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印度“割肉”,喜欢得寸进尺的莫迪为何答应了?

亿点见闻 2025-03-22 14:45:08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印关系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纷纷解读印度外长苏杰生在特朗普就职典礼上的“抢镜”行为,以及莫迪成为特朗普接见的第四位外国领导人的重要意义。然而,这些表面的光鲜背后,美印关系究竟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苏杰生在特朗普就职典礼上的座位安排,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尽管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高调亮相,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这背后其实充满了微妙的外交博弈。美方工作人员曾试图调整苏杰生的座位,但他坚决不肯移动,最终只能妥协。这一举动,或许可以看作是印度在特朗普政府面前的一次“主动出击”,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印关系的重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苏杰生坐在了第一排中间的位置,但我们的韩正副主席作为特别代表,却坐在了主席台上,面对着观众。这一细节,无疑彰显了中国在特朗普就职典礼上的特殊地位。而苏杰生作为印度外长,只能坐在台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实际地位。

在安全和国防合作方面,美印两国都表达了联手“遏华”的意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却面临着不少问题。首先,战略互信的缺乏成为制约双方合作的一大障碍。印度不愿意成为美国的正式盟友,更不想在武器装备上过度依赖美国,而是希望借助美国技术实现武器的本土化生产。这种心态,无疑会影响双方在军事合作上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防务合作的具体落实也面临着诸多技术性难题。两国政府之间的程序对接、国防技术转让的复杂性以及印度对自身承接能力的低估等问题,都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步履维艰。此外,印度对美国武器的高昂价格以及技术转让的缓慢进度也颇有微词。这些分歧和不满,无疑会对美印两国的军事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在印太战略上,特朗普和莫迪的愿景似乎并不完全一致。特朗普更关心的是如何在国防和安全领域让印度发挥更大作用,以牵制中国。而莫迪则希望通过积极推动印太战略的成型,形成中美战略竞争的态势,进而吸引美欧日的跨国公司将其在中国的产业链转移到印度,推动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和大国崛起。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他更关注的可能是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与莫迪希望吸引外资和投资、促进印度经济发展的愿景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在供应链和制造业方面,美印两国实际上存在着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无疑会对双方的合作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关税和移民问题是特朗普和莫迪此次会谈的两大焦点议题。特朗普曾对印度实施关税压制,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待遇,至今尚未恢复。而印度则希望通过降低部分产品的关税、加大对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购买力度等措施,向特朗普示好,并希望与特朗普达成一个小型的双边贸易协议。

0 阅读:56
亿点见闻

亿点见闻

亿点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