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艺人温存林巧手制花灯

善举之行 2025-02-12 08:15:14

在崆峒区的文化街有一位古稀老艺人温存林,每年春节他都坚持制作手工灯笼,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走进温存林的家,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屋子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笼,莲花灯传统典雅,蟾吐钱俏皮可爱,草莓灯、蜜桃灯、石榴灯栩栩如生,今年他还特意创作了灵动可爱的生肖蛇灯,十分畅销。平凉崆峒山下,彩扎灯笼远近闻名,已传承200余年。平凉城“彩扎灯笼第一人”,当属温存林。

平凉市民间手工艺人温记彩扎灯笼第三代传人温存林说:“这个花瓣是用纸染了颜色,染成之后用工具把花瓣一勒,把架子绑好再把花瓣糊上去。蟾吐钱是我们的传统灯笼,嘴里吐出的是钱,寓意比较好。按照传统,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九各家各户都要挂红灯,挂这一种莲花灯也可以。”

温存林从长辈手中传承了花灯技艺,为了发扬光大,他不仅苦练基本功,而且平常会花很多心思去研究,注重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细节,从选材到样式设计、从染纸绘画到糊纸成型,都是他一个人完成,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崆峒区甚至省内外都有不少粉丝。2017年,《温记灯笼》的视频影像入围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温记灯笼”这门传统手艺。

“ 正月十五闹花灯,正月十六游百病”,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崆峒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造型各异、五彩斑斓的花灯,莲花灯、蟾蜍灯、鱼灯、龙灯、宫灯......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购买。而说到花灯,不得不提的是那些花灯艺人,他们纯手工打造的花灯,每一盏都饱含匠心,传承着民俗、诉说着愿望,也展示着崆峒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无尽追求。

(张耀忠 白 刚)

0 阅读:3
善举之行

善举之行

发现身边的小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