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击浪》举办研讨会青春化表达打开重大革命题材新画卷

影剧探秘 2024-01-12 11:03:15

1月11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鲲鹏击浪》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业内知名专家仲呈祥、李京盛、黄如军、王一川、卢蓉、李春利,《鲲鹏击浪》总制片人高军、总编剧马继红、导演刘飚,主演刘承林、米卓清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与会领导、业内专家、剧组主创共同分享了电视剧《鲲鹏击浪》的播出情况和创作历程,并从主题思想、艺术创新、现实意义等角度对该剧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和点评。

深远影响:为新时代青年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提供精神之钙、力量之源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扶持项目、“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献礼作品,《鲲鹏击浪》由高军担任总制片人,马继红担任总编剧,刘飚执导,刘承林、米卓清领衔主演,以青年毛泽东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毛泽东自1918年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

该剧自12月18日开播以来,凭借青春化的革命视角、平视化的人物塑造以及引发观众共情的生活流叙事,收视一路走高,网络热度持续升温。数据显示:该剧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 8000万;抖音话题播放量超 4亿;腾讯视频评分 8.9 ,腾讯革命剧榜 TOP1、腾讯现实剧 TOP1、爱奇艺历史剧 TOP1、爱奇艺战争榜TOP1、优酷革命剧榜 TOP2。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文汇报、文艺报、国家广电智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艺术报、环球时报、首都广电、上海电视、北京大学官博、湘潭大学团委官博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该剧,各界好评如潮。

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表示《鲲鹏击浪》讲了毛泽东在北京的三年生活,《问苍茫》讲了他回到湖南的七年生活,毛泽东年轻时期关键十年的人生历程,这两部作品很细致地展现出来。“这是百年前那一代年轻人从他乡到故乡的故事。为什么这两部作品能够引起今天年轻人的共鸣,不仅是历史细节给了大家更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像一面镜子映射了百年前那一代青年人的奋斗经历,跟今天的年轻人处境有很多相似之处,给了当下青年很大的激励和启发。所以这些好作品还要继续传播,发挥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评价《鲲鹏击浪》填补了电视剧创作空白。知难而上、知重负重的艰苦创作背后,是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使命担当。“《鲲鹏击浪》以年轻化、青春态的艺术化表达,完成了对中国革命青春主题的壮丽书写。贯穿的青春叙事和青春对话,是深邃的思想光辉、闪耀的人生光芒,是毛泽东的思想进步与心路进程。《鲲鹏击浪》高扬最鲜艳的青春旗帜,唱响最嘹亮的青春之歌,生动呈现毛泽东艰难求索的青春岁月。激昂励志的青春故事,滚烫出彩的青春底色,为新时代青年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提供了精神之钙、力量之源,也激励我们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昂扬奔赴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

北京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中心主任、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礼庆介绍了

该剧播出情况和播出成绩:“《鲲鹏击浪》在北京、浙江、广东三家卫视的收视均居省级卫视前列,好评如潮,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丰收。《人民日报》评价《鲲鹏击浪》将革命的洪流激荡与热血青春的美好相交融,将社会的磨砺与青春的成长相重叠,完成了对革命先辈青春的礼赞。”

回顾《鲲鹏击浪》的创作历程,该剧总编剧马继红用“坚持”、“信仰”、“拼搏”这三个词概括:“坚持选新人、用新人,这个方向不动摇。这部戏最大的特点就是青春。剧中演员基本都是00后,最年长的,饰演毛泽东的刘承林是1996年出生。选角公开、公平、公正,这种不讲条件、不论资历、谁优秀谁上岗的选角做法,为演艺圈流入了一股清流、吹进了一股清风。”马继红表示:“我们剧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上党课、学党史、参观毛主席故居和纪念馆,走进北大和湘潭大学与青年学子对话,以此激发年轻演员演伟人、学伟人,真正走进历史,激发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生动的主题教育对演员是一种灵魂的洗礼,更是一种成长和升华。拍戏的120多天里,演员们在炎热夏天穿着棉袍拍冬天戏,没有一个叫苦,发烧三十九度仍然在拼。临近杀青,导演整整36个小时没合眼。与其说他们是在拍戏,不如说他们是用爱、用情、用心、用命在构筑心中的理想。”

“作为主席的家乡人,能拍一部中国伟大领袖和英雄的电视剧,我特别自豪。”该剧导

演刘飚表示《鲲鹏击浪》是一个英雄故事;是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传奇;是一部礼赞中国第一代解放运动先驱者的青春之歌、生命之歌。“这是一部关于人的理想、信念、情感和爱的青春记忆。它告诉人们,无论是饥寒交迫的绝望,还是血雨腥风的绝境,一旦理想之火被点燃、信念之光被照亮,人的生命就会迸发出无穷尽的精神力量,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能被征服。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希望永远拍英雄的故事。”

毛泽东的饰演者刘承林表示作为演员,他对于角色的理念就是希望可以成为他,在他的故事里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这部戏拍了125天,我一共有690场戏,这不是件轻松的事。我觉得身体上的劳苦能够克服,但是创作上遇到的那种艰难会让人非常脆弱。这个寻找的过程跟故事中那群年轻人寻找曙光的过程是一样的,我在他们身上获得了非常多的能量。对我而言,这份成长是由内而外,全方位的成长,让我找到了演员脚下的那个根、心里的那道光。”

杨开慧的饰演者米卓清表示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演员新人,能演杨开慧简直像做梦一样。“什么是好的表演?就是在那个时间和环境里,我不是表演她,我就是她,想她所想、爱她所爱。这段经历一直贯穿我的生活,杨开慧和她的精神好像在我的身体里静静地存在着,我不想剥离出来。我们演伟人也是学伟人,学杨开慧的真诚、坚强、勇敢,学她的善良开朗,这些洗礼了我,也滋养了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她让我更加明白付出和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艺术创新:往历史深处走、往思想深度开掘,敢于求变,贯彻落实“育新人”

对于《鲲鹏击浪》的创作特色,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高度评价《鲲鹏击浪》是往历史的深处走、往思想的深度开掘,在生活世界之外穿透到精神世界。“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先行者,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者。青年毛泽东的光辉历程在《鲲鹏击浪》得到了生动呈现,这是艺术工作者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更加自觉的历史意识,以正确的大历史观展现重大革命题材,达到了新的高度,提供了新的经验。在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上,《鲲鹏击浪》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评价《鲲鹏击浪》是今年重大革命题材创作中,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新”。他表示:“题材新、表现手法新,启用全新的演员阵容,让革命历史题材表演风格为之一变。该剧再现了革命者的青春岁月与成长历程,为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在面对新时代的创新性表达和审美提升上,做了三大探索:第一、广阔的历史时代景象与细腻的人物成长经历双线交织互动;第二、青春化的艺术表达与历史厚重感融汇贯通;第三,以情感浓度灌注于思想深度,展示出一代杰出青年丰富的精神世界。”

“这是重大革命历史影视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之作。”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黄如军点赞《鲲鹏击浪》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人物为中心,围绕人物讲故事、围绕故事讲历史、以历史看时代。对此,他谈了五点感受:“第一、青春励志,《鲲鹏击浪》是青年人的精神高地;第二、故事新颖,表演引人入胜;第三、人物出彩、各具魅力。在我看过的电视剧里,这部剧的杨开慧演得最好;第四、剧情真挚、感人至深;第五、人文气息浓厚,清新的风气扑面而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以《重绘青年革命伟人的寻梦心路》为题,谈了几点感想:“第一、在历史文献碎片的互文性交融中想象出鲜活好故事,可信度高;第二、选拔和启用新人演员,重绘青年毛泽东革命道路寻觅时期的时代景观,现场感逼真;第三、多重情感线紧密交融,化理为情、情理交融、百川归海;第四、在众多人物群像中,烘托青年革命伟人形象,互为镜像。”

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看来,《鲲鹏击浪》情感戏充沛的情感力量和这美学文化上历史感的饱满冲击,令人感动:“第一、扑面而来的青春感和生命感,它谱写了一曲峥嵘年代烈火青春的序曲;第二、用日常活动、人物交往、多重维度的亲情线索以及成长中重要情感片段丰富了伟人的形貌;第三、以人物为中心创作,它以毛主席为核心,带动了那个年代的传奇性人物,集体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景象;第四、一些升华写意的美学段落饱含深情、传神动人。比如程门立雪、书院问心、在湖湘会馆雪夜陈情、繁星之下的纪念等。”

《光明日报》文艺部编务统筹、高级编辑李春利认为“特型演员”这个词现在基本不存在了,当下观众其实对演员外在的形似并不特别在意,更加注重演员表演上的神似。《鲲鹏击浪》中1918至1921年这个时段的年轻人,他们当时就是十几、二十多岁,必须启用新人,他们的演技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年轻人,为生计要谋生,要为国家谋出路,这样历程的展示很接地气,对伟人的解读也非常多元。剧中虽然写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普通青年的成长,但也写出了他不平凡的一面。除了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毛泽东的内驱力非常强大,他确实舍弃了小我小家,心怀天下。这就是一个被赋予时代使命的人,他就是伟人。”

“在培育新人这一点上,《鲲鹏击浪》特别值得肯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总结表示:“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的重大节点,在这样一部重大革命题材作品中敢大胆启用新人,这是电视剧赓续红色血脉的一次大胆实践,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育新人’的一个举措,值得尊敬。”

0 阅读:0

影剧探秘

简介:分享影视资讯 传播影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