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普遍讨论“性格”时,往往未经深思熟虑便将人类性格粗略划分为“内向”与“外向”两个类别。然而,这种划分方式极不精确。
人们常常声称某人外向,不过这往往只是他们基于表面观察所做的假设,真实的情况只有本人才能深切了解。仅凭“外向”二字便对一个人下定义,显然过于武断。例如,一个看似善于交际的人可能在遵循社交规范,而在私下里,他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同样,对于所谓的“内向”或“羞涩”的标签,也常常是旁观者的的主观看法。有些人沉默寡言,不愿引人注目,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真正的内向,可能他们只是尚未找到值得交流的对象。
表面的平和并不意味着软弱可欺,某人可能只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反之,外表的强势亦不能证明其内心恶毒,有时这不过是虚张声势,用以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人的性格千变万化,不能因为自身认识的局限就认定只有内向和外向两种。这种观点太过狭隘。以这位女士为例,尽管外界认为她内向,其实她内心清醒明了,多数时候选择沉默观变。让我们具体了解她的事例。
有人将我视为内向,称我为朴实,称赞我的性格温和,甚至有人觉得我软弱。但我并不赞同这些看法。我并非他们口中的那个内向之人,我的温和也是有所选择和针对的。我本可以选择与人为敌,但我觉得那并无必要,所以我隐藏了那一面。
我有一些深知我性格复杂性的知己,我的丈夫对我也是如此理解。因此,在我们结婚后遇到婆媳矛盾时,他能够迅速洞察我和婆婆各自的错误,做出公正的判断。
当我和我的另一半步入爱河,以及婚后我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们的性格展现出了多变的面貌,与外界所猜测的沉默不语的模样截然不同,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自从家中的长辈,我的婆婆加入我们的生活后,我们开始收敛起许多,我深知我们的奔放性格会让婆婆感到不适应。我们的收敛,出于对长辈的尊重,也可以说是在尽力适应和迁就她。在她的居住期间,我们始终待她以礼,从未有过任何不妥之处。然而,婆婆却似乎并未领情,她与儿子之间并无矛盾,但对我,却总是百般挑剔。
我心中明白,婆婆是在故意找茬,但我从未向丈夫诉苦,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我相信,如果婆婆持续这样,丈夫总有一天会自己察觉到。
然而,令我遗憾的是,我没有向丈夫诉苦,婆婆却总是向丈夫告状,说我在欺负她。起初,丈夫选择了敷衍,因为他心中明白,我是不可能欺负婆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再愿意坐视不管,他将我叫到婆婆面前,要婆婆说出我如何欺负她。
婆婆无言以对,而丈夫却愤怒了,他发火的模样让我感到陌生,因为我们在一起多年,他从未如此愤怒过。\妈,你回农村老家去住吧!我们好心让你与我们同住,你却总是找麻烦,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媳妇那么好,你怎么忍心找她麻烦?你是要拆散我们吗?\
或许婆婆从未见过儿子如此愤怒的一面,或许她以为只要她告状,就能让儿子站在她这边,一起对付我,但她的算盘打错了。
婆婆不敢冒险破坏与儿子的关系,所以在丈夫发火之后,她不再有任何找茬的行为,之后不久,她便离开了我们的生活。
虽然我心中对婆婆有些同情,但转念一想,这一切也许并非坏事。她的行为如果不加制止,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对于我,对于丈夫,还是对于整个家庭,都没有任何好处。
要想遏制婆婆的刁蛮行径,儿子的介入成了关键!
或许有人会质疑,现实中真会有如此胡搅蛮缠的婆婆,平白无故地刁难儿媳吗?实际上,这类婆婆不仅存在,数量还颇为可观。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文中提及的婆婆性格特点在于:她整日闲散无事,以给儿媳制造困扰为乐,只有看到儿媳不快,她方能感到愉悦。
婆婆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根源往往归结于以下两点:
首先,她坚信儿子对她唯命是从,认为儿子会毫无条件地顺从她,同时她以婆婆的身份自居,认为作为长辈,有权利和资格对儿媳进行管教。
她依仗着儿子的宠爱,认为儿子会无条件地支持她,因此将欺负儿媳当作是对儿子的爱的表现。
不论婆婆的刁蛮行为出于何种原因,解决之道往往在于儿子能否挺身而出。这类婆婆在儿子表明立场后,往往会立刻收敛自己的行为,因为她们通常不敢与儿子关系破裂。
换一个角度来看,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你需要对这种婆婆的行为有清醒的认识:你既了解自己的母亲,也了解自己的妻子,当你明显看出是婆婆在刁难儿媳时,你就应该及时站出来阻止婆婆,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对女性而言,了解自己的伴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他是否理解你,是否关心你的感受。一个真正了解你、关心你的男人,是不可能坐视婆婆欺负你的,也不可能让婆媳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而一个不理解你、不关心你的男人,则可能无意中加剧婆媳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选择伴侣,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