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近日美国科技圈和金融圈的大佬,组团奔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要和特朗普聊聊关税政策这个话题。
这画面有点像学生们集体找老师 “求情”,只不过这次是这些巨头愁眉苦脸地想讨要说法。为啥?还不是因为关税政策一出,整个科技产业链就像被按了 “地震键”,从头到脚都在抖。

原材料采购:成本飙升,供应链 “堵车”
关税一加,最先遭殃的就是原材料采购。像芯片、半导体这些高科技产品的 “粮食”,进口成本蹭蹭往上涨。苹果公司就惨了,从中国出口的产品,一下子暴涨了54%,苹果至少需要再加价一半以上。这就跟我们平时买菜一样,原本 5 块钱一斤的菜,突然变成 8块,钱包瞬间就瘪了。
现在英特尔正面临财务困境,在其它地方制造的芯片出口到美国,再被加征高额关税,这简直就是把英特尔往死路上逼。
更别提那些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小公司,原材料一贵,产品都快做不出来了。
生产成本:搬厂容易,“流血” 难止
为了应对关税,不少科技巨头选择 “搬家”,把工厂往其它国家挪。物流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哪一项都是实打实的 成本支出。三星就是个例子,产品定价一涨,消费者立马用脚投票,市场需求说没就没。这就像你开个奶茶店,突然决定搬到隔壁街,结果发现新地方租金贵、人流量少,生意一下子就凉了半截。
产品定价:涨不起的价,丢不起的市场
成本上去了,按理说产品价格也得涨。可问题是,价格一涨,消费者就不买账了。特斯拉就踩了这个 “雷”,Model 3 涨价后,销量直接 “跳水”。这就好比你平时爱吃的炸鸡涨了 10 块钱,你可能就改吃烤串了。科技巨头们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涨不起价,又丢不起市场。
全球加征关税,想让制造业全部回流,有点异想天开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目的,就是想让美国制造的产品跟进口的产品价格一样。但是现在的美国既没有大量合格的产业工人,也没有相应供应链。再加上以服务和金融为导向的盈利模式,让制造业这种低利润的行业,在美国很难生存。
由于特朗普是以地产起家,我们国人都知道,地产是靠炒楼盘的价格获利,但是制造业是实打实的务实工作。特朗普的这番操作,显然是将美国制造业当成是房地产业进行开发了。因此各位科技和金融大佬,去海湖山庄不仅是讨要说法,可能还是给他普及常识。
这些大佬可能不会让特朗普改变做法,只有更多的国家站出来反制美国毫无理性的关税,才有可能让特朗普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