形成 “3+3” 产业体系,由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三大传统产业,以及精细化工、信息设备、家居家饰三大新兴产业共同构成。
在传统产业领域,电线电缆产业实力强劲,河间是闻名全国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拥有会友线缆集团有限公司等众多知名企业,产品涵盖上百个品种、上万种规格,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 18 个国家和地区 。保温材料产业同样成绩斐然,岩棉产品产量占河间市全部产量的 70%,硅酸铝制品占比接近 20%,涌现出华能、华阳等一批大型科技企业,正朝着打造 “中国保温城” 的目标迈进 。汽车配件产业也不容小觑,河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汽车配件生产集散地,汽车起动机、发电机再制造规模居世界第一 ,拥有百吉、蓝天等一批实力企业,不仅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还拥有自己的进出口权 。
新兴产业的崛起,更为河间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河北鸿宇通信器材有限公司、义博通信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信息设备领域崭露头角,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等行业 。在精细化工领域,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 。在家居家饰产业,众多企业依托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生产出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
农业方面,河间是京津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已培育起林果、畜牧、粮食、蔬菜、棉花五大产业 。近年来,河间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 “合作社 + 农户”“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等模式,发展特色农业。目前,河间市果品种植面积达 12.7 万亩,年产值 2.8 亿元,无花果、吊蔓西瓜、鸡心葡萄等特色果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同时,河间驴肉火烧产业正朝着规模化连锁化、养加销一体模式迈进,放驴小子、朴康源、驴福记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崛起 。
产业融合发展也是河间经济的一大特色。景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53 平方公里,形成了堪泰园、华奕、兴丰、意馨等一批集旅游、体验、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农场 。其中,兴丰农场以其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农事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河间农旅融合的典范 。此外,河间还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带动果子洼乡柳林村等发展花卉种植,形成集花卉种植、花海旅游、鲜花配送于一体的新业态,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
六、城市建设:宜居宜业的魅力之都
河间在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斐然,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在城市规划上,河间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达 44 平方公里,为城市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河北河间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分为东西两区,总规划面积 22.27 平方公里,入驻企业 186 家,已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河间不断加大投入,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在交通设施建设上,不仅市内公路干线纵横交错,高速公路、铁路穿境而过,为市民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市内道路也在持续优化升级,河间市束城镇工业园区对二号路、三号路、九天路、双羊大街等进行改造,新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辅路,铺设雨、污管道,安装太阳能路灯,种植行道树,极大地改善了园区交通条件和环境面貌 。
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目前,河间市区拥有高中 2 所、职教中心 1 所、初中 4 所、小学 6 所、公立幼儿园 6 所、特教学校 1 所,还有涵盖小学至高中的民办学校 。这些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
医疗设施的完善,为市民的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市内有二级综合医院 1 个、二级中医院 1 个、二级专科医院 1 个、妇幼保健院 1 个 。其中,河间市中医院是沧州西部医疗设备最先进、医疗资源最丰富的二级中医院 。此外,河间还不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新建了 46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
河间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同样成果显著。全市现有公园游园 27 个,其中占地 108 公顷的瀛州公园是华北地区县级城市中最大的淡水型公园 。瀛海公园、瀛洲公园相邻而建,四季景色各异,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古洋河公园则利用其独特的水岸风光,成为市民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 。河间凭借在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 “省级园林城市” 的称号 。
在文化场馆建设方面,虽然规划中的图书馆、博物馆、政务中心、展览中心、文化艺术中心 “两馆三中心” 仍在加快建设中,但已建成的光明戏院等文化场所,承载着河间的历史记忆,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
河间的城市建设,从基础设施到教育医疗,从生态环境到文化场馆,全方位地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七、旅游资源:打卡河间的必去之地
河间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历史与现代在此交织,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河间府署位于河间市红牌楼街 97 号,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气势恢宏,素有 “京南第一府” 之称 。这里曾是古代官员办公和居住之所,如今完整地保留了古代府衙的建筑格局,游客可通过参观府署内的各个展区,深入了解河间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底蕴。大堂上高悬的匾额,诉说着公正廉明的为官之道;内宅庭院则展现了古代官员的生活场景。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古代政治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光明戏院坐落于河间市红牌楼街 6 号,建于 1934 年,是一座仿照天津 “大舞台” 样式建造的三十年代梨园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 。作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新凤霞、刘兰芳等戏曲名家的表演舞台,承载着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戏院内部雕梁画柱,戏台上方绘有八仙图,两侧的柱子与楣子上绘制着山水草木、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尽管如今内部可能不对外开放,但仅从外观便能感受到其独特的历史韵味。若有幸赶上传统戏曲表演,那将是一场不容错过的视听盛宴,能让您尽情领略戏曲文化的魅力。
景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是河间旅游的一大亮点。这里规划总面积达 53 平方公里,形成了多个集旅游、体验、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农场。兴丰农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位于景和镇丰尔庄村北部,拥有流转土地 12000 亩 。农场内的 “兴丰花海” 在不同季节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蜜蜂园” 让游客近距离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了解蜂蜜的酿造过程;“孔雀园” 里,美丽的孔雀竞相开屏,吸引着游客们驻足观赏。此外,农场还提供农事体验活动,游客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蔬菜、水果,感受丰收的喜悦,深度体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在河间旅游,最佳游玩时间为春秋两季。春季,万物复苏,鲜花盛开,无论是漫步在河间府署的庭院中,还是穿梭于光明戏院的街巷间,亦或是置身于景和现代农业园区的花海内,都能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气息 。秋季,天高气爽,此时正是水果成熟的季节,在兴丰农场等地,游客可以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品尝新鲜美味的水果。
交通方面,从沧州市区出发,若选择自驾,沿 G307 国道向南行驶约 40 公里即可轻松抵达河间 。市内交通便利,公交车可直达主要景点,打车出行也十分便捷。住宿方面,河间市内拥有多家酒店和民宿,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与预算。无论是追求舒适豪华的星级酒店,还是体验温馨特色的民宿,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选择 。来到河间,美食自然不容错过。除了闻名遐迩的驴肉火烧,还有羊肠汤、河间包肉、熏肉等特色佳肴,定会让您大饱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