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其贯穿于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大概经历了有姓无氏、姓氏分离、姓氏合一三个重要阶段。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先秦时期的姓氏制度和文化。其在姓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先秦阶段晚期,政治纷乱,朝纲不振,周天子失去了对于天下的掌控;然而政治上的纷乱却孕育出了文化上的繁荣。
以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各个思想流派激烈碰撞,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经济上井田制逐渐被废除,刀耕火种开始逐渐被铁犁牛耕所替代。而姓氏也真正合二为一,普通人也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姓氏。
可以说先秦时期是我们中华文明真正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点,我们的社会形态也由奴隶社会迈向了封建社会,而我们的姓氏文化的兴盛也正是始于此。那么我们的姓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一、姓和氏的区别——上古时期姓、氏的发展姓的形成,是中国文明的开端
在《说文》中记载:“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从说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上古时期我们是没有氏的。由于受母系社会环境和各部族宗教崇拜的影响,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而通过一些姓氏的对比我们也可以发现,早期的姓大充分体现了对于母系社会的崇拜。从姓氏结构上看多以“女”字旁为主。如“姒、姬、妘、妇、妫”等等。
而最初的姓氏也只是在母系社会区别婚姻,区别种族,区别部落的一种手段。直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也大多保留了当年的“以母同族”的风俗习惯。
氏的出现,标志着发展迈向了新台阶
氏的出现相对来说比较晚,基本上到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了“氏”。当时社会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方面,人们已经由当时的游牧时期进入到农耕时期。而且火的出现也意味着人类最终战胜了自然。人口数量也大量增加,新的部族不断出现。
但是当时的母系社会已无法适应当时的生产力,人们发现只有姓,已经不能区别各自的部族。于是“氏”就横空出世,我认为氏的出现更有利推动原始部族社会向奴隶制国家过渡。而姓氏之间关系紧密,氏为姓的分支。例如一个大家族的子女一般以氏来相互区别,如始皇帝就为赢姓,赵氏。
《通签·外纪》中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这已经足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能从蛛丝马迹中探索姓氏的起源。
二、周朝时期的姓氏——姓氏文化史上的飞跃两周时期的姓氏组成与特点
到了“两周”时期中国姓氏文化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官职为姓、以国为姓、以职业为姓、以王父字为氏等各种新的姓氏模式。而且两周时期的姓氏与周王朝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而这种姓氏文化对于稳固统治秩序和社会基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在后期成为加速周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说到两周时期的姓氏,首先为大家介绍这几种姓氏模式。第一种以官职为姓,这种模式在在两周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并没有被推广。而两周时期将这种姓氏模式发扬光大。比如“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姓氏都是起源于此时。
而第二种以职业为姓氏的模式也是起源于三代,发展于二周。夏朝时期,屠、陶、甄、卜、巫等都是以职业为姓的。但当时这些人都属于低级贵族,数量较少。
直到西周时期,随着分封制的实行,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使得被称为“百工”的工匠、技师队伍迅速扩大。至此,以职业为代表的姓氏模式得到发扬光大(我认为屠岸贾祖上肯定是从事过诸如屠夫之类的职业)。
第三种则是以国家为姓,这主要得益于二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正是由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荀子·儒效篇》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其中比较著名的以国为姓的国家如韩、赵、魏、邢等国。如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公子无忌,推动秦国走向强国之路的商鞅都是以国为姓的典型代表。
另外 最特殊的一种则是由于当初周天子分封同姓的子弟,作为周天子的小宗,以达到拱卫周室的目的(此类诸侯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氏区别大小宗)。
但是由于东周时期礼乐崩坏,周天子已经丧失权威,各个老牌诸侯不断吞并周边小国。而被吞并诸侯国的后人为了纪念先祖就以自身的氏为姓。如卫、郑、燕、姜等。
在此,为大家补充一个小知识,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一个大的部族只能有一个姓。如秦国为赢姓,周朝为姬姓。但是,为区别诸子一般冠于不同的氏。另外“氏”是只有贵族才有的哟!一般人只能拥有姓,所以才出现了百姓这一名词。
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庶人有名无姓、氏,这和战国时期的日本有许多类似之处,都出现了广大人民无有名无姓,姓氏政治化的现象。或许这就是中国宗法制在日本的具体体现吧!
周王朝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两周姓氏发展
两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实施宗法制与分封制。这两个制度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的具体表现,而当时姓氏制度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宗法制是二周姓氏文化的基础。
《左传·隐公八年》里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这句话直接说出了姓氏在当时宗法制度下的本质。列土封侯,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各个诸侯为周天子的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是各个卿士的大宗,卿又为各个士大夫的大宗。以此类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治体系。
另外,姓氏是不能分离的。前文我们也提到姓是氏的基础,一个大的宗族只能有一个姓。并且同姓之间不能通婚,以达到严嫡庶,区别大小宗的目的。
例如宋祖微子为殷商帝乙之子,为子姓,祖帝乙;而齐太公出于姜族,为姜姓,祖炎帝。只有通过不同的姓区别了各个宗族,才能实现“胙之土而命之氏”。
例如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则围绕着周天子有许多不同的小宗,如鲁公伯禽封于鲁地为鲁氏、卫康叔封于卫地为卫氏、晋公唐叔虞封于晋地为晋氏。通过刚刚的表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姓氏的本质,就是大小宗之间互为统属的关系。而姓氏制度则与宗法制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另外分封制推动了姓氏的发展,是姓氏多样化的原因。由于周天子的列土封疆的政策。促进了姓氏的发展,同时地又诞生了许多新的姓氏。如齐国田氏、晋国韩氏、赵氏、韩氏等。而新的姓氏的出现一方面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对于巩固周王朝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后,我认为两周时期的姓氏对于树立社会秩序和确立纲常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时的周武王认为“同姓即同德,异姓即异德,异德即异类。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则毓灾,灾毓灭姓。故取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只有异姓的婚姻才能兴旺自己的部族,才不会有怨气而子孙才会繁盛。
另外,男子有氏,而女子只称姓或者有氏或不称,这在家庭上确立了尊卑顺序。而天子和大臣、诸侯之间亦用宗法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统治链条。这就社会关系方面确立了先后秩序,使自身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同时也使得社会能够维持相应的稳定。
两周末期姓氏制度的大革新
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王道不振。各国纷纷出现了奸臣谋权,宗族相杀的情况。如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以至于社会动荡不安,宗法制度已然无法适用大变革下的王朝更替,社会进步。
从而使得宗法制下的大家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以父权为代表的小农户的自由民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也使我们的中华民族迈向了封建社会。
而我也认为在那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所谓的姓氏已经失去了之前所代表的含义,真正实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广大的庶人,民众都有了自己的姓氏。从而也推动了社会迈向封建主义。
而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由于姓氏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宗法制与姓氏文化的深度结合使得我们对于家庭文化的传承有了飞跃的进步,如工匠技艺在同姓相传的条件下得以发扬光大,而中华文化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
总结先秦时期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两周时期我们寻常百姓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姓氏。同时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们的姓氏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统一,而从政治中剥离出去。
而姓氏的去政治化推动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同时,我们的姓氏也逐渐地形成了体系。从而实现了发扬光大,而中华文化也真正意义上得到了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