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兑现文促会承诺,把京剧带出国门,引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动态竞技体育 2025-03-24 14:12:45

当全球文娱圈还在猜测德云社下一个爆款会是什么,郭德纲已经带着他的王炸组合登上了飞往南非的航班。

这个被网友戏称"

用嘴开疆拓土"的男人,这次竟然把国粹京剧塞进了行李箱,要在三大洲的地图上画出一道金色弧线。

去年文促会那场会议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当时刚戴上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帽子的郭德纲,在会上抛出要把京剧推向国际的豪言,底下坐着的文化界大佬们表面点头微笑,转头就嘀咕这相声演员怕是又要搞什么噱头。

谁曾想春节刚过完,德云社官微直接甩出张世界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巡演城市,惊得网友直呼"这波属实玩大了"。

要说老郭这次是真豁出去了,德云社副总级别的演员几乎倾巢出动。

高峰带着栾云平,烧饼搭档曹鹤阳,连张鹤伦这种活宝都正经八百地收拾起了大褂。

最让人意外的是巡演名单里还藏着几位京剧名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郭德纲要让相声给京剧当开路先锋。

这种"借船出海"的套路,可比某些院团年年申报文化项目实在多了。

首站约翰内斯堡的票务系统刚开放就崩了三次,海外华人圈里流传的抢票攻略比春运指南还详细。

有在非工作的网友爆料,当地剧院为配合京剧演出,硬是把舞台改成了三层戏台,灯光师现学了半个月的京剧程式化用光。

这种阵仗别说外国观众,就连国内戏迷都直呼"活久见"。

不过质疑声也没消停过。

有人翻出十年前某京剧团在巴黎的演出视频,弹幕里飘满"老外看得懂吗"的疑问。

郭德纲倒是淡定,在出发前的直播里来了段即兴解说:"当年梅兰芳先生去苏联,布莱希特看了都说好,艺术这玩意儿讲究的是个气韵。

"这话说得玄乎,可仔细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德云社在海外攒下的八百多万粉丝基础,就是最好的文化解码器。

巡演走到第三站马德里时出了个小插曲。

当地报纸把京剧脸谱认成了威尼斯面具,急得随团翻译连夜赶制了中西双语节目册。

没想到这个乌龙反而引发热议,社交媒体上#寻找脸谱原型#的话题阅读量飙到两亿。

有留学生拍到西班牙小孩追着武生要合影,评论区瞬间刷屏"文化输出正确姿势"。

业内人看得更透。

某不愿具名的文化学者透露,这次巡演暗地里对接了十四个国际机构,比官方公布的七个城市多出一倍。

德云社的鼓曲专场里特意安插了京剧选段,这种"夹带私货"的操作,可比生搬硬套的文化讲座高明太多。

难怪有网友调侃:"郭老师这是把传统文化做成了体验装,先尝后买,童叟无欺。

"

当巡演团队转战慕尼黑时,发生了件耐人寻味的事。

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悄悄出现在观众席,散场后拉着琴师讨论京剧锣鼓的节奏律动。

这种跨界交流可比拿奖有意义得多,毕竟音乐才是世界通用语言。

有现场观众拍视频说,听到《贵妃醉酒》的京胡响起时,前排德国老爷子跟着节拍直晃脑袋。

收官之战放在新加坡可谓神来之笔。

这个华人占七成的国家,既检验得了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又测试得出创新改编的接受度。

郭德纲特意在返场环节加了段英语解说的《定军山》,视频传回国内瞬间引爆热搜。

有剧评人一针见血:"能让年轻人举着手机录像的京剧,才是活着的艺术。

"

巡演落幕那天,郭德纲在罗马剧场拍了张背影照。

夕阳把大理石台阶染成琥珀色,照片配文就仨字:"走着了。

"底下二十万条评论里,有条高赞回复特别扎眼:"以前总觉得传统文化出海要坐着龙船端着架子,现在才明白,穿着大褂溜达着也能走出去。

"

【话题】

1.你觉得让相声带京剧出海的模式能走多远?

2.要是让你向老外推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项目,你会选啥?

1 阅读:40

评论列表

漠然

漠然

4
2025-03-26 03:21

随意想起来的,突然脑海重就跳出来几句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渣渣![吃瓜]

漠然 回复 03-26 03:30
刚才想起来,又搜了一下,歌名叫:说唱脸谱,歌手:谢津(疑似早已过世,很遗憾)。令我意外的是,作曲闫肃,作词竟然叫姚明![哭笑不得]

漠然

漠然

2025-03-26 03:1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吧,大概。有个叫谢津的女歌手唱过一首歌,好像叫“京剧脸谱”,到现在我都觉得很好听。推广发展传统艺术,不能坐在办公室,抱着教条指手画脚,殊不知,任何所谓传统,都是不断改进的么?去查查资料,看看京剧怎么来的!传承,不是让你一成不变![吃瓜]

动态竞技体育

动态竞技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