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山河锦绣!河南卫视公众号每周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18地市文旅综述,透过一份份“简历”,穿越时光隧道,寻找河南各地的独特记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洛阳。
10月24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洛阳盛大开幕。这座全球客家人的故乡,正以饱满的热情和亲情,迎接客家乡亲回家省亲、寻根拜祖。
为什么要在洛阳举办呢?据史料记载,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河洛之地为客家人的根源,客家人的原籍大多是以河南地区为主的中原汉族人,他们最早于东晋战乱时就开始向南迁移,最终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定居。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这里是李白口中的半个盛唐
是武则天“日月当空”中兹宇宙的神都
5000年的文明史
4000年的建城史
1500年的建都史
一座洛阳城,看尽半部华夏史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洛阳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
几乎谱写了半个中国史
人这一辈子
总要来洛阳一次
站在中华民族历史的中心
翻开这本华夏数千年的实体史书
感受都城起落、历史兴衰
体验朝代更迭、风云变幻
最早的中国——五都荟洛
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
“宅兹中国”
指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
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这一史实
这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
《史记·封禅书》说: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洛阳是我国建都最早、
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
三国魏、西晋、北魏、隋、
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等13个王朝以洛为都
105位皇帝在洛阳执掌国家大权
死后大都埋葬于此
夏启、少康、商汤、姬发、
刘秀、王莽、董卓、李世民、黄巢
无数枭雄在此留名
在如今的河洛沿岸
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
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
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座都城遗址
沿洛河一字排开
可谓是举世罕见
因而有“五都荟洛”之美称
辉煌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伏羲得“河图”而画八卦
夏禹拥“洛书”以制《洪范》
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
开中华文明之先河
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
中国“四大发明”中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皆诞生于此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测量仪器——地动仪发明于此
道教创世于此
儒教兴盛于此
佛教首传于此
西汉经学、魏晋玄学、
宋代程朱理学皆形成于此
苏秦、班超、张衡、曹植、
竹林七贤、玄奘法师、范仲淹
等无数名人先贤在洛阳历史上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农业科技专著《齐民要术》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等均著作于洛阳
洛阳被称为东方博物馆之都
现有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
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1处(54项)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46处
一般不可移动文物9000余处
各类特色博物馆、纪念馆102座
馆藏文物60多万件(套)
丝路绵延、运河泱泱
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
崤函古道见证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回洛仓、含嘉仓遗址
是隋唐时期有名的“国家粮仓”
洛阳是河洛之源、客家祖地
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
河洛郎遍布海外各地
万安山下、大谷关前
见证中原先民三次衣冠南渡
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洛阳
洛阳地名故事多
洛阳的地名可不一般,品读洛阳的地名,那些金戈铁马、荡气回肠,仿佛还依稀可见。
定鼎门
《史记》中“鼎之所在,国都定焉”的描述,足以证明“鼎”在古代帝王心目中的地位,“定鼎”也就有了新王朝定都建国的意思。
定鼎门这个名字,最早是郏鄏东门之名。郏鄏,古时指洛阳。西晋皇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分析称,成王定鼎郏鄏,郏鄏东门之所以叫定鼎门,是因为九鼎从这里入城。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最南端的城门,也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洛阳也因此产生了“定鼎门广场”“定鼎门大桥”“定鼎门街”“定鼎路”等一系列地名。
铜驼暮雨
从东汉及隋唐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洛阳都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满载宝物的骆驼商队,从洛阳城悠然穿过,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汉魏洛阳城中的中轴线大街,就因为安放在宫城两侧的一对铜驼而得名铜驼大街,也是我国都城中最早的轴线大街,“铜驼坊”“铜驼陌”都因铜驼大街演变而来。
“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少年。”形容的就是东汉洛阳时这里人声鼎沸、繁花似锦的场景。暮雨并不是真的下雨,而是傍晚时分人们做饭,炊烟袅袅,像下小雨的烟雾一样,因而被称作“铜驼暮雨”,是洛阳古代八大景最后一景。
勒马听风街
勒马听风街是瀍河区的一条街名。关于这条街巷始建于哪个朝代已无从考证,但是关于“勒马听风”的历史典故却在洛阳世代相传。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兵败徐州,关羽带着两位皇嫂与大哥刘备走散,后被曹军俘获。为了保全两位嫂嫂的性命,关羽在曹操面前认俘不认降,曹操无奈只能将其软禁于洛阳。他住处北边不远的地方,有个地方名曰“九龙台”是曹军的演兵场。曹操每次出征时就会在此校阅兵马,此时关羽就骑着赤兔马,在瀍河的对面处勒马听风,静观其变,勒马听风街由此得名。
十字街
顾名思义,“十字街”是一个十字路口。近七百多年,老洛阳城的布局,就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十字街连通这四条大街,可以说是洛阳最早的CBD,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1957年洛阳第一家百货商场在此地开业,这里成为洛阳市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同时这里更是洛阳小吃的汇集之地。
安乐窝
安乐窝村位于洛龙区,是北宋著名理学、哲学、教育家及诗人邵雍在洛阳的居住地。邵雍将其室题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居士”,并写下诗句:
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
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
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安乐窝”村也以此为名,邵氏后裔在安乐窝村居多,这里尚保留明清遗存的邵雍祠堂。
西苑路
“每秋八月月明夜,帝引宫人三五十骑,开阊阖门入西苑,歌管达旦”。西苑是隋炀帝创建的禁苑,象征天之瑶池,地处洛阳宫城(紫微城)之西,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天下第一苑”。
西苑路建于1956年,因经过涧西区隋唐西苑故址而得名,如今,西苑路两边的梧桐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承载着洛阳人的青葱岁月。
凌波桥
凌波桥是一座连接涧西区与洛龙区之间的跨河通道,位于洛河之上,是洛阳市内的主干道路组成部分。“凌波”一词来自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位于洛水之上的“凌波桥”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在与洛神对话。
洛阳必去打卡地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有很多值得旅游打卡的好地方。
1、龙门石窟
洛阳共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则是唯一全域位于洛阳市境内的世界遗产,也是洛阳最有名的景点,洛阳名片之一。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多、规模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并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明堂天堂
明堂天堂景区,修建在紫微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是隋唐洛阳城最为重要的景观。
明堂天堂是昔日女皇武则天理政、礼佛、生活的重要场所,现归属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成为洛阳旅游的必去景点。这里是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的政治权力中心,明堂是唐洛阳紫微城正殿,号称“万象神宫”,天堂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
3、洛邑古城
洛邑古城绝对是洛阳最热门的景区之一,夜幕下的洛邑古城总是灯火璀璨,游人如织,古城内灯笼街古色古香,茶楼酒肆内人头攒动。是个穿汉服打卡拍照的好地方哟~
4、应天门
作为洛阳的新地标,白天可走进应天门遗址博物馆,近距离领略这座“双向三出阙”建筑的皇家风范。夜色中的应天门则尤为端庄大气,3D灯光投影秀震撼炫酷,十分壮观!
5、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教发源地和祖师之庭。
白马寺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其中“马寺钟声”象征吉祥如意,入列“洛阳八大景”。
6、洛阳博物馆
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当然要去它的博物馆看一看啦!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也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舌尖上的洛阳
作为历史文化如此悠久的名城,洛阳当然也有很多特色美食啦。
1 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和洛阳牡丹花会、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水席是由前八品、四镇桌、八中件、四扫尾组成,其中八道凉菜、十六道热菜,有荤有素。其中,牡丹燕菜作为最著名的头道热菜是必吃的。
2 不翻汤
“不翻”是指绿豆小饼,一面豆绿,一面淡黄,入口即化。不翻汤中除了有不翻小饼之外,还可以加入豆腐、丸子、剔骨肉等,再配上调料和骨汤。
洛阳汤品种类繁多,堪称特色,除了不翻汤,还有驴肉汤、牛肉汤、羊肉汤、丸子汤、豆腐汤等都是洛阳汤的代表。
3 烫面饺
烫面饺由新开水烫面做皮,猪肉做馅制作而成,饺皮筋弹肉鲜香,吃起来极有嚼劲,味美不腻,一般小吃店都可以吃到。
4 浆面条
浆面条是用绿豆发酵做浆水煮面,与筋道的面混搭配在一起食用,再加上香油、花生豆、芹菜段等配料,味道酸美。
5 小街锅贴
小街锅贴,因起源于小街而得名,成为了洛阳人认准的老字号小吃,已被认证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街锅贴一半焦酥,一半柔韧,咬一口,充盈的汤汁就会流出来,与蘸料配合一起更美味。
6 洛阳牡丹饼
洛阳牡丹甲天下,怎么能少得了牡丹饼?酥酥的外皮配上透着牡丹花香的甜蜜馅料,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你还知道哪些洛阳好吃好玩好看的地方吗?
快来留言分享吧!
综合自:河南省文旅厅、中国新闻社、客子星河、中国周刊、星球研究所等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河南18地市文旅综述专题
即日起向各地征稿
投稿邮箱30233721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