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保花保果措施,环割控梢与叶面追肥,提高坐果率30%以上

彭睿智轩说 2025-04-09 10:01:45

**柑橘保花保果的关键举措:环割控梢与叶面追肥**

在柑橘种植的世界里,果农们就像一群精心呵护孩子的家长,都盼望着自家的柑橘树能结出累累硕果。柑橘的保花保果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诸多的因素和环节。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柑橘保花保果中的两个重要措施——环割控梢与叶面追肥,以及它们是如何提高坐果率,为果农们带来丰收希望的。

一、提出问题

柑橘花期和幼果期是柑橘生产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但往往也是问题最多的时期。许多果农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扰:柑橘树开花不少,可最后坐果率却很低。就像一位果农老张,他种了多年的柑橘,每年看着满树盛开的花朵,满心欢喜地以为会迎来一个大丰收。可是到了收获的季节,却发现树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果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方面,柑橘的梢生长过于旺盛是一个重要因素。柑橘的新梢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梢生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在与幼果争夺养分的过程中就会占据上风。就好比一场拔河比赛,幼果本来就弱小,新梢却像一群强壮的大力士,把养分都抢走了,幼果自然就难以发育,最终掉落。据研究表明,在一些没有进行有效控梢的柑橘园中,新梢生长消耗的氮元素占整个树体氮元素吸收量的30% - 50%,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比例。

花期和幼果期的营养供应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柑橘花期需要充足的硼、锌等微量元素,而幼果期则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各种中微量元素。如果土壤肥力不足或者施肥不合理,就会导致营养缺乏。在一些土壤贫瘠的地区,柑橘树由于缺乏足够的养分供应,花朵发育不良,幼果也容易夭折。

二、分析问题

1. 环割控梢的原理与作用

环割,简单来说,就是用刀具在柑橘树的枝干上进行环状切割。这一操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环割后,树皮中的筛管被切断,使得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这样一来,更多的养分就会积累在环割口以上的部位,包括花和幼果。这就像是在一条河流上筑起了一道堤坝,上游的水(养分)就会在堤坝处积聚起来。

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环割能够调节柑橘树的激素平衡。新梢生长需要生长素的刺激,而环割后,由于有机物质的积累,使得局部的生长素浓度发生变化,从而抑制了新梢的生长。在一些对比试验中,未环割的柑橘树新梢长度平均每月增长15 - 20厘米,而环割后的柑橘树新梢长度每月增长仅为3 - 5厘米。这就大大减少了新梢与幼果争夺养分的情况。

2. 叶面追肥的意义与优势

叶面追肥是一种直接将肥料溶液喷洒在叶片上的施肥方式。与传统的根部施肥相比,叶面追肥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叶面追肥能够快速补充营养。因为叶片的吸收面积大,而且没有像根部那样复杂的运输过程,肥料中的养分可以迅速被叶片吸收并运输到需要的部位。在柑橘花期喷施硼肥,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花朵中硼元素的含量,增强花朵的授粉受精能力。

叶面追肥可以针对柑橘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精准施肥。在幼果期,如果发现幼果发育缓慢,可能是缺乏钾元素,那么就可以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而且,叶面追肥不受土壤条件的影响。在一些土壤板结或者酸碱度不适宜的地区,根部施肥可能效果不佳,而叶面追肥则可以绕过土壤这个“障碍”,直接为柑橘树提供养分。

三、解决问题

1. 环割控梢的正确操作

环割控梢虽然好处多多,但操作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环割的时间很关键。一般来说,对于柑橘品种不同,环割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像早熟品种,如温州蜜橘,环割时间可以在谢花后7 - 10天进行;而对于中熟品种,如脐橙,环割时间可适当推迟到谢花后10 - 15天。这是因为不同品种的柑橘花期和幼果期发育特点不同,过早或过晚环割都可能影响坐果率。

环割的部位和深度也要注意。环割的部位一般选择在柑橘树的主干或者主枝上,距离地面30 - 50厘米为宜。环割的深度以刚好切断树皮中的筛管而不伤及木质部为好。如果环割过深,会损伤木质部,影响树木的生长势;如果环割过浅,则达不到切断筛管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果农们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在广西的一些柑橘种植区,果农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环割控梢方法。他们根据不同的柑橘品种和树势,精确地确定环割时间和部位,并且采用合适的工具进行环割。经过这样的精心操作,这些地区的柑橘坐果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平均坐果率从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了40% - 45%。

2. 叶面追肥的合理实施

叶面追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从肥料的选择、浓度、喷施时间和频率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

肥料的选择要根据柑橘生长的需求而定。在花期,硼肥是必不可少的。硼元素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提高授粉受精的成功率。一般可以选用硼砂或者硼酸作为硼肥,喷施浓度为0.2% - 0.3%。在幼果期,氮、磷、钾以及一些中微量元素如锌、镁等都很重要。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常用的叶面肥,喷施浓度为0.3% - 0.5%,它能够促进幼果的膨大。

喷施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来说,叶面追肥最好选择在晴天的上午10点之前或者下午4点之后进行。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叶片的气孔张开度较大,有利于肥料的吸收。而且,要避免在高温、强光或者雨天进行叶面喷施。高温强光会使肥料溶液快速蒸发,影响吸收效果;而雨天则会使肥料被雨水冲刷掉,造成浪费。

喷施频率方面,要根据柑橘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来确定。在花期,可以喷施1 - 2次硼肥;幼果期,每隔7 - 10天喷施一次复合叶面肥,连续喷施2 - 3次。在江西的一些柑橘园里,果农们按照这样的叶面追肥方案进行操作,幼果的发育明显变好,落果率明显降低。

除了环割控梢和叶面追肥这两个主要措施之外,柑橘的保花保果还需要综合管理。合理的修剪可以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科学的灌溉能够保证柑橘树在花期和幼果期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还有病虫害的防治,像红蜘蛛、蚜虫等害虫会吸食柑橘树的汁液,影响树体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所以要及时进行防治。

在柑橘保花保果的道路上,环割控梢和叶面追肥就像两把钥匙,为果农们打开了提高坐果率的大门。但我们也要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柑橘的种植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精心呵护每一棵柑橘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丰收的季节里,看到满树红彤彤的柑橘,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希望。

从老张的柑橘园来看,在采用了环割控梢和叶面追肥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之后,他的柑橘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稀稀拉拉的果子逐渐变得繁茂起来,坐果率从原来的不到20%提高到了现在的35%左右。老张的脸上也重新洋溢起了笑容,他感慨地说:“以前总是看着果子掉,心里那个急啊。现在学了这些科学的方法,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学问。”

柑橘保花保果是柑橘种植中的关键环节,环割控梢与叶面追肥是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措施。但每个柑橘园都有自己的特点,果农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柑橘的高产优质,让柑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