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俄罗斯遭遇了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此消息由多家权威媒体发布,包括央视新闻客户端、搜狐网、网易新闻等。目前已有2人死亡,多人受伤,莫斯科主要机场暂停航班起降。
此次袭击发生在俄罗斯莫斯科时间3月11日凌晨。后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防空系统共拦截、击落337架乌克兰无人机,创下历史新高。而此次袭击的地点并非莫斯科一处受到攻击,而是多点开花其中包括:
莫斯科91架、库尔斯克126架,布良斯克38架,比尔格罗德25架、凉赞州22架、卡罗加州10架、利佩斯克州和奥里尔州8架、奥罗涅日州6架、夏诺夫哥罗德州3架,莫斯科的袭击一共造成了2人伤亡,多人受伤,多个建筑受损,铁路受损
乌克兰为何选择此时发动袭击?
转移战场压力:近期俄军在库尔斯克州发动大规模反攻,进攻至俄罗斯本土的乌克兰部队,被分割包围陷入困境。此次袭击可能是为了转移俄军注意力,缓解前线压力,给被困部队突围制造机会。
增加谈判筹码:3月11日,美乌在沙特开启谈判,而袭击恰巧发生在此时,显然乌克兰是想通过展示军事实力,向美国和俄罗斯施压,争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和筹码。
报复与威慑:乌克兰使用大量无人机袭击俄罗斯本土,尤其是莫斯科州,旨在报复俄军对乌克兰的持续打击,并向俄罗斯民众传递不安情绪。
想欧洲施压:3月11日欧洲安全组织秘书长刚刚到访俄罗斯,显然是就俄乌问题进行沟通。此时乌克兰已经被美国抛弃,只有欧洲各国站出来力挺泽连斯基,如果欧洲再发生变化,那对乌克兰的希望之火,将彻底熄灭。
此次无人机袭击是乌克兰在战场和谈判桌上的“双重博弈”,通过大规模袭击,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乌克兰仍未屈服”的信号。然而,俄乌战争显然已经接近尾声,乌克兰已经到了没有大国支援的话,连士兵人数都拿不出来的地步,显然已经无力再战,如果欧洲介入,那就不是俄乌战争这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不管未来一段时间在俄乌战场发生什么事求,都只是在为谈判和结束战争做最后的挣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