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专业哭灵,半个月连哭16场,干了三年多,坦言能赚钱不丢人

谦语谈书风 2025-04-10 16:30:00

在不少地方的丧葬习俗里,哭灵是重要一环。

如今,哭灵甚至衍生出了专门的职业。有这样一位女子,投身此业已三年多。

在过去半个月,她连哭 16 场,凭借专业的哭灵技艺获得报酬。

她坦言,这份工作能赚钱,且并不觉得丢人。

那这背后究竟是传承延续还是利益驱使?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专业哭灵人

13岁时,张金凤就开始学习唱戏了,凭借多年唱戏功底过上了还算幸福的生活。

然而就在2021年,她儿子王禹创业失败在外面欠了不少钱。

丈夫也突然得了脑梗,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而且公公婆婆身体还不好需要常年吃药来维持,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孙女需要张金凤照顾。

这一切的担子,都落在了张金凤一个人身上,只是唱戏曲根本不足以维持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偶然接触到哭灵,这才知道,哭灵不只是干巴巴地瞎嚎,还需要投入自己的感情。

再加上,自己唱了这么多年戏曲,或许能给哭灵添点不一样的滋味。

为了还债,她正式当起了职业哭灵人。

每次出工前,她会在上午11点从家出发,到达丧家后先和负责人打招呼。

接着,她会向死者家属询问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死者是男是女、多大年纪,以及生前的一些故事和经历。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她更好地完成哭丧的工作,让整个过程更真实感人。

由于张金凤有一定的戏曲经验,这让她大概了解逝者信息后,几分钟内就能在心中生成一套特别的哭灵唱词。

到了哭灵的时候,她就会以“干女儿”的身份,讲述逝者去世前发生的事,让亲人们跟逝者好好做最后的道别。

多年的戏曲经验让她一拿起话筒,看着逝者的遗像,眼泪就能“唰”地就下来,马上进入状态。

仅仅这半个月,她就连轴转一口气哭了16场。

这么高的出场率,明摆着大家都认可她,觉得她专业、称职,要不咋会有这么多人请她呢?

视频里的她穿着一身白丧服,一只手举着话筒,另一只手抱着逝者的相框,哭得声泪俱下。

那投入的状态,怕是连亲闺女都自愧不如,而且她的声音还极具感染力。

比如当她为孤寡老人哭灵,提到“您临走前还惦记着院里那棵枣树”时,孝子们纷纷不由地落下了眼泪。

据悉,张金凤一场收费大概为800元左右,有时碰到亲戚朋友找她哭灵时,她甚至会一分钱都不要。

但她并不会因为便宜或者低价而去糊弄主家,反而还会对自己要求更高,甚至会延长时间。

如果一位主家先请她哭灵,价格为800元,后找来的主家即使给1000元,在承诺前者的情况下,她也不会转去接后者。

其实,哭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需要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身心双重折磨

张金凤坦言,还记得她第一次哭灵时,心里就格外紧张,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当时去世的那位老人,他名下并没有子女,只有一个侄子为他操持后事。

于是,侄子找了张金凤和另一个哭灵人一起为其送行。刚开始,主家跟她们讲好,每人只需要哭一小时就可以。

但后来主家看他们特别敬业,哭得十分投入。当下就决定再多给些钱,让她们哭的时间更长一点。

当张金凤结束哭灵准备起身时,才发现两条腿疼得厉害。之前哭的时候太专注,都没顾得上腿的事了。

她撩起裤子一看,发现膝盖上直接青了一大片。以至于接下来整整一个星期,她疼得连楼都没法上下。

要是碰上大夏天三伏天去哭灵,她就只能跪在水泥地上那薄薄的凉席上。那大太阳晒得地面滚烫,就算是隔着裤子也会觉得烫腿。

再加上长时间地流泪,导致眼睛又红又肿,看来什么职业都不好干呀。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会觉得张金凤的职业晦气,不愿意跟她本人来往了。

毕竟,哭灵人每次出席的都是不吉利的场合,再加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哭嚎让人觉得丢人。

但张金凤并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自己是靠劳动赚钱,她就不觉得丢人。

只要做这件事的时候尊重主家,就也能获得主家的尊重。

她的任务就是带动亲属哭出来,帮他们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痛苦。

在张金凤的影响下,去年11月,儿子王禹开始跟着母亲学哭灵。

王禹之前在外面工作,创业失败后,家里人曾劝他回家,但他还想继续闯闯,凭自己努力来翻身。

但又考虑到家里的情况,王禹便还是决定回家。

张金凤按自己平时的工作要求,在家教王禹弹琴、唱词,如果不行,就一遍一遍地练。

王禹四五岁就跟着父母参加歌舞演出,因而擅长唱歌,这也成为了他从业哭灵的优势。

网友评论

对于哭灵,网友们都有不同的意见。不少网友为张金凤的母爱而动容,在家庭遭遇困境时,是她用自己的努力,撑起了这一个家。

有网友认为,只要不偷不抢,凭自己真本事赚钱,就该被尊重,工作不分什么高低贵贱。

张金凤凭借几十年戏曲功底,将哭灵做到极致,而且每次都精心编排唱词,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赚钱,值得肯定。

更有网友感叹其专业程度,认为她一出场就能带动全场落泪。

张金凤哭灵时,那个状态仿佛真的在哭诉自己的委屈。

这种强大的感染力,让许多人相信只有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人才能做到。

甚至还有人表示想入行,也许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认为这也是一条谋生之路。

然而质疑的声音也不少,部分网友对雇人哭灵这一现象深感不解。

明明父母与子女血脉相连,按理说父母离世,子女应是最悲痛的,可如今却要花钱请人来哭,这让他们难以接受。

也有人觉得哭灵本是亲朋好友表达感情的方式,现在这样明码标价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结语

张金凤真是太不容易了,一个人扛起了一个家庭。

身上若无千斤担,谁愿意跪着哭灵把钱赚。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靠自己不偷不抢,靠自己本事赚钱,就不算丢人。

【参考资料】

1.凤凰网-2025.04.03-《职业女哭灵人曾给粉丝哭灵:“她思想很开放”,60大寿时先哭灵再祝寿》

2.九派新闻-2025.04.03-《职业女哭灵人:为给儿子还债从业,半个月连哭16场,当成职业对待不丢面子》

3.映象网-2025.04.03-《职业哭灵人半个月连哭16场:根据逝者经历变化唱词》

0 阅读:7
谦语谈书风

谦语谈书风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