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羽绒制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羽绒制品因为其轻便、保暖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羽绒制品几乎是冬天的“必备神器”。
然而,最近却一系列关于羽绒制品造假的新闻,让消费者感到十分愤怒,曾经被信赖的保暖单品,竟然也成为了“背刺”我们的产品之一。
羽绒服市场的黑暗面说起羽绒制品,冬天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羽绒服了。
每逢冬季,羽绒服市场的火热程度毋庸置疑,从商场到街头,从线上电商平台到直播间,到处都是羽绒服的热销处。
然而,就在“热潮”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羽绒服虽然是冬天必备的“保暖单品”,但是近年来,羽绒服的价格却一直在增加,稍微知名一点的品牌,价格都动辄上千元,高端品牌甚至达到了上万元的水平。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千块钱,这种价格的羽绒服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也正是因为这样,让许多商家抓住了暴利的机会。
相较于市场上几千元的羽绒服,最近在网络直播平台出现了一些价格十分低廉的羽绒服。
点进直播间,就能看到直播间里挂着几个大字:“厂家直销”“亏本清仓”,而羽绒服的价格更是低至98元一件,许多人看到这可能就“激情下单”购买了。
然而,这些所谓的“厂家直销”“亏本清仓”,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并不如此,商家的这些套路告诉我们——“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虽然直播间不少人会购买,想着98元买一件羽绒服,可算是捡着大便宜,但是仍有不少消费者会有警惕意识,迟迟不购买,这时候,商家就会用到另一个套路。
消费者的怀疑就在于羽绒服的核心——“羽绒”,而羽绒的价格决定了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和成本。
这时的商家就会拿上来一件羽绒服,将羽绒服夸张的剪开,从里面掏出一把质量上好的羽绒,还仔细的拿到直播镜头前给消费者细看。
也因此,许多刚刚还保持警惕的消费者,这时候一看到原来羽绒服里的羽绒这么好,一点疑心也没有了,也开始下单购买。
然而,此时的消费者却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身在陷阱中而不自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羽绒行业造假内幕其实,一件真正高含绒量的羽绒制品,光是原料的成本就已经超过了这些低价羽绒制品的售价。
许多所谓的“羽绒”,填充的其实并不是羽绒,而是价格低廉的“飞丝”或“粉碎毛”。
“飞丝”,顾名思义,就是羽毛上的细丝,在加工或者使用的时候,可能因为羽毛断裂或者摩擦,从羽绒中“飞”出来。
这些纤维很轻,所以容易钻出羽绒制品的缝隙或者透过面料,飘到空气中或者粘在衣服上。
飞丝不仅让人觉得烦,还会影响羽绒的保暖性,因为飞丝飞走后,羽绒的填充量会减少,蓬松度也会降低。
而一斤飞丝的价格只有羽绒的一半,所以低质量的羽绒,飞丝问题会更加明显。
粉碎毛和飞丝不同,简单来说,就是羽毛被“弄坏了”,这些小碎片往往比较硬,不像完整的绒朵那么柔软,而且也没有好的保暖效果。
填充了粉碎毛的羽绒制品,用起来可能会觉得手感不那么舒服,还有可能摸到一些小颗粒。
如果粉碎毛太多,羽绒的蓬松度就会降低,保暖性能也会变差,而且,粉碎毛还容易让羽绒制品变得更快老化,不耐用。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商家甚至用猪毛、狗毛等杂质填充,既不保暖,也存在健康隐患。
这些未经消毒的杂质可能携带病菌,消费者穿上之后,轻则引发过敏,重则可能引发感染。
不仅如此,造假的手段还包括伪造吊牌、水洗标和检测报告,一些商家会将合格羽绒制品的检测报告,套用在不合格的产品上,以此蒙骗消费者。
消费者往往信以为真,直到穿上之后才发现,所谓的“优质羽绒服”并没有想象中的保暖效果。
直播间展示的产品是真正的羽绒服,但发给消费者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劣质产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让消费者的权益严重受损。
各种“背刺”层出不穷就在前段时间,央视财经报道,在南通家纺市场,“飞丝”被添加到羽绒制品中,甚至完全用作羽绒的替代品,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而这些商家对于自己家的产品自然了解,这些劣质产品不可能通过检测,于是他们就采用各种方法逃避市场监测,只因这个行业带来的利润巨大。
正是因为商家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大量不合格的羽绒被流入市场,不仅有很多民众会买,还有许多酒店和民宿也热衷于购买这些廉价的羽绒被。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毒手伸向了孩子,在江西省九江市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这里的儿童羽绒服售价极低,因为它的成本只有不到40元,想想也不会是什么好的羽绒。
最重要的是,商家为了规避监管,通过“分仓”发货方式隐瞒造假行为,在短短两个月内,就销售了超过6万件羽绒服。
而在浙江湖州,当地一家服装厂通过直播“甩卖”儿童羽绒服,11月7日,织里公安分局联合市场监管局,现场查获伪劣“羽绒服”7万多件,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
这批羽绒服吊牌上标注的羽绒含量为70%,但经专业检测,其绒子含量接近于零,完全属于劣质产品。
消费者如何保护权益面对混乱的羽绒服市场,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提高鉴别能力,在选购羽绒服时,切忌只看价格便宜,更要关注产品的质量。
正规羽绒制品都会有明确的标识,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标识上会标明羽绒的种类、含绒量、充绒量和蓬松度等重要信息。
羽绒的种类通常分为“鸭绒”和“鹅绒”,鹅绒的保暖性和蓬松度一般优于鸭绒,因此价格也会更高。
含绒量是指羽绒中绒朵的比例,这个指标直接关系到羽绒的保暖性和舒适度,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应不低于50%,而高品质的羽绒服通常在80%以上。
充绒量则是指羽绒填充的实际重量,它决定了羽绒服的厚度和保暖程度。
同样重要的是蓬松度,这是衡量羽绒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蓬松度越高,羽绒越保暖且更轻便。
除了看标识,检查羽绒制品的面料和做工也十分关键,优质的羽绒制品通常使用高密度防钻绒面料,这种面料可以有效防止羽绒从缝隙钻出。
消费者可以通过触摸和观察来判断面料的密实度,如果用手轻轻揉搓产品,发现有绒毛外漏或者硬块感,说明这件产品的质量不佳。
消费者在选购羽绒制品时,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动手测试来判断羽绒的品质。
用手捏一捏羽绒制品,感受填充物的柔软度和弹性,优质羽绒应该手感轻盈柔软,按压后迅速恢复原状。
如果产品摸起来硬邦邦的或者恢复慢,可能填充了大量粉碎毛或者其他杂质。
此外,靠近闻一闻也是一个好办法,经过严格清洗和消毒处理的羽绒几乎没有气味,但劣质羽绒可能会有明显的腥臭味。
真正优质的羽绒制品往往价格较高。如果一件标称含绒量很高的羽绒服价格却低得离谱,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
只有掌握这些方法,消费者才能选到一件真正保暖、舒适且耐用的羽绒制品,在寒冷的冬天获得最贴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