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秋天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大一新生们也怀揣着多年学习奋斗后收获的喜悦,陆陆续续到自己心爱的大学报道,准备开始新的学习生涯了!
相比这些已经跨进大学校园的天之骄子,在今年高考中失利的的孩子们比他们更早地投入了新一轮的奋战中。
表姐家儿子就是这奋战中的一员,复读的生活已经进行一个月了。
还记得7月份等待高考成绩下来的那几天,表姐时不时发微信和我说,她特别紧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紧张。
等到发榜后,表姐突然没了动静,我猜着估计是考砸了,也不敢问,果然——
外甥的成绩比预估低了很多!
表姐说,她心里很懊恼、伤心,却不敢说她儿子半句,怕给他造成心理压力。
但是又心有不甘,只好自己生闷气,东想西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一直以来,自己对儿子的教育疏忽了;再者是过于尊重儿子的选择,没有帮他把握好方向。
总之,孩子高考的失利,自己要付很大的责任。
✍中国式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所谓焦虑,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父母教育的焦虑大部分来自对孩子前途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
也并不是现代社会才这样,从古至今,中国的父母哪个没有这样的想法?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父母花重金买学区、学位房;
古有想尽办法让孩子拜访名师学习,今有各种补习班、特长班……
在中国的家庭里,大多数时候,孩子学习的事情排第一位,全家人都要为这件事让路。
从父母准备结婚开始,就考虑什么地方的教学质量好,哪个小区附近的幼儿园好、学校多,因为他们要买一所适合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房子。
怀上宝宝后,又开始学习胎教,因为据说,胎教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十月怀胎,宝宝出生,父母就开始了各种早教:看卡片、听音乐、讲故事……
孩子能爬能坐了,就开始上早教课。
然后提前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心仪的幼儿园报名。
还要研究孩子几岁学钢琴、几岁学画画、几岁学游泳、几岁学奥数、几岁学英语、几岁学……
每个父母都想把孩子打造成电视剧里那些既是学霸,琴棋书画等各项技能又都拿得起放得下的天才。
终于开始上学了,学校对孩子作业进行"减负",要想跟得上老师的节奏,父母们就得自己加码,要么陪着孩子学习,要么送辅导班。
孩子可以自主学习了,家长是不是可以歇歇了?
不!父母对于孩子,永远有操不完的心。
随着孩子的长大,除了学习,家长们开始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性早熟、早恋、厌学、叛逆……
✍父母焦虑的源头究竟在哪里?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份关于父母焦虑的原因调查问卷,其中67.0%的受访者归因于攀比心理重。
前一段时间,遇到了好久不见的同学,她说她家孩子今年暑假光7月份一个月,特长班、辅导班外加一个为期几天的外景节目拍摄,加起来花了一万多。
这让我有些吃惊,对于我们普通家庭,这样的花销已经不小了。
看着我吃惊的样子,同学说,等你家彤宝再大些,你就明白环境的"残酷性"了。
她说自己一直挺佛性的,从来不逼孩子学习,也不会强求孩子学不喜欢的特长。
但是忽然有一天,她发现孩子的同学几乎每个人都有2项以上的特长技能,还参加奥数、英语之类的课外学习班。
而她家的孩子呢,只报了一个舞蹈班,还是因为孩子特别喜欢跳舞。
她有些慌了,和老公商量着给自己孩子也加了点"码"。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剧场反应",当一个人站起来看表演时,他后面的人就会站起来看,接着周围的人也跟着站起来,慢慢地整个剧场的人都站了起来。
父母会觉得如果不"站"起来,孩子就会被困到座位上,看不到表演,还会显得格格不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新的焦虑内容。一、"软实力"的培养渐渐被父母们提上了日程。
孩子的成绩始终是最重要的,这一点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但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的"软实力"也重视了起来。
所谓"软实力",就是指孩子为人处世、自我认可、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社会环境因素也越来越引起了家长的焦虑。
去年9月份,智客发表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调查报告》中, 社会环境因素以71.31的分值成为国内家长教育焦虑指数最高的领域。其中,校园安全和手机上瘾问题成为众多焦虑因素中的焦点。
√校园安全。可能威胁到孩子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事情家长哪能不重视呢?
√手机上瘾。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网络,不看手机很难做到。
不少老师会通过手机微信群布置作业、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还有线上作业等等都需要用到手机或平板电脑。
很多成人对手机都上瘾,别只怪孩子,父母首先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
三、孩子心理健康
成绩重要,以后的出人头地也重要,但如果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这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
能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本身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进步。
家长们焦虑的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引导、发现和解决。
✍中国式父母焦虑的焦虑焦虑往往伴随着压力,压力又会增加新的焦虑,这就产生了焦虑的焦虑。
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就必须报辅导班;想让孩子学好一技之长,就必须学习特长……
报辅导班、学特长……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这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让父母对自己和配偶的工作发展前景而焦虑。
如果说这种焦虑还可以通过辛勤工作来缓解,那么给自己增添的心理焦虑就很难排遣了。
就比如说我表姐的事情,儿子没考好不敢批评,是因为担心孩子心理抗压能力不够。
把大部分责任转嫁到自己身上,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专家说,孩子的问题从父母身上都可以找到原因。
这是一种新型的压力,父母开始对怎么样提高自己育儿、教育水平而焦虑。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该何处安放?在学校,老师面对的学生太多,很难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教育方法也应该不同,这样的差异教育更多的还要靠父母。
劝父母们放下焦虑,很难很难,因为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非常理解这种心情。
√父母陪不了孩子一辈子,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磨难。
所以,当我们还能为他们遮风避雨时,允许他们犯错。
√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别走歪路,但走走弯路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所以,请允许我们放松一些,不要总那么高要求自己。
√没有文化的父母照样可以教出上名牌大学的孩子,因为他们明白父母的苦心。
所以,只要我们努力生活给孩子看就好了。
❤彤宝妈心语小结:
我想说的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有焦虑,但大多数不会像《小欢喜》里的宋茜那样极端。
所以,不要刻意妖化中国式父母焦虑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很多时候,父母只会在心里隐忍,而不告诉孩子。
我还想说,焦虑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好好爱自己,只有你好,孩子才会好。
焦虑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给自己松松绑,也许可以看见新的曙光。
相信我,孩子们同样很爱自己的父母,他们会努力,做一个令父母骄傲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