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裁起作用了!看看美国的洛马公司就知道,什么叫自作自受

论芸轩 2024-12-28 14:32:56

文| 论芸轩

编辑|论芸轩

【前言】

F-35战斗机,曾经被誉为美国空军未来之星,如今却有超过百架的规模,无声地控诉着美国军工巨头洛马公司遭遇的“至暗时刻”。

表面上,洛马公司依旧是全球最大的军火商,财报依旧亮眼,但拨开繁荣的表象,一系列的“意外”却接踵而至:F-35项目升级失败,太空项目频频失利,国际竞标屡屡落败……

种种迹象表明它可能正慢慢走向衰落,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对其实施的反制措施,直接让洛马公司走上了“慢性死亡”的道路。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中国到底采取了哪种制裁,足以让美国军工巨头公司面临如此的困境呢?

【从二战发家到成为美国军火巨头】

提起洛马公司,人们总会想起它那辉煌的历史,这家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由洛克希德兄弟创立,最初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用飞行器制造商。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洛马公司抓住时机,成为了美军主要的军用飞机供应商之一。

仅在二战期间,该公司就生产了约两万架飞机,占美国军用飞机总产量的60%,例如,P-38“闪电”战斗机、B-17轰炸机,这些在二战中大放异彩的武器装备。

战后,洛马公司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美国政府成为其最大的客户,源源不断的订单和项目拨款,将洛马公司推向了军火巨头的宝座。

什么SR-71侦察机、U2侦察机、F-22战斗机、F-35战斗机,这些划时代的武器装备,无不彰显着洛马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后来,洛克希德公司与另一家航天巨头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组成了新的洛马公司,这次强强联合,让洛马公司的实力更上一层楼,稳坐全球军工企业头把交椅。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洛马公司会一直这样辉煌下去的时候,这公司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坠入了“落马”的深渊...

【中国“打蛇七寸”】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角力愈演愈烈,在这场大国博弈中,经济制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博弈手段。

早在2022年的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对美国军工企业雷神技术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实施反制,再次将中美经济制裁的较量推向新的高潮。

如同前文所说,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是美国军工领域的两大巨头,但它们长期参与美国对台军售,屡次触碰中方的红线。

对于这两家公司,这已经不是中国第一次祭出制裁大棒,事实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是第三次被制裁,而雷神公司也是第二次面临制裁。

面对中方一次又一次的警告,美国军火商为何如此执迷不悟?是中方的制裁力度不够,还是它们真的无所畏惧?

事实上,中方的制裁绝非仅仅是象征性的姿态,此次制裁的直接诱因,是美国国防部批准了一项价值1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

与之前动辄数亿、上十亿美元的军售项目相比,这个数字显得微不足道,但中方的反应,却丝毫没有因此而减弱。

这向美方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无论对台军售的规模大小,只要触碰了中方的底线,就必将面临严厉的制裁。

中国已经不再容忍美国以任何形式阻碍两岸统一进程,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

对于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雷神公司,在华业务布局广泛,倘若失去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对其打击不可谓不大。

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虽然目前在华业务较少,但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方的制裁同样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中方的制裁为美国其他军火企业敲响了警钟,台海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是中方绝不会妥协的底线,任何在台海问题上玩火的企业,最终都将自食恶果。

当然了,除此之外,在众多制裁措施中,有一项尤其引人注目,那就是针对稀土材料的出口限制,稀土是一种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资源,在现代军工制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中国,恰恰掌握着全球稀土供应的“命脉”,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稀土储量,其开采、冶炼、分离等稀土加工能力,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难道就没有自己的稀土储备吗?

事实上,美国本土以及其盟友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确实拥有一定的稀土资源,但问题在于,这些国家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能力,远远无法满足美国军工业的庞大需求。

以美国为例,虽然其拥有全球第二大的稀土储量,但由于开采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因素,美国国内的稀土产业一直难以发展。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最后一家稀土矿就已关闭,时至今日,美国80%以上的稀土进口仍来自中国,更重要的是,在稀土材料的精深加工领域,中国更是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

从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铽等稀土氧化物,到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催化剂等稀土功能材料,再到稀土金属及合金,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完整,产品附加值高。

而这恰恰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因此,面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杀手锏”,洛马公司等美国军工巨头,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应对之策。

也正因如此,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曾经强大的“军火帝国”,在中国制裁的阴影下,开始逐渐失去光彩。

那么,失去了稀土材料供应,洛马公司的处境究竟有多艰难?他们的“慢性死亡”之路,又是如何开始的呢?

【洛马公司的“慢性死亡”】

据悉,F-35的隐身涂层、雷达罩等关键部件,都需要使用稀土材料,没有了稀土,F-35就像一只没有利爪的猛禽,失去了应有的战斗力。

美国军方不得不宣布,暂停采购新的F-35战机,直到找到稀土材料的替代品为止,还有洛马公司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太空客车,同样难逃厄运。

这个原本承载着美国太空雄心的项目,因为稀土材料短缺导致关键部件质量下降,最终酿成了宇航员滞留太空的尴尬局面。

更多的项目,如英国直升机采购、NASA月球车计划等,也因为洛马公司无法按时交付合格产品而纷纷流产,曾经在全球军工市场叱咤风云的洛马公司,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有分析指出,稀土材料短缺,不仅影响了洛马公司的产品质量,也严重拖累了其生产效率,由于缺乏关键原材料,洛马公司不得不延长产品交付周期,其军工制造的“大动脉”开始逐渐“硬化”。

面对洛马公司的窘境,美国政府虽然努力伸出援手,但收效甚微,他们试图通过加大对洛马公司的军事订单,来维持其运转,但这种“输血”式的救助,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何况,随着美国从阿富汗等海外战场撤军,其国防预算也面临缩减压力,能够分配给洛马公司的“救命钱”,恐怕也不会太多。

有人将洛马公司的处境,比作是一个得了“绝症”的病人,他们或许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在中国稀土“药方”的持续断供下,最终难逃“病入膏肓”的结局。

曾经,人们还在惊叹洛马公司这个军工巨无霸的强大实力,而现在,人们更多地在谈论,这个曾经的“军火帝国”还能支撑多久。

根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28日凌晨的报道,中方加强了对稀土深加工材料和相关核心制成品的管控。

这并非中国首次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但此次管控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覆盖了从稀土开采到冶炼分离、金属冶炼和综合利用等整个产业链。

【结语】

中国对洛马公司的制裁,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揭示了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也展现了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决心。

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仍将继续,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未来在国际上还会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将如何运用“稀土牌”,美国又将如何应对,都将深刻影响全球产业链的格局和走向!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1 阅读:24
论芸轩

论芸轩

关注我,看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