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最近航空领域有个特别热门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也就是成飞新一代隐身战机的讨论。有部分外媒说它是 “战斗轰炸机”,但油管上一个专业航空分析频道的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个视频通过扎实的技术论证,指出这架无尾翼、三发设计的隐身战机,就是 “第六代空中优势战斗机”,它的设计理念主打高空高速的核心优势,有可能对美军现役的 F-22、F-35 这些五代机形成代际压制。
视频作者认为,成飞六代机采用三台发动机,布局独特,这是它实现高空高速性能的关键。其中两台是改进型 WS-15 涡扇发动机,专门为超音速巡航做优化了;第三台可能是基于 WS-15 衍生出来的涡喷发动机,未来也可能用冲压发动机或者爆震发动机,主要负责在 两 万米以上的稀薄大气层提供高效动力。这样的组合,能让 J-XX 在 2 万到 2.5 万米的高空,以按近 2 马赫的速度巡航,作战半径预计超过 3000 公里,这可比 F-22 的航程远多了,差不多是它的 3 倍。
另外,成飞六代机的进气道设计也有变化,它舍弃了歼 - 20 的 DSI 鼓包式结构,采用了类似 F-22 的 Caret 进气道,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它更适合超高速空战场景。
跟五代机追求低空超机动不一样,成飞六代机的矢量推力控制系统有了全新的使命。在空气稀薄的高空,传统的气动舵面效率会大幅下降,但是矢量推力可以直接调整发动机喷口方向,让飞机维持高 G 值机动能力。这样一来,成飞六代机在规避导弹的时候就更灵活,而且现役的空空导弹大多依赖气动舵面制导,对它的命中率就会大幅下降。
再加上无垂尾设计,J-XX 不仅隐身性能进一步提升,还能显著降低高速飞行的阻力。作者特别强调,这种设计可不只是为了隐身,而是把 “高空高速” 当作实现代际跨越的核心指标。
咱们再来推演一下未来的空战场景,看看中国下一代战斗机是怎么实现代际碾压的。
在未来空战里,成飞六代机凭借在 2 万米高空以 2 马赫速度巡航的能力,能在 F-35 雷达探测范围外,发射 PL-15 等远程导弹。因为是在高空发射,导弹能获得更大的势能和速度,有效射程和末端杀伤力都会显著提升。同时,成飞六代机搭载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进行 270 度扫描,再结合侧面阵列实时制导导弹,就形成了 “发射后不管 + 持续追踪” 的双重优势。还有一种作战方式,成飞六代机依靠机头两侧的光电探测装置,对美军飞机进行定位,还能对超视距导弹进行中继制导,采用雷达静默的方式发动攻击,这样一来,美军飞机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
更厉害的是,成飞六代机还能指挥无人机群协同作战,就算没有卫星支持,也能构建区域空战网络。
作者预测,凭借中国成熟的歼 - 20 量产体系,成飞六代机可能在 2030 年代初实现规模化部署。要是真的这样,美军在 “第一岛链” 到 “第二岛链” 之间的空中优势可就危险了。F-35 编队说不定还没进入攻击范围,就会遭到歼 - 36 的 “超视距猎杀”。要是美军六代机 NGAD 项目进展滞后,太平洋制空权的天平很可能就会向中国这边倾斜。
这个视频最后回归到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规律,那就是飞行性能的代际跃升,一直是空战规则的核心。歼 36 通过高空高速 + 超远程打击的组合,重新定义了六代机标准。虽然它的真实战力还有待验证,可要是设计指标都能实现,美军现役五代机的战术价值恐怕就要被彻底颠覆了。就像分析者说的:“当对手的战机比你更快、更高、更远时,技术神话的破灭可能只需要一场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