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年捡到玉玺无偿上交,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趣味乐园工坊 2025-03-29 22:13:32

1968年,陕西咸阳的13岁少年孔忠良在放学路上偶然发现一块发光的白色石头,上面刻着神秘文字。他将其带回家,父亲认出可能是文物,便带着他上交陕西省博物馆(今陕西历史博物馆)。经专家鉴定,这竟是西汉皇后吕雉的“皇后之玺”——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皇后玉玺,堪称国宝级文物!

当时,孔忠良父子没有索要任何奖励,默默离开。然而,45年后的2013年,陕西省博物馆专家却主动找到已年近六旬的孔忠良,这是为何?

玉玺背后的传奇身世

“皇后之玺”由新疆和田羊脂玉雕刻而成,印面篆刻“皇后之玺”四字,是吕雉(汉高祖刘邦之妻)执掌朝政的权威象征。它的发现填补了汉代玺印制度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专家推测,这枚玉玺可能因战乱或盗墓流失,最终被埋在咸阳韩家湾的土坡上,直到被孔忠良发现。

45年后专家为何登门?

原来,博物馆在整理档案时,发现当年这位少年无偿捐献的壮举并未得到应有的表彰。2013年,恰逢陕西举办“保护文物杰出贡献者”表彰活动,专家们辗转找到孔忠良,为他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当年的无私精神。

面对迟来的荣誉,孔忠良淡然表示:“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文物属于国家。”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提醒我们:文物保护不仅是专家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少年善举,传承文化之光

孔忠良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文物传奇,更展现了普通人的高尚品格。他的无私保护,让珍贵的历史遗存得以传承。如今,“皇后之玺”已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向世人诉说着两千年前的辉煌历史,而那位少年的赤子之心,同样值得被铭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