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不认识我是吧。”
六年前,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被这一句话问懵了,当时的郭德纲翻来覆去的想,怎么也没想出来这个人到底是谁。
要知道,郭德纲可是名副其实的相声大咖,他的位置可是受到演艺圈的高度认可。
早年间,郭德纲穷困潦倒,为了生计甚至还被关在玻璃罩子里,让路人硬生生的“观赏”了好几天,后来他拜师学艺,非常的刻苦,最终才有了家喻户晓的德云社。
这么一个吃过苦,又经受过大风大浪的老艺人,结果却在《相声有新人》上被一个籍籍无名的人当众叫板,一时间让无数网友感到惊讶。
而叫板的人,就是当时号称“公式相声”创始人,博士夫妇李宏烨,他们宣称自己的模式将会取代所有的传统相声,而他们也将取代郭德纲,成为相声界新的泰斗。
豪言壮语后,六年过去了,当初嘲讽郭德纲的夫妇如今成功了吗?
用“公式”量产笑声
叫板郭德纲的两位夫妇,可以说让人惊掉了下巴,不仅仅是因为他俩都是高材生,而且创造出的模式更让人惊讶。
这对夫妇就是李宏烨和郑钰,两人都毕业于上海交大,学历还是博士,但他们在相声界算是相当另类的存在。
他们没有师承,也没有多年的舞台经验,却凭借着一套自创的“公式相声”理论,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波澜。
什么是“公式相声”?简而言之,就是把相声创作变成一些可以套用的模板和公式。
李宏烨觉得,传统相声创作太依赖个人经验和天赋,内容更新也慢。
而“公式相声”能打破这个局限,让任何人都能快速学会相声创作的技巧,实现批量制造笑声的目标。
带着这样的理念,李宏烨夫妇雄心勃勃地参加了《相声有新人》节目,并将目标锁定在了评委席上的郭德纲身上。
在节目中,他们不仅公开质疑郭德纲的相声理念,还声称自己的“公式相声”更加先进,甚至放言要取代郭德纲在相声界的地位。
然而,他们的表演却并没有得到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节目中,李宏烨夫妇的相声表演显得生硬刻意,缺乏传统相声的节奏和韵味,更像是按照公式拼凑出来的段子,无法真正地引发观众的共鸣。
换句话说就是像小学生背课文,而观众就像是老师,学生给老师背课文,哪里还能有喜感,也难怪观众看了都想睡觉。
观众都觉得他们的相声没那么精彩,但李宏烨夫妇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己的相声只是没有得到推广的机会,所以大家才没感受到自己相声中的乐趣。
不仅如此,他们反而批评郭德纲固守传统、反对创新,甚至说他偏袒德云社的演员。
这场争论最后以李宏烨夫妇被淘汰告一段落,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推广“公式相声”。
“公式相声”的失败
离开节目后,有着博士的文凭,加上叫板郭德纲的流量,让这对夫妇顺利的获得了200万的投资款,自此他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创作和推演“公式相声”。
他们不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大量的视频,还举办线下演出,试图将“公式相声”推向更广泛的市场。
然而,市场的反应却是残酷的。
尽管李宏烨夫妇的作品数量庞大,但内容却大多缺乏新意,形式也过于单一,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他们的线下演出更是门可罗雀,与德云社场场爆满的盛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式相声”的商业化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李宏烨夫妇也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李宏烨夫妇的“公式相声”之所以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公式相声”,名字听起来倒是挺吸引人的,但在内容上,太过于强调所谓的“新”,而忽视了相声的表演价值。
相声的魅力不仅在于段子本身,更在于演员的表演水平和舞台感染力。
李宏烨夫妇虽然拥有高学历,但在相声表演方面却缺乏经验和天赋,他们的作品也因此显得生硬乏味,无法真正地打动观众。
而且“公式相声”的创作想法过于机械化,忘了大家想要听相声的本质在哪。
相声这门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为了好玩,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交意义。
优秀的相声作品不仅能让人开怀大笑,更能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生百态的思考。
而“公式相声”将相声创作只会套用模板,导致作品内容太肤浅了,太相似了,这个反转是这样,下个反转还是这样,换谁都看不下去。
当然这个“公式相声”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也存在问题。
李宏烨夫妇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他们将相声视为一种快速获利的工具,而忽视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市场的规律,最终自食其果。
相声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内容创新和形式革新,更需要注重传承和演绎,而不是只是为了利益。
结语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事情大家都想追寻快、效率高,但其实,慢工才能出细活,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快起来的。
就像相声这门艺术,它所追寻的是能在生活细节中,让大家感受快乐,在短暂的时光里,让大家感到放松。
而不是像“公式相声”里,完全追求快节奏,完全不顾及观众的感受。
所以说,与其“东施效颦”,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真正的让观众笑出来,观众老爷子高兴了,难道还能不说你的相声是好相声。
参考信源:
1.百度百科——李宏烨——人物经历
香山仔
糖葫芦冬瓜虽然不是啥好🐦⬛,但是这对夫妇也是毁三观滴货色![好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