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传入马来西亚并非一帆风顺。
英殖民政府所实施的政策不仅限制了进口华语电影在马来西亚的发展,也影响了马来西亚当前执政者对华语电影作为文化传承的掌控。
华语电影带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娱乐"功能上。
南移到早期马来亚的华人,因受到社会文化的差异的影响及马来至上政策的排挤,华人社会萌生出“离散”的情感。
华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及渴求是强烈的。
尤其对于新移民后代的华人,更是祖传的文化有着渴望认识的期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期待,以流动放映模式进行的露天电影,才得以在主流院线放映模式外讲行小规模的发展,并在这一段文化历史进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流动放映主要是华人群居的社区新村、华裔劳动者聚集的橡胶园等劳动场所组织的无固定场次、座位的群体性露天或室内的电影放映。
流动放映方式早在邵氏开拓新马市场初期就得到过实践。
邵氏公司指派放映员带着机器到新马乡村进行露天电影的放映,即使在邵氏成为新马较稳定的电影公司后,也依旧坚持流动放映方式。
进入1950年代,香港与新马地区电影业进一步交融。
不仅香港电影公司常常制作倾向于“南洋”地区观众欣赏口味的影片,新马资本也大规模进军香港电影的发行业、制作业。
如新加坡商人陆运涛先后创建国泰、永华、电懋等公司,后者一度成为能与邵氏等老牌香港影业分庭抗礼的大电影制作公司。
很多香港电影会以预售新马地区"片花"的方式筹集拍摄资金。
所谓片花,是指制片人在电影开拍前先向院商及发行商收取定金,以用于电影制作经费,其定金可约是电影制作成本的30~50%。
而当时以华人人口聚集比例较高的东南亚戏院为最重要的影片输出地,因此东南亚片商,尤其以新马资本为最重要的电影经费“片花”的来源。
华人人口密集的新马电影票房也对华语电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济开发及现代化发展十九世纪时期地处马来西亚南端的柔佛州,拥有大量未开发土地,恰逢欧洲地区对于原材料及东南亚香料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当时柔佛州的执政者决定发展长远种植业计划,而鼓励各地华侨到柔佛州进行开发土地种植业。
而当时华侨主要选择河口或支流沿岸地区进行开垦,而顺势发展起柔佛州港口贸易。
当时主要开辟土地的模式为°港主制度,垦荒者向柔佛执政当局缴纳一定税额后取得土地开垦权,成为那块土地的港主。
种植经济作物后透过柔佛港口的地利之便将作物外销欧洲大陆,由于当时欧洲对于甘蜜、胡椒、咖啡等农产品的大量需求。
结合了港主制度降低开垦门槛,使柔佛海岸的村落在十九世纪成为贸易的重要热点。
然而在进入二十世纪后港主制度及逐渐没落,主要原因在于甘蜜市场价值的滑落。
在欧洲发明了其他化学物质来代替甘蜜的染料用途后,甘蜜在海外的价格滑落了百分之六十以上,使种植甘蜜无利可图,同时甘蜜的种植,对于林地的破坏极大。
甘密收成时间极短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采集,迁移种植的方式给土地带来恶性循环,此种作物已显得不符合经济效益。
另外一点使港主制度没落的原因,来自英国政府殖民影响力开始遍及马来半岛,柔佛政府废除港主制度表面是为了收回主权,实际上是方便英国政府垄断半岛资源。
在港主制度废除之后,恰逢柔佛州政府开始实行东西横贯公路计划。
由于居銮正处柔佛州中央的优越地理位置的因素,因此被政府视为重要的运输交通建设节点,也确实居銮的发展与当时政府对于柔佛铁路及横贯公路的建造规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铁路运输在一个国家开发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执行效率上而言,铁路运行速度快时速可平均维持80至120km/hr,运货能力大,一列货车可承载2000到3500吨货物,且相较公路运输具备较佳的时间准确性,平均运距也是公路运输的25倍,是国家进行各项内陆基础建设时必要的运输建设之一。
同时铁路通用效能好,除了乘载货物亦能载客,可以做为服务人民的大众运输建设,提供平稳安全的旅运系统。
所以一个国家投入铁路建设的资本必然庞大,同时代表被选为铁路沿线站点的城镇会跟随着国家经济体系同步繁荣,而居銮正是因为火车站的建设在当时成为柔佛州中心区域的重要贸易节点。
火车站居銮作为周边几个小镇包括令金、巴罗及梁站集散的中心位置,至今仍然是柔佛区域人潮聚集的主要城市之一。
火车站的建设带动了居銮的人口流动量,而人群的来往也带动起居銮的往多功能城市的发展。
居銮火车站通车后,各方的货物于此装卸,物资流动繁忙,因此火车周边的街道便是居銮发展最早的区域,有了工作人口定居除了工业发展外,娱乐业自然也会随之兴盛
居銮第一间建国戏院即在距离火车站不到一公里建成,据老居銮人的记忆建国戏院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便开始放映无声电影。
公路开发带动经济发展居銮,是马来西亚南部柔佛州的一座城市。人口大约30多万人。境内属于多丘山地,而市区内也有著名的南峇山,而被称作为山城。
根据历史记载最初柔佛殖民官等最早曾计划将居銮建设为另一个交通枢纽中心。
从民间与历史纪录可以发现,居銮的地理位置确实是柔佛州境内重要的交通枢纽。
实际上在早期居銮是被当地政府划为“村”的等级。
直到1910年柔佛政府提出了东西横贯的公路建设计划,并提出柔佛中部城市计划后,居銮被规划为中部枢纽城市。
交通道路的开通,由居銮可向西通到柔佛西海岸答株巴辖,往东可由加亭从而到达柔佛东海岸丰盛港,即实现了由西海岸通往东海岸的道路。
这样的规划也使得居銮一带通道的大路两侧的土地、森林越来越多被开发为种植地,而种植业的发展更是带动了人口的急速增加。
全马来西亚有20%的棕油厂集中于此,周围还有大片菠萝田和橡胶园,橡胶和木材加工厂更是林立在这个小村落内。
柔佛政府于1911年建立居銮火车站,目的正是为了方便运输在这里附近生产的橡胶,横贯公路与火车站的设立使居鉴成为名符其实通四海达三江的运输要地。
在1922年时被柔佛政府升格为"镇"(Township),且此时的居銮已成为东西横贯和南北通道的枢纽,成为中部地区的交通要塞。
而这样的中心城镇角色,也是后期居銮拥有多家电影院,及文化发展蓬勃的重要原因。
种植业的发展招来大量华人1870年后,随着英国欧洲地区橡胶制造业、汽车与轮胎制造业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于橡胶原料产生大量需求。
过往以采集南美洲野生橡胶树为主的橡胶生产方式不足以供应产业需求量,因此英国印度事务部提议将橡胶品种从南美洲移植至东方。
建立橡胶园以人工方式栽种以提高橡胶生产量,此一方案的实践位马来西亚种植业带来了重要改变,橡胶成为马来西亚的大宗经济作物。
位处马来西亚柔佛州中部的居銮由于降雨量丰沛,土地辽阔及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各式经济作物如:橡胶、油棕及水果等,也因应英国殖民政策影响,许多业主决定投入资本在居銮设立经济作物种植区。
1910年代开始,马来联邦各州政府为了促使土地的拥有权合法化。
以极为低廉的租金将政府土地租借给各地投资者,开发和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不少南下谋生的华侨一代,顺应政府实行的开发福利政策,而获得土地拥有权,并以此种植各式经济作物,成为一代地主。
至今,居銮及周边地区仍以种植产业为主,不少种植地段已从原先的第一代继承至移民二、三代经营,使得柔佛州仍就是西马最大种植地点。
在居銮地区进行种植产业的业主中,以新马已故的有名慈善家李光前(1893-1967)最有名,他的企业"南益集团"即在居銮南部的新邦令金拥有亚洲最大的凤梨园种植地,其占地约一万英亩。
李光前旗下的"南益集团"拥有橡胶、地产、黄梨种植及黄梨罐头生产等企业公司。
位于居銮的南益黄梨园年产量占马来西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从农业生产再到食品加工产业的产业链,不仅是南益集团旗下重要收益外,也带动了该地域开发及提供大量居民的工作机会。
但值得一提的是南益集团所实行的“李氏基金”。
"基金会每年拨款用作赞助发展科学研究、文化教疗与社会福利等慈善事业;尤其是投入教育方面的支出,乃占了总数的75%。
李氏基金曾捐款予新马的各大专学院,独中及华小,在这项基金有效管理的全方位运作下,新马两地公私立的文教机构、华人社团、学校的软硬体建设等,其获大力捐助者乃无以计数。
不仅如此,李氏基金在推动新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促进教育文化所扮演的角色,至今仍影响深远地持续扩大中。
居銮由于气候环境,加上铁路站点布置的双重条件下,成为马来西亚橡胶园占地最广的聚集地。
居銮的橡胶园地就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力来维持胶园的看守与采集,当时马来西亚的商业资本家多半是华人商贾。
裙带关系的影响下,橡胶园园主多半聘请同是华人的移民劳工,也因此导致居銮涌入大量的华人人口,对于之后居銮的华文文化发展也深远的影响。
华文教育的启蒙相较于其他移民国如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及柬埔寨等,马来西亚华人坚持母语教育,使得马来西亚华人能够流利地使用华语交流。
这归功于下南洋谋生活的一辈,秉持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精神。
南洋华工一代,借着发展东南亚一带致富后,将大量财富投入华语教育事业中,兴办学校并教育当地华人子弟,以“维护民族语文,传承中华文化”作为特殊使命。
如先提到的李氏基金,也对于学业优良而家境清寒贫苦学生提供协助,不分种族、宗教信仰、籍贯,姓氏和帮派,及不附带任何条件,只要该学生的学业表现优异,其条件符合"李氏基金"创立的宗旨和标准,即有资格获得是项奖学金。
今天新马两地的学子受惠于"李氏基金"者众多,尤其于居銮区的黄梨种植园区中,不乏种植劳动者的收入无法负担儿女之教育费用,可以员工身份直接向李氏基金寻求协助,这造就了居銮一带民众获得高等教育机会更高。
得力于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变迁,居銮对于华语教育的开始也比周围的地区发展得更早。
以华语为教学单位的独立中学(非政府运营的独立学校)“居銮中华中学”至今更是已有百年历史,培养需多南峇山下的文学种子,著名的马华文学家钟怡雯和黄锦树及致力于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的前马来西亚副教育部长何国忠,正是来自“居銮中华中学”。
文华教育的兴盛造就了居銮华裔居民的高文化素质,且吸引许多文人前来居住于此。
这样的局面也使居銮成为滋养文化活动的土壤,平日举办的文艺活动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