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皑皑白雪间,檐上悬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凌。
远处,一望无际的银装素裹,恍若来到了冰雪王国。
这个时节,正是冬至过后,万物休眠的寒冷日子。
自古有言,冬节气大如年。
按我国古法,新年由冬至这重要节日拉开帷幕。
传说,自冬至起,便进入数九天寒冷时节。
将三冬之长,分作九九八十一段,每一“九”代表九日。
在这漫漫等待中,老天特意标记出三九与四九,作为最寒冷难熬的断点。
那时冰天雪地,酷寒难当,只见风雪大作,满地冰封。
所以民谣中唱道:“三九四九,冰上走”。
用最朴实语言,描绘那骇人听闻的严寒。
可见,冬至不仅预示着冬天的来临,它过后更是数九寒冷的开端。
从天文学的角度,冬至时间固定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
但如果参照我国传统的农历计算,由于有闰月的存在,冬至落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就变化多端。
这就是民间分别冬至在“月头”、“月中”、“月尾”的由来。
如果用农历月份的角度来看、
冬至日子在该月初十天以内,就是“月头”的状态。
在中间十天内,就是“月中”;最后十天内,则属于“月尾”。
举例来说,2023年的冬至对应到农历的十一月初十。
属于该月的开始阶段,因此就被认定为“月头”。
而过去某年的冬至,也许就恰逢农历腊月的中旬,那就是“月中”的景象。
按照这种理论,只要冬至与农历月份的相位不同,就导致冬至被区分为“月头”、“月中”“月尾”三种类型。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这里的“大寒”不是指节气,而是最低温的意思。
“年夜”指的是除夕。
这句朴实的民间预言,描绘了冬至在月头年景下的一个天时规律,即当年极寒点会在除夕这天。
原来,冬至在月初预示了早寒,而早寒之年,严冷就趋于提前。
这反映的,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对应规律。
冬至时间的不同,会导致那一年冷空气来的早晚和低温高峰的差异。
这样的季节变化,对古人生活作息影响深远。
所以,才留下了这句简洁的口口相传,唤醒后人当防早寒,迎接年夜的严冬。
“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冬至在月头这种年景。
还暗藏着一个天气变化的奥秘——那年的严寒竟会延后到年关。
在古代条件较差的农户家中,能不能安然度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足的棉被羽绒。
如果被褥过少,往年的严寒便让人捱不过那漫长的冬日。
然而遇上冬至在月头之年,一向最冷的三九四九时节,竟会出奇地温暖舒适。
等到年关才会迎来最寒冷的阶段。
这样的季节变化,让大家松了口气。
即使没有足够被褥,也能欢欢喜喜地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当冬至来得极早时,往往意味着,预报新一轮气候变化的信号灯已亮起。
接踵而至的几个月,大地上原本该铺就的冰天雪地,此时此刻却会迟迟不至。
取而代之的,是日渐回暖的温度,和和煦煦的阳光明媚。
所以民间传说中才有“冬至月头,无被度冬”的美丽寓言。
它预示在这般年景下,朔风萧瑟中的大地,将因老天的眷顾而迎来万里晴空。
那些原该寒冷刺骨的日夜,也将被温暖融融的阳光所取代。
等待百姓的,将是一段难得的好景轩辕。
如今年复一年,这美丽传说随时间流转而传扬。
当我们站立在金色夕阳余晖中,不也期待这次冬至月头能再次应验民间传说,为我们带来难得的温暖一冬么?
结合今年的农历时间来看,立春在2月4日,除夕在2月9日。
也就是说,除夕晚会是在立春之后。
按照前文中民间谚语的意思,今年的最低温,很可能会出现在这立春到除夕的时间段。
但另一方面,今年的冬至在农历十一月初十,属于所谓的“月头冬至”。
往年经验表明,这类冬至预示的应该是温暖的一年。
这里似乎出现了一定的矛盾,是信传统民俗预测温暖的冬天。
还是信立春后极端低温的可能性呢?这就像过年前的天气“双黄连”,要么大雪封路,要么阳光明媚。
让人捉摸不透,也无法预测。
写在文末关于老一辈流传的谚语,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些古朴的民间预言,承载的是前人生活的智慧。
他们仅凭肉眼与经验,便能窥见天时地理的玄机,预测未来的气候走向。
其中显露的,是与大自然朝夕相处的心得。
然而时过境迁,科学昌明,他们的部分结论已与今日见解未必相符。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汲取先人智慧的精髓,过滤代代相传中积累的糟粕。
既定的事实是,气候变化日益频繁,“惊奇”成为了新的常态。
单凭过去的经验,今日渐渐难以准确预测。
不管降临怎样的寒冬酷暑,总有花开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