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精油萃取温,常压减压对比录,加工工艺改进谈,萜烯醇保留率
薰衣草可是大家都挺熟悉的绿植了,它那独特的香味很迷人,而且还有不少实用的用途呢,像制作香薰啦、护肤品啦,尤其是在种植过程中,也有不少值得研究探讨的地方。薰衣草喜光、耐旱、怕涝,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通风良好的环境。
咱就先说说在种植薰衣草的时候可能会碰到的那些问题。好多人觉得薰衣草好看,在家里或者阳台就种上几盆,可过段时间就发现这薰衣草长得不尽人意。比如说在北方一些地区的居家阳台,像北京,冬天室内外温差大,不少花友就跟我分享,他们发现薰衣草在冬天很容易就受冻害了,叶子发黄,甚至有的整株都不行了。其实这和没掌握好薰衣草对温度的需求有很大关系。
在薰衣草精油萃取方面,这可是个很有讲究的事儿。就像我听一个云南的网友说,他在云南那边的薰衣草种植园里,看到工人萃取薰衣草精油。他发现啊,在不同时段的萃取效果好像不太一样。这其实就是温度和时间在起作用。我们来看看常压萃取和减压萃取的不同。
常压萃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相对简单些。一般来说,把薰衣草植株收获之后,经过清洗、晾干这些前期处理,就用合适的溶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萃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时间短,比如只萃取3天,那薰衣草里的有效成分可能就不能充分溶解到溶剂里。但要是时间太长,像超过一个月,又可能会引入一些杂质。而且不同的薰衣草品种之间也有差异。比如说除了常见的甜薰衣草,还有醒目薰衣草,在常压萃取时,醒目薰衣草可能因为其本身的成分特点,在同样的溶剂和时间下,萃取效果就和甜薰衣草不一样。
减压萃取就相对精细一些。减压的条件下,溶剂的沸点会降低。像在华南地区的一些薰衣草种植基地(云南部分地区气候类似华南气候特点),温度较高,在常压下萃取容易使精油中的萜烯醇等有效成分因为高温而损失。通过减压,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萃取。研究发现,在减压萃取7天左右的时候,萜烯醇的保留率开始稳步上升。如果再加上合适的时间,15天左右,萜烯醇的保留率能达到比较理想的一个数值。
在不同地域种植薰衣草,对精油萃取效果也有影响。新疆是薰衣草的重要产区,那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当地的薰衣草品质很不错,精油中萜烯醇等有效成分含量高。因为在萃取精油时,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种植出来的薰衣草,本身有效成分就比较丰富。同样的常压萃取45天和减压萃取20天得到的精油品质对比,在新疆种植的薰衣草减压萃取20天得到的精油,萜烯醇保留率比常压萃取45天还要高一点。这就是不同地域环境下种植和不同萃取工艺结合的效果。
再说说薰衣草种植过程中的其他细节。薰衣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种植时土壤的选择很关键。它喜欢碱性土壤,像我有个在河北承德的种薰衣草的朋友,他之前用普通的松土种薰衣草,发现长得不好。后来专门调配了碱性土壤,薰衣草长势立马就不一样了,茎干更粗壮,花朵也更茂盛。
不同品种的薰衣草在种植上也有不同的小窍门。除了前面提到的甜薰衣草和醒目薰衣草,还有狭叶薰衣草。狭叶薰衣草相对来说更耐寒一点,在华北地区(比如山西等地)家庭庭院种植的时候,要是冬天做好一定的防护,它能比甜薰衣草更好地过冬。而且狭叶薰衣草精油的香味和甜薰衣草也有区别,这让它们在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定位。
除了种植,薰衣草精油在不同萃取温度下的情况也有区别。在常压萃取下,如果萃取温度控制不好,比如温度过高,超过70摄氏度,薰衣草里的萜烯醇等物质可能就会分解,影响精油的品质。而减压萃取则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在合适的范围,一般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这样能更好地保留萜烯醇。
从时间角度看,在薰衣草精油萃取的不同阶段,萜烯醇的保留率变化也不一样。在刚开始萃取的时候,无论是常压还是减压,萜烯醇的保留率都相对较高。随着萃取的进行,常压下萜烯醇因为接触空气和热量等因素,保留率下降得比较快。而减压下如果操作得当,保留率的下降就没那么明显。这就好比炒菜,常压就像旺火快炒,菜很容易炒焦,而减压就像小火慢炖,能更好地保持菜的营养。
在不同地形种植薰衣草,对精油品质也有影响。比如在新疆伊犁的霍城,那里的地势比较开阔平坦,薰衣草大面积种植,能接收到充足的光照。而在四川的山区,如果有薰衣草种植,山地的微气候使得薰衣草生长环境更加多变,这样的环境下种植出来的薰衣草在种植管理上要更精细些,不过得到的精油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风味,精油中萜烯醇的保留也可能因为独特的环境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薰衣草的种植中,浇水也是有讲究的。太多水了不行,像在南方潮湿地区,如果直接用浇水的方式去养护薰衣草,很容易让薰衣草烂根。我看到有网友分享在浙江养殖薰衣草的经历,一开始按照北方的浇水习惯,结果薰衣草根都烂了。后来调整了浇水频率和浇水量,才慢慢养好了薰衣草。
再回到精油萃取上,不同季节采摘的薰衣草用于萃取精油也有不同。夏季是薰衣草盛开的季节,这个时候采摘的薰衣草用来萃取精油,萜烯醇的含量可能更高。而在一些地方,比如西藏的高寒地区,薰衣草的生长周期和内地不太一样,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采摘的薰衣草,经过常压或减压萃取后,萜烯醇保留率有很大差别。如果在花蕾期采摘萃取,萜烯醇保留率可能比盛花期采摘萃取要低一些,但这也取决于具体的种植环境和处理工艺。
而且啊,薰衣草和其他绿植搭配种植的时候也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比如说和迷迭香一起种植,不仅能观赏,而且在精油萃取的时候,两者提取出来的混合精油还有特殊的功能,在一些高级香薰产品里会用到。但是这种搭配种植在不同的地域也要考虑适应性,像在甘肃的河西走廊种植薰衣草和迷迭香搭配就挺合适的,可要是在海南的热带环境,可能就需要调整种植方式。
在不同地域对薰衣草精油萃取工艺的选择上,也有不同考虑。在干燥寒冷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如果是小规模种植薰衣草,可能会更倾向于常压萃取,因为设备和技术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完善,常压萃取相对简单。而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江苏等地的一些薰衣草加工企业,就会根据薰衣草的品质和需求,精准控制减压萃取的条件,以达到最高的萜烯醇保留率。
薰衣草精油的质量和它的用途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想要把薰衣草精油用于高端的护肤品,那萜烯醇的保留率一定要高。从种植、采摘到萃取,每个环节都得严格把控。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河北保定的护肤品创业者,他对薰衣草精油要求很高。他会专门去考察薰衣草的种植地,选择从甘肃陇南种植收获的薰衣草,那里的薰衣草在特定的环境下种植,萜烯醇含量不错。然后用减压萃取,在合适的时间和温度下,得到的精油无论是香味还是有效成分含量都很理想。
薰衣草在不同的种植环境下,病虫害的情况也不同。在云南的某些薰衣草种植区,由于气候湿润部分时段,容易有蚜虫。这就需要用一些环保的方法去防治,不然蚜虫会影响薰衣草的生长,进而影响精油的质量。而像在干燥的新疆部分地区,蚜虫相对少一些,种植管理上在这方面就轻松不少。
不同品种的薰衣草除了在精油萃取上有所不同,在观赏价值上也各有千秋。比如羽叶薰衣草,它的叶子细长像羽毛,在江苏的一些花卉展上,羽叶薰衣草布置的场景超级好看。而蓝紫香薰衣草花朵颜色更深更浓郁,在北方的公园里种上一片蓝紫香薰衣草,到了花期那景色美极了。
如果从长远来看,薰衣草在一些特殊地形上的种植意义也不一样。在山坡地种植薰衣草,排水性好,但需要注意水土流失的问题。在盆地地形种植薰衣草,要特别注意通风和湿度的调节。比如在四川盆地边缘的小村落有人尝试种植薰衣草,就要时刻关注这些情况。
薰衣草精油在整个芳香产业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从薰衣草的种植,到精油的萃取,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地域特色和技术优势。如果有一天薰衣草精油能在更多的小众市场发挥作用,比如在一些特色的民宿里用薰衣草精油营造独特的氛围,那薰衣草的种植和加工又会有新的发展方向。那么大家觉得薰衣草在不同的民俗文化中的运用会不会也影响它的种植和萃取工艺的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