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股遭遇了新一轮的暴跌潮,特别是作为市场风向标的特斯拉股价一天内竟暴跌15%,市值蒸发超9000亿元人民币。
这场金融风暴源于特朗普关于关税政策和经济前景的一系列言论,华尔街投行纷纷下调目标价,科技七巨头市值一夜蒸发5.5万亿元。
当华尔街被恐慌击垮
3月10日这个周一,美国股市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暴跌剧场,三大指数如坠悬崖。
道指重挫近900点,跌幅2.08%,纳指暴跌4%创下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也应声下跌2.7%,这三大指数仿佛三兄弟一般集体跳水。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标普500指数跌破200日移动平均线的那一刻,华尔街的警铃骤然拉响。这条被投资者视为牛熊分界线的技术指标,自2023年11月以来首次失守,宛如一道防洪堤坝崩塌。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场股灾中,科技股成了最大的池鱼,七大科技巨头遭遇灭顶之灾。苹果单日市值蒸发约1740亿美元,英伟达腰斩近1400亿美元,自今年1月高点已跌去近三分之一。
微软和谷歌母公司也未能幸免,分别失血98亿和95亿美元,亚马逊和Meta更是哀鸿遍野,一夜之间市值分别缩水500亿和700亿美元。七巨头合计蒸发超过7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惊人的5.5万亿元,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年GDP。
恐慌情绪如瘟疫般蔓延,投资者争相出逃。根据历史经验,当标普500指数跌破200日均线后,市场通常会出现两种走势:要么迅速反弹,要么继续深度调整。自2000年以来的18次跌破事件中,有11次市场很快触底反弹,但也有7次演变成更严重的下跌。
此刻华尔街一片愁云惨淡,这次美股会重蹈哪一种覆辙?更令人担忧的是,与往常不同,这次似乎连救市的白衣骑士也迟迟不肯出现,这究竟是为何?
华尔街的惊魂一刻,源头竟然可以追溯到一位总统的几句轻描淡写。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立刻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轩然大波,众多华尔街策略师认为,特朗普和他的政府高官非但没能安抚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反而火上浇油,导致市场彻底陷入恐慌。
而在这场由总统言论引发的市场风暴中,最大的背锅侠竟然是特斯拉,为何马斯克的帝国会遭受如此重创?背后又有何玄机?
特斯拉为何成为最大牺牲品
在这场华尔街的惊魂大戏中,特斯拉俨然成了最惨的配角,股价一日暴跌15.43%,创下2020年9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自去年12月股价见顶以来,这家电动车巨头已失去超过半数市值,相当于蒸发了惊人的8000亿美元。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而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公司胆寒的天文数字,相当于几个500强企业的总市值。
更令人忧心的是,特斯拉的销量数据正在全球范围内集体遇冷。欧洲市场1月新车销量同比锐减45%,德国市场更是惨不忍睹,2月销量同比暴跌76.3%,前两月累计降幅达到惊人的70.6%。
美国本土市场也不容乐观,2月销量同比下滑5%,已是连续第四个月走弱。而在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中国,2月批发销量同比缩水49.16%,创下近三年新低,这对于曾经的市场宠儿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雪上加霜的是,华尔街投行纷纷下调特斯拉的目标价。瑞银将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预测从43.7万辆大幅下调至36.7万辆,同时将目标价从259美元下调至225美元。有数据显示,Model 3和Model Y在关键市场的交货时间大幅缩短,通常仅需两周,这明显暗示需求正在萎缩。
这是暂时的市场调整,还是特斯拉神话的终结?
从恐慌到理性
面对市场的惊涛骇浪,投资者的心态已从年初对增长的狂热,彻底转向对衰退的绝望。
数据显示,高盛股票销售交易部门报告,截至3月7日一周,对冲基金抛售加剧,以2024年11月以来最快的速度做空,长线投资者净卖出50亿美元,多空股票之比降至2019年来的最低水平。抛售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和可选消费板块,好似一场无差别的屠杀。
债券市场的表现更加耐人寻味,交易员大举买入短期美国国债,自2月中旬以来,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降,背后的逻辑是预期美联储将最早在今年6月降息,以防止经济进一步恶化。
在这种混乱局面下,散户投资者情绪跌入谷底,社交媒体上的悲观情绪指数攀升,零售交易平台显示卖出订单激增。恐慌指数Cboe波动率指数周一达到8月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进一步表明投资者的不安情绪。
结语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暂时阵痛还是长期风险?在资本市场,最危险的时刻往往也是最接近底部的时刻,而恐慌卖出常常意味着把筹码交给了更有远见的人。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