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外打工,村里红白喜事随礼的人是咋想的?还有必要随礼吗

晨曦微露的逐梦师 2024-12-14 16:22:41

又到年底了,而在农村地区,每年在年底的时候,都是办酒席的高峰期。

这对于许多农民来说,也是比较头疼的事情,只因现在随礼的金额也是越来越高,一般的亲戚关系,也要几百元了。

虽然老话说,送出去的礼金,也总有收回来的一天,但是这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特别是现在很多农民常年在外面打工,有些还在外地买房子了,也就是说长期不在村里住了,但依然有人坚持红白喜事都随礼,这些人是咋想的,还真的有必要随礼吗?

对于多数长期在外打工的人而言,都会在思前想后选择放弃随礼,对于农村的酒席不参与,也不随礼。

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背井离乡了,村里的红白喜事自己也没条件赶回去了。再加上在外打工,本就在外承受高昂的房租、繁忙的工作重压,微薄的薪水要撑起城市生活的一方天地,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村里一场红白喜事,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一年累积下来,着实是笔不小的开支。

况且,物理距离加上忙碌日常,让他们鲜少有机会回乡亲身参与,看不到现场热闹,摸不着人情冷暖,光掏钱随礼,似乎成了看不见回报的“亏本买卖”。于是,心里打起退堂鼓,觉得没必要再掺和村里这些事儿,情有可原。

然而,总有少数人默默坚守,不管是村里的红喜事,还是白喜事,都会毫不犹豫地奉上礼金,维系着这份乡土情谊。

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此越是重视。小编的父亲就是这样,之前一直在城里帮我带娃,一年也难得回去一次。可是即便不在村里住的几年,当知道亲戚家里办酒席了,都会及时的随礼。而如果是村里老人去世了,该随礼的还是会随礼。

当时我也不太理解,直到多年以后,父亲回去办60岁大寿,村里很多的人家都来帮忙。而且村里大多数人家也都来吃酒席了。我那一刻才明白,父母之所以还坚持村里的红白喜事随礼,这其实就是维持农村的人情关系。

因为在农村很多老辈人,或者是一些年轻人质朴的观念里,中国社会千百年的人情根基,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而农村则是祖祖辈辈生活的根脉,哪怕自己在外漂泊,落叶终究要归根。

平日里多在红白喜事上走动,送上一份心意,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在加固邻里乡亲间的情感纽带。人活一世,谁能料到往后自家碰上难处时的境遇?今天的随礼,是为明日种下善因,等自家有红白事,乡亲们也能热热闹闹地登门,不至于门可罗雀。

像我村里,之前有一户人家,就是因为自家有点钱,在城里买房以后,一家人搬到城里去住了。也可能是自我感觉有点钱,看不起人的样子。自从进城以后,村里不管是谁家的红白喜事,都是不参加。甚至有些他们家族的人打电话通知他,也是不回来。

然而多年以后,他家的老人生病了,就想着回老家,这也是老人“落叶归根”的情结。等到去世以后,就要办丧事。但是村里的人都不太愿意去帮忙,原因就是之前他们也从不参与村里的红白喜事。

最后没有办法,是他的儿子在家族老人的带领下,一家一户磕头去请,村民才不情不愿的去帮忙,这样才把老人送上山的。

其实吧,村里老人的话,总是透着生活的大智慧,道出随礼背后的深层缘由——人情关系的维持。

因为在乡村不比城市,高楼大厦隔绝邻里往来;在村子里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哪家盖房、种地缺人手,邻里搭把手就成;婚丧嫁娶更是全村的大事,办得风光体面,靠的是大伙齐心协力。随礼,就是这份互助默契的“入场券”,是无声宣告“我仍是村里一份子”的誓言。

回想往昔,哪家孩子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乡亲们你一百我五十地凑;农忙时节,家中劳力不足,邻里自发组队帮忙收割庄稼;老人离世,全村老少守灵、操办葬礼,送逝者最后一程。

这些温情时刻,哪一桩离得开平日里人情往来积攒的情分?倘若人人都因外出打工,斩断随礼这根线,乡村的人情网络便会千疮百孔,互帮互助的淳朴乡风也会日渐式微。

当然,随礼不该沦为盲目攀比、打肿脸充胖子的负担。在外打工者大可量力而行,重要的是心意。如今通讯发达,即便人不能到现场,一通电话、一则视频,送上真挚祝福,再附上礼金,同样能传递心意。

乡村红白喜事的随礼,承载的是游子对故土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维系的是世代相传、血浓于水的乡情。这份“礼”,有重量、有温度,值得珍视与传承。

那么,你还参与村里的红白喜事吗?如果不在村里住了,还会随礼吗?#冬日生活打卡季#\u0002

0 阅读:0
晨曦微露的逐梦师

晨曦微露的逐梦师

晨曦微露的逐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