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写宋朝,金庸为何避开唐朝故事?答案在这位绝世高手

文化万象集 2025-03-28 15:25:05

金庸的武侠小说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各大朝代的风云变幻,但有一个鼎盛时期却被他“刻意”避开,那就是唐朝。

许多读者不禁好奇:为何金庸不写唐朝的故事?

有一次在朋友聚会上谈到这个话题,大家争论得不亦乐乎。“这么富有传奇色彩的唐朝,金庸先生怎么就不写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

金庸作品中的唐朝高手

虽然金庸没有专门写唐朝背景的作品,但他在其他小说中却提到过不少唐朝的高手。

比如《天龙八部》中的元元大师和《笑傲江湖》里被提及的唐朝大将李靖,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特别是李靖,这位被金庸赋予了武学天赋的开国功臣,只用了三天时间就领悟了《易筋经》的武学精髓,这样的高手放在任何故事里都能掀起惊涛骇浪。

还有《侠客行》中的侠客老祖,据说他很可能就是大诗人李白。

李白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金庸还赋予他深厚的武学背景。

无论是创作的《侠客行》,还是修炼的《太玄经》,都被金庸巧妙地绵入了他的武侠世界。

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既增强了故事的历史厚度,又增加了几分神秘感。

《天龙八部》对唐朝武学的隐喻

虽然《天龙八部》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北宋,但其中提到了不少更早时期的高手,比如大理段氏的段思平和慕容家族的慕容龙城。

这些传说中的高手创出了六脉神剑和斗转星移等神功,令人心驰神往。

而这些武功的神奇程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隐喻了唐朝那段时间的武学巅峰。

尤其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逍遥派的武功并不是无崖子的师父逍遥子所创,而是源自更早的灵鹫宫旧主。

这些被称为“天下无敌”的绝世高手和神功,仿佛在向读者暗示:那个时代的高手,已经超越了普通武侠的范畴,进入了修仙的境界。

为何灵鹫宫旧主成为大唐第一高手

要说这个故事的核心,便是灵鹫宫的旧主,这位高手极有可能是唐朝时期的大侠。

灵鹫宫中的武功“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可以返老还童,说明这位旧主的修为已超凡入圣。

因此,讨论大唐时期的武林高手,绕不开这位几乎与修仙传说无异的旧主人。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通过虚竹的视角,描述了这位旧主的匠心独运,比如在石壁上留下的武学图像。

这些迹象表明,这位旧主不仅武功盖世,还极具智慧和远见。

他所创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等神功,都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绝学。

通过这些描写,金庸既突出了这位旧主的传奇色彩,又让整个唐朝时期的武学充满了神秘和敬畏感。

武侠与修仙交织的唐朝传说

那么金庸为何不敢将这段传说写进小说呢?

原因其实也不难想到。

唐朝的武学巅峰时期,高手的存在已经达到了近乎修仙的境界,远超出普通武侠的范畴。

如果金庸直接写这些人,势必会让故事失去“武侠”该有的质朴感,变成一部修仙小说。

对于致力于“武侠小说”创作的金庸来说,这是一种违背初心的做法。

金庸很聪明地选择了不写出完全详尽的唐朝背景,而是通过各类经典作品的细节,将这些传说中的人物和他们的绝技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

这样不仅保持了武侠小说的本真,同时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金庸通过隐晦的笔触让读者领略到唐朝武学的极致,而不是直白地“告诉”他们。

这种做法,反而让这些人物和时代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结尾的思考

如此看来,金庸不写唐朝背景的故事,并非因为他没有兴趣或者缺乏素材,而是因为唐朝的武学传说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他巧妙地通过其他故事的提及,让读者窥探到唐朝武学的神秘与强大。

这种写作手法,不仅保持了武侠的纯粹性,也让故事更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回想起在朋友聚会上那个争论的晚上,关于金庸为何不写唐朝故事,这个答案其实早已埋藏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金庸用他的智慧告诉我们:有时候,不把一切都揭示出来,反而能让故事更具魅力。

正如武侠世界中的高手,往往在神秘中才显得更为伟大。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狮子座

狮子座

3
2025-03-30 22:06

谪仙人李白大唐第一古惑仔白哥,天下第二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