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赔偿案件之一,“专利陷阱”让大疆被罚款近20个亿

老刘谈知产 2023-05-08 16:47:29

根据环球网公开报道,近日,中国无人机制造巨头大疆因在美国市场销售违反专利的产品而遭到了巨额罚款,罚款金额高达2.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个亿。

2016年,美国Textron Inc就曾指控中国大疆侵犯其直升机远程控制和自动悬停控制技术。此次又就“交通工具控制系统”专利和“自动悬停控制规律”专利提出指控,声称大疆故意侵犯其专利。

据悉,该公司所述专利主要用于军用直升机,而大疆却主要研制民用无人机,直升机与大疆所研制的多旋翼飞行器的控制原理完全不一样。美国专业媒体sUAV News与Above the Law,以及多位中国无人机专家都对这个判决结果表示震惊。

综合种种表现,很难不怀疑大疆遭遇了“专利陷阱”。

2021年10月29日,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到了要规制“专利陷阱”“专利海盗”等阻碍创新的不法行为。

在了解“专利陷阱”“专利海盗”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概念,“非生产专利实体(NPE)”,NPE也称为非专利实施主体或非实施主体,其实质是虽然拥有专利权,但并不实施专利技术,不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在NPE中有一种投机型NPE是明确的“专利流氓”,他们多为购买专利的个人和小团体,用购买所得的专利应对市场上运转成功的产品,依靠所持专利榨取远高于专利实际附加于产品上的价值的利润,并阻碍了创新。

但此类公司由于不制造产品,无法让对手提出反诉侵权或交叉许可。

实际上,“专利海盗”“专利陷阱”等在法律上并没有恰当的解释,在案件审判中也不能直接定义。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在滥用知识产权制度,钻空子、搞投机,甚至存在部分企业为了搞垮竞争对手明目张胆给竞争对手设置“专利陷阱”的现象。

“专利陷阱”让专利保护制度一定程度上变得十分消极,已经成为了阻碍创新的重要原因,而解决该问题只能依靠建构更完善更合理的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实现,我们也相信,随着专利保护制度的完善,“专利海盗”“专利陷阱”等问题必然能得到妥善处理。

注:本图文部分综合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转载侵权问题,请联系后台,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CH

CH

1
2023-05-08 20:28

可以不交吗?

老刘谈知产 回复 05-09 11:00
如果美方不以禁售或者其他手段威胁强制缴纳的话,大概率要打专利持久战,打赢了就可以不交,但是专利战打3年、5年、甚至7年都是常事

老刘谈知产

老刘谈知产

欢迎咨询有关任何知识产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