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你们谁养我老,我就把家产给谁”,最后结果让两儿子失望

小波侃侃 2020-02-04 20:51:59

(文丨波帝)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让很多年轻人奋斗在大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到了过年的时候都很难有空抽时间回家过年。

父母在新年里都希望能够有子女的陪伴,过一个团圆的春节。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是多么美好的事。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却让很多的年轻人为难,让很多的父母在孤单中度过新年。

有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年轻人压力大,要还房贷车贷还要养孩子,很多的时候就会忽略了对老人的陪伴。

也有年轻在抱怨,这边是父母,那边是妻儿,很多时候难两全。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父母成就了你,不应该把父母当成生活的累赘,很多时候父母是愿意和你在一起帮助你的。

这些身为父母的老人们都是可以理解孩子们的现状,但是内心的孤独是年轻人无法理解的。

也许当年轻人成为父母后,当自己的子女出嫁后也就会体会此时老人的心情了。但是这个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都说养儿能防老,但是很多时候子女选择离开父母到大城市发展,就会造成老人无儿无女陪在身边,这也是城镇现代化的一个弊端。

让很多的老人孤苦伶仃地留在了农村里,或者在城市的一个“角落里”。

有两个儿子,却很无助的王阿姨

王阿姨今年60岁了,独自生活在一个三线小城市里,老伴去世2年了。一直生活在老伴留下的100平米平房里。

在这个房子里有她和老伴的所有记忆,和子女们的快乐回忆。

王阿姨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两个儿子都已经结婚多年,现在居住在一线城市里。女儿还没有结婚在母亲附近一个小工厂里上班,平时住在厂里。

每当节日的时候王阿姨看着家家团圆的场景,让她心生思念,想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什么时候可以回来看望自己。

平时女儿休假的时候会给母亲买一些水果和蔬菜,可是在王阿姨心里还是想念着儿子,因为她和老伴一样都认为养儿能防老,打心里没想指望着女儿能为她做什么。

可是两个儿子都已经结婚多年了,自打老伴去世后就没能再回来看望母亲,王阿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

每次给两个儿子通电话都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没空回来使得王阿姨有些心灰意冷。

冬天王阿姨烧炉子出去拿媒,不慎摔了一跤,王阿姨直接就给两个人儿子打电话,说自己摔了一跤,两个儿子却说,打电话快去医院,我们给妹妹打电话,让她照顾你。

王阿姨养伤期间,都是女儿一直在身边陪伴着她,王阿姨用了3个月才再次行走,因为太久没去上班女儿因此还丢了工作。

这件事让王阿姨看清了一切,再一次认识了自己的儿女。谁好谁坏王阿姨心里都已经有分晓了。

今年开春旧城区改造,其中就包括王阿姨的老房子,这件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好事,可是王阿姨却有些不开心了,因为毕竟这是老伴留下的唯一念想。

在女儿的劝说下,王阿姨同意了拆迁,王阿姨得到了一笔巨额的拆迁补偿款。

此时的王阿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这件事告诉了两个儿子,说谁能给她养老,就把这些家产给谁。

此时的两个儿子显得非常积极,不知道都是用什么方式回来的,几乎都同时到家的。

这家人很久没有这么团聚了,王阿姨和两个儿子还有女儿都在场,王阿姨上下打量着两个儿子,身上基本都是名牌。

这个时候又回头看看女儿身上基本都是地摊货,有些心疼女儿,但毕竟女儿是要嫁人的,以后就属于“外姓人”,家产应该留给留给儿子们。

于是王阿姨就和两个儿子说道:“你们谁能养我老,我就把咱们的家产给谁。”

这个时候两个儿子分别都说能够养她老,因此两个儿子开始吵了起来,开始说着对方的不是,希望能争夺到母亲的赡养权。

王阿姨看着他们的嘴脸,是那么“丑陋”,又看看一旁的女儿,此时的她就想起了当时摔倒无依无靠,只有女儿默默的陪着她,因此弄得女儿失业,心里不是滋味。

此时她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王阿姨喊道:“别吵了,再吵就都给我出去。我手里有三张纸条,你们兄妹三人来拿,有一张上面是写着字的,谁拿到写字的纸条我就用谁养老。”

两个儿子拿到纸条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可是都愣住了,拿到的都是空白的纸条。

此时两人把目光都放到了妹妹的身上,王阿姨见状说道:“看到了吧,这就是命运,姑娘你以后要养我老啊。”

其实这三张纸条上都没有写字,只是王阿姨 的一种小计谋。

女儿有些愣住了,然后就被王阿姨拉着要进屋,这个时候两位哥哥说话了“妈,她以后要嫁人的,不能让她养你老啊,让别人知道会笑话我们的。”

王阿姨说道:“害怕笑话?难道用你们养老吗?这几年你们回来看过我吗?我摔伤了你们照顾我一天了吗?我饿死家里,你们能知道吗?”

此时的两个人儿子显然都已经无话可说了,王阿姨又回头说了一句:“如果你们还认我这个妈,有空就回来看看我,我不想因为钱,让我们母子的感情变得一文不值。”

就这样王阿姨和女儿住到了一起,两个儿子没有得到母亲的财产。

但是有一点值得赞扬,后来的年节两个儿子都会回来陪母亲一起过节,这一点很让王阿姨欣慰。终于有了一家人的样子。

一个家庭父母是中心,当儿女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天琐碎小事,有的时候确实抽不出身子再回父母那里。

但是这些并非是不回家看父母的全部理由,更不应该作为借口。

我们民族传统美德就有,孝敬长辈,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这个传统美德。

更不应该为了某种利益而选择去孝敬父母,更不要把赡养老人作为一种“买卖”,父母把我们含辛茹苦养大,多么不容易。

每个人都会长大,也都会成为父母,当有一天自己的子女对你不管不顾你又会作何感想。

简单的一个“家”字,是一种凝聚力,是一种思念,更是一种牵挂。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是有一种思亲的想法,越是看不到自己的至亲越是会思念。

时间久了心中有了一种孤独感,让生活中少了很多的乐趣,更谈不上父母安度晚年。

我们的生命都源自父母,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他们养育我们,我们就要让他们快乐的度过晚年。

行动起来不要让孝顺父母变成一种硬性的督促和指标,更不是把孝顺放到朋友圈去晒。

常回家看看吧,如果条件允许那就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生命如此短暂,时间是不会等待我们去孝顺的。

孝敬父母就在此刻,给父母打个电话,回家看看父母吧。(文丨波帝)

0 阅读:3
小波侃侃

小波侃侃

喜欢看电影,电视剧,综艺,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