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六旬老人“愚公造港”徒手搬运200万块石头,累死过20多头牛

社会猎奇号 2024-09-08 21:27:26

六旬老人不听劝阻,效仿“愚公移山”,一铁杵、一头牛、一牛车,用三十多年,累死二十多头牛,搬两百多万块石头,终于建成一座港口。 1986年的那场台风过后,涠洲岛东部海边的小沟岔变得格外安静。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海边,目光都聚焦在一个身影上。 那是陈光权,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汉子。此刻,他正牵着一头黄牛,拉着自制的牛车,艰难地在崎岖不平的海滩上移动。 车上,一块约200公斤重的大石块随着车轮的转动而晃动。陈光权手持铁铲和铁杵,时而推车,时而挖坑,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村民们看着这一幕,脸上写满了不解和怀疑。

"搬石头填海,这个人傻了吧。"有人小声嘀咕道。旁边的人附和着:"一个人怎么可能建得起避风港?"这些话传入陈光权的耳中,但他仿佛没听见一般,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村民们的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有人回忆起不久前的惨状,100多条渔船在台风中被毁,多少家庭因此陷入困境。 "就是因为没有避风港啊!"一个老渔民叹息道,"可这建港哪是那么容易的事?风急浪高的,十个人都不一定能成功,何况就他一个?" 确实,建造港口的困难重重。涠洲岛东部海边常年风急浪高,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没有专业的建港设备和技术,没有资金支持,全靠个人力量,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更何况,工程浩大,需要搬运大量石块和泥沙,潮汐的变化更是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常年的劳作让陈光权的身体略显疲惫。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手掌上的老茧厚得像树皮。家中还有妻子和几个孩子需要照顾,村里人都认为他应该专注于维持生计。可陈光权却坚持要完成心愿,这份执着让人既敬佩又心疼。 看着陈光权手中简陋的工具,村民们更加确信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头牛、一辆自制牛车、一把铁铲、一根铁杵、一把铁耙,再加上一副手套,这就是他的全部装备。 这与专业的建港设备相比,简直就是小孩子的玩具。然而,当有人问起时,陈光权却淡淡地说:"这些就够了。" 建港的过程困难重重,那些大石块往往需要多人合力才能搬动,可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干,身体受伤了,却无钱医治,只能忍痛坚持。

村民们越发不看好这个项目,渔民的生活本就艰难,谁还有心思管什么避风港?有人说:"就算建成了,能顶得住大风大浪吗?"这样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劝说的声音接踵而至,别折腾了,安心种地吧,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面对这些劝说,陈光权只是固执地回答:"我不能眼看着渔民们再遭灾难。" 每当回忆起1986年那场台风,陈光权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他无法忘记每次风浪来临时,渔民们脸上那种恐惧和无助的表情。 他深知一个避风港对渔民生命财产的重要性,心中对改善渔民生活条件的愿望越发强烈。他常常憧憬着建成后渔船安全停泊的美好画面,这个画面支撑着他一次次地弯下腰,搬起那些沉重的石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陈光权的不懈努力下,一道初步的堤坝渐渐成形。村民们看着这个"疯老头"每天忙碌的身影,有人摇头,有人叹息,却没人真正理解他的执着。 渐渐地,村民们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他们看到陈光权日复一日的坚持,不禁对这个固执的老人肃然起敬。 三十多年过去了,马拉港终于建好了。这个长达300多米,最宽处数十米的港口,成为了涠洲岛渔民的避风港。每当台风来袭,渔船们就会安全地停泊在这里,不再担心被风浪吞噬。 第一批渔船进入避风港的那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而陈光权则静静地站在港口入口,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光。 这个曾经被人嘲笑的"疯老头",如今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人。 然而,当有人问他:"这样值得吗?"时,陈光权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的牙齿因长期咬紧而松散脱落,手指因常年劳作而变形,身上布满了伤痕。但他坚定地说:"值得啊,牙齿搬掉了我都不怨。" 看着安全返航的渔船,陈光权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即使年事已高,他仍然坚持每天去港口巡视,继续守护这个用一生心血换来的避风港。 在他眼中,这不仅仅是一个港口,更是无数渔民生命的保障,是他对这片海域、对这个村庄最深沉的爱。 在涠洲岛的海边,有一个普通人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持和奉献。而这个故事,也将永远铭刻在这片海域的每一个浪花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每当夕阳西下,你总能看到一个佝偻的身影站在马拉港的入口,静静地注视着归港的渔船。那就是陈光权,一个用双手改变命运的平凡英雄。他的故事,将永远与这片海域一起,传颂不息。

0 阅读:4

社会猎奇号

简介:每日更新世界猎奇,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