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一直没得到天下?庞统死前点破,只有孔明懂了

史说畅谈 2025-02-07 11:26:22

受小说《三国演义》影响,刘备的仁义宽厚那可是被后世一个劲儿地推崇。这么好的人,最后却没能得到天下,这可太让人觉得惋惜了。其实啊,对于刘备为啥没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的一句话里,就藏着答案,而且只有诸葛亮能懂。

刘备没能实现统一,这让后世好多人都觉得遗憾。在三国那几股势力里,刘备在后世的影响力可不小,共鸣的人也多。但您再看看当时三国的局势,就知道刘备其实根本就不具备统一天下的资本。

有人可能会说,刘备身边能人多啊,像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这些厉害角色都跟着他,而且刘备自己也特别努力。但为啥有这些条件,他还是不行呢?咱就说这出身,不管在封建王朝,还是搁现在,一个人想出人头地,出身可太重要了。很多事儿后天能补,但出身这东西,打从你还没出生就定了。

在三国这几股势力里,刘备出身可不高,起点自然也是最低的。虽说他号称是刘家后代,可经过几百年,到他这儿也就是个普通农民了。曹操虽说被当时很多世家大族看不起,是宦官之后,但在这三方势力里,曹操出身其实是最好的。孙权是孙武后代,可他家影响力也就局限在江东,跟曹操比还是差了点。刘备就更别提了,在政治资源和背景上,根本没法跟人家俩比。这就导致他最开始起事的时候就落了下风,而且刘备起兵的时间也晚了,错过了最佳时机。那时候整个中原经过多年战乱,局势基本都定下来了,能给他的资源少得可怜。

当年天下一共十三个州,曹操一个人就占了九个,孙权有两个,刘备也只有两个。孙权占的江东,跟刘备手里的荆州和益州可不一样。就算把孙权和刘备手里的人口加一块儿,都比不上曹操。在乱世里,啥最重要?不就是领地和百姓嘛。这两方面刘备都不占优势,跟曹操比不了,跟孙权比也差些。刘备想统一,那得面对啥局势?他得用手里这俩州去对抗人家十一个州,这难度,光想想都觉得吓人。弄不好自己不但统一不了,还得被曹操给吞并了。对当时的刘备来说,能自保就不错了,还想着统一,这不是有点不切实际嘛,这也是他为啥要跟孙权联盟。

再说说人才这方面。刘备阵营里确实有不少能人,但跟曹魏和东吴比起来,就有点不够瞧的了。曹操那边人才济济,光谋臣就一堆,还有夏侯家、许褚这些大将。东吴人才也不少。可刘备这边,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庞统死了之后,刘备身边能依靠的也就诸葛亮了。刘备能用的也就是五虎上将和诸葛亮。可到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没多久张飞也被部下给杀了,五虎上将一下子折损俩。赵云能力没得说,可大多时候都在刘备身边保护他。黄忠是老将,最后战死沙场。马超呢,不但不是一开始就跟着刘备,身份还敏感,刘备都不太敢重用他。赵云和马超这俩虎将,很多时候都发挥不出真正实力。这也能看出,刘备手里虽然有人才,可就是没办法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要说最致命的,还得是战略性错误。关羽大意失荆州,他自己得负一部分责任。关羽被杀后,刘备非要发动夷陵之战,这可把本就元气大伤的蜀汉给坑惨了,蜀汉的根基都被这场战役给动摇了。

当年三国流传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刘备运气不错,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都在他这儿。刘备先结识诸葛亮,之后的路线诸葛亮也给他规划好了。可庞统来了之后,待遇就没那么好了。一开始因为长相问题,刘备不太看重他,后来在诸葛亮等人推荐下,刘备才开始注意到庞统。但庞统给刘备出的主意,大部分都被刘备找各种理由拒绝了。就拿刘璋那件事儿来说,庞统建议直接杀了刘璋,就能拿到地盘,可刘备觉得这么做不地道,是个君子就不能干,最后选了条最保守的路。从这儿就能看出,刘备太求稳了,不敢冒险,可很多时候,想要成事就得有点冒险精神。

庞统死的时候才三十六岁,临终前他说:“吾死,乃天命也!”庞统为啥这么说呢?表面上看,他把自己的死怪到老天爷头上。其实啊,庞统刚到刘备阵营不久,他和刘备想法差别大,刘备又不咋重用他,他都没机会干大事。司马徽对庞统评价可是很高的,这么有才能的人早早去世,也能看出蜀汉的未来不太妙。庞统本来有机会实现抱负,可刘备不听他的建议,这也能看出刘备这人优柔寡断,考虑的事儿太多,太小心谨慎,缺乏果断,遇到机遇也抓不住。这样的君主,要是在太平盛世当个守成之君还行,可在乱世争天下,确实差点意思。

庞统这话里,其实是觉得刘备不得天意,所以这天下注定到不了他手里。您觉得庞统这话有没有道理?刘备要是听了庞统的建议,能不能得到天下呢?来评论区说说您的看法吧。

0 阅读:7
史说畅谈

史说畅谈

雾里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