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长别离,或许是陈逸飞播撒时尚美学的新起点,我们看到上海这座艺术之城没有沉寂,至今,艺术之爱在这片土地上发芽生长,理想牵引着艺术人,美妙的设计来到身边,高品质美术馆艺博会崛起。4月10日,在先生逝世十五周年之际,在此缅怀陈逸飞先生,感受他给人间带来的美丽和温暖。
陈逸飞生于浙江宁波,是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旅美后,吸收西洋艺术精华,追溯中国传统文化,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他的江南水乡”、东方仕女”和海上旧梦”系列,娴熟地运用了西方古典精致的油画绘画技巧,又保持了东方审美韵味。
绚丽转身,他还做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壮举——以艺术带动旅游,将偏居一隅的水乡周庄,升格为游客络绎不绝的地标;创办高端艺术杂志,以艺术视觉产业凝心聚气,裹挟进艺术圈层外的潮流;在上海创设大美术”大视觉”的新中心,拓宽传统美术的当代边界;拍摄艺术主题的电影,借大众流量为相对小众的视觉艺术赋能;及涉足时尚设计,创设服饰品牌等。他在国内开创视觉艺术新的事业,成为托举海派艺术的领头羊”。
今天的点点回忆,拼凑出这位先行者的人生,许多陈逸飞的轶事散落在风中,我们得幸在今天收集起这批遗珠,同样以他的名义,停下碎步,暂别庸常,仰望天边。
——编者按
陈逸飞
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
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
徐芒耀丨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数日来,陈逸飞先生生前的同窗、同事、乡党、友朋及藏家纷纷在纪念陈逸飞逝世十五周年群”中通过视频与文字的形式直抒胸臆,表达对他的深切感念和追思。
我初中毕业后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就读,一别上海就是三十六载。全然没有如同葆元与他暗护恩师和茅厕论画;晓夫与他的伯乐之情之类的经历和故事。我与逸飞先生自1976年初次见识后,仅有四五次接触,之外也互不联系。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温文尔雅、睿智过人的人,他待人宽厚和易、礼贤下士。办事穷本究源、循理精研。下海之后自称既是商贾,又还是画家,要作画、也营商,还搞出版,又制影片,过能而多为。我一直认为他精力旺盛、智能双全,十分敬服。
陈逸飞踱步1979年布面油画186×356cm
1980年春,一天如约到上海油雕室与逸飞面晤。画室内整然有序,窗明几净。大尺寸油画《踱步》依墙而立。家常之后,面对它,我们谈及造型,俄罗斯和苏联的学院素描,及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体系。它让我们懂得对体形的掌控与体积的塑造是造型艺术之根本。学院式科学又严格的受训,造就了一代代俄苏油画大师。从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赛洛夫到约干松、契勃尼科夫、谢罗夫、梅依辛柯和科尔热夫等,他们的杰作确实令人信服和钦佩。坚实的造型基础技能和色调,色性与色感的适然融合从来就是所有写实画家追求的目标。逸飞亦坦言他对科尔热夫等苏联大家作品的折服和仰慕,我与他的认同非常一致。
巴斯蒂昂·勒帕热1878年油画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供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收割者的报酬
1882年油画215×275cm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谈笑间话题转到了1978年上海曾接办的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他表示十分震撼。其中大家所熟知的勒帕热的《垛草》、莱尔米特的《收割的报酬》和布朗的《培诺代圣母院内祈祷的教徒》等等,法国19世纪的绘画引领了世界的潮流。我觉得法兰西学院派绘画比俄罗斯油画细腻又高贵,他说感觉他们技法和画材十分神秘。而后,逸飞拿出一本安德烈·怀斯的小型画册,边翻阅边滔滔不绝地评说和赞许:怀斯的笔法细腻且深入,哪怕是简单的一景一物,画得一紧一松,张弛有度、相得益彰。他善于在静静的景与物中寻觅纯粹又朴实的自然的真实。确是一个才识卓异,默默耕耘的巨匠!最后逸飞反复地强调:他考虑要从怀斯的画风中捕获些他觉得可取的表现方法。回家的路上,我似乎意识到逸飞已从19世纪法国学院绘画和怀斯的绘画中感悟到些什么。
契斯恰科夫素描作品1856年
契斯恰科夫素描校验法研究1876年
上世纪90年代,我曾查阅了一些史料:记载当年年轻的契斯恰可夫的两幅作品分别获得两次不同画展的金奖后,得到一笔留学奖学金。1863年先列游德国与捷克多地,而后到意大利和法国留学。1872年回到圣彼得堡,携带了一部完整的法意美术学院素描 (包括人体解剖与透视) 与油画教学体系的资料。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立即聘他为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列宾、苏里科夫、谢洛夫和弗鲁别尔是他该院任教时最早的学生。至此,才弄明白我们先前所知晓的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方法,原来是他从法意原封不动搬回俄国后而称为自成体系的。
安德鲁·怀斯作品
1955年,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教授马克西莫夫友情提供给中央美术学院的是契氏教学体系的教学大纲简缩版”。有关怀斯的资料,得悉青年怀斯深受美国画家托马斯·伊肯斯 (1844–1916) 的影响。伊肯斯于1866年进入巴黎美术学院杰罗姆教授工作室接受严格的训练3年,同时也得益于学院派教授,自然主义绘画大师L.博纳的指教。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折衷主义绘画 (50年代后被指认为学院派绘画) ,巴比松画派和印象主义绘画都被自然主义文学鼻祖,法国文学家左拉认定为自然主义绘画。读到那些资料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苏派绘画,以怀斯为代表的美国写实绘画 (包括今天中国的写实绘画) 都是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绘画的孙子”。
陈逸飞罂粟花油画1991年
陈逸飞年轻的大提琴手布面油画1984年
不知逸飞先生之后是否探究过这个问题?20多年来,我始终留意其1981年以后的作品,观察其绘画形式与风格的变迁轨迹。可察觉他一直自觉与不自觉地踩着法国学院自然主义或是美国写实绘画,又似乎搀杂着苏俄绘画的脚印迈进,从未放慢步伐。
陈逸飞先生已离开我们整整15年,我未曾同他怎么接近,可也应是他的朋友。每每同友人话及逸飞先生时,会感到沉痛和惋惜,也总是觉得他依旧存在。
编 | 厉亦平lisa
转载请 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