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尼克松为何说:如果我在死前有什么事情想做,那就是去中国

青梦聊国际 2024-05-30 01:53:39
作者|宁镜诚

“尼克松访华无疑是最重要的总统访问,除了总统前往火星,恐怕永远不会再有那样重大的访问了。”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坐专机从美国飞抵北京。从那天起,中美关系逐渐打破坚冰,焕发生机。

不可否认的是,尼克松访华对中美两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而言意义非凡,而尼克松访华的那一周更是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鲜为人知的是,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在接见《时代》杂志的记者采访时就曾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

那么,尼克松为何这么说呢?

一、尼克松的愿望

曾专门负责尼克松演讲稿撰写的休姆斯回忆说,早在尼克松担任美国副总统期间,他就曾表达出想去中国的愿望。

那是1959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踌躇满志,正在为次年竞选美国总统作最充分的准备。

一天,尼克松在家中举行派对,休姆斯和妻子戴安娜•斯图尔特(笔者按:尼克松的秘书)应邀参加。

派对之上,休姆斯无意间看到尼克松正在吃饺子,就问他,怎么突然对中餐起了兴趣。尼克松微微一笑,对他说:“年轻人,我将来要去中国。”

听闻此言,众人都惊讶不已。

世事无常,第二年的总统竞选,尼克松最终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决定暂时离开政坛,去纽约当一名律师。

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对越战财政开支高达2000亿美元,官兵死伤几十万,美国民众期盼和平,反战情绪高涨。

彼时,苏联的军事工业迅猛发展,和美国逐渐缩小差距,美国逐渐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另外一边,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日益恶化,并对中国形成一定的战略压力。

以此为背景,新的世界格局初露端倪,中美两国开始重新考虑各自的国际处境。

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文章说:“长期而言,我们完全无法承受将中国永远置身于国际大家庭之外的情况。”

两年后他重返政坛,并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击败竞争对手,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上任伊始,他就给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写了一个备忘录:“我们应该对下述一种态度给予一切鼓励, 即本届政府正在试探重新与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

1969年,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在介绍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时,他称对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位伟大的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尼克松是美国总统中第一位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这无疑是一种尊重。

这一“变化”虽然被当时的美国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周总理敏锐地察觉。

此后周总理亲自批示,释放了两名因在香港救生艇中误入中国领海的美国游客。中美双方互相释放善意的行为,后来被称为是“中美两国心照不宣的一次微妙的对话”。

1969年12月,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在华沙的一场时装展览会上和中国外交官碰面,并向后者传达了尼克松希望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意愿。

一年后,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报告上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

美方释放善意的信号,我们理应有所回应。

1970年10月,毛主席在天安门举行的国庆节庆典仪式上亲自接见了我们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夫妇,并邀请他们一起检阅游行队伍。

后来,斯诺回忆说:“《人民日报》发表了我们在天安门上的照片,照片说明中把我说成是‘美国友好人士’。《人民日报》还在右上角登了这样一句话: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后来的故事也变得广为人知。

1971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乒乓外交”。

那一年7月9日,基辛格从巴基斯坦的军用飞机登机,秘密访华。基辛格此次访华也为后来的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尼克松想来中国,除了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外,其本人也早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为其一。

二、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专机飞抵北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访华行程。

毫无疑问,抵达北京的第一天,对尼克松而言印象颇深。

多年之后,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周恩来站在旋梯脚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厚厚的大衣也掩盖不住他的瘦弱。我走完梯级时伸出我的手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当晚的欢迎宴会上,周恩来慷慨激昂地说:“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

中美两国理应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尼克松听罢,回应道:“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讨论我们的分歧时,我们双方都不会在自己的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总之,求同存异,谋求共同发展是双方努力的方向。

1976年,尼克松再次访华期间,颇有感触地说:“在1949年之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在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横着一条鸿沟……我们两国几乎没有任何接触,而只有冲突和潜在冲突及对抗。4年前,两国领导人得出结论认同,已经到了在这条1.6万英里宽、22年长的鸿沟上架设桥梁的时候。”

离开北京前,按照中国的习惯,尼克松为东道主举行了答谢宴会。当晚,他再次谈及“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的话题。在尼克松看来,为了后辈的未来,他有责任完成这项工作。

遗憾的是,尼克松第二次访华不久,在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去世两个月后,美国举行总统大选。本来处处占优的在职总统福特,却意外败给了民主党候选人卡特。

后来,有关人士分析称,这和毛泽东破格邀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有关。令人欣慰的是,卡特政府随后改变了福特政府的对华政策,他们认为从美国战略地位考虑,美中关系正常化是十分可取的。

随着1978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正式发表,中美关系迈向了新的台阶。

由此可见,尼克松想来中国,除了谋求两国共同发展,还想推动中美关系迈向新的台阶,此为其二。

三、相向而行的勇气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如今,中美贸易额相比建交之初增长了200多倍,双向投资也从零增长到近2400亿美元。

中美的经贸关系逐渐发展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据统计,中美人员往来从每年的几千人次增长到超过500万人次,而中国在美国留学生总数也超过40万人。毫无疑问,中美两国的利益交汇点在不断扩大。

谈起尼克松,他无疑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访华时曾坦率地说,此次访华是出于美国的利益而来。作为一名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尼克松访华其实是为了寻找“对抗苏联的同盟”。他知道,必须开始与中国建立联系,这对于中美两国乃至世界而言都至关重要。

无论是1972年还是现在,中美两国虽然都存在分歧,并且这种分歧将会继续存在。但是尼克松访华向我们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智慧、勇气和远见可以避免对抗,并且推动两国共同利益的发展。

尼克松曾说:“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突破,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美中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

而现在这个时代,正需要这种相向而行的智慧和勇气。

参考文献:

《尼克松回忆录》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央视网

一一END一一

0 阅读:0

青梦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