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物竞发时。天津津南区的土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31个市级重点项目、112个区级重点项目在2024年的早春全面开复工,以“项目为王”的奋进姿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区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超600亿元,其中民生、产业、基建项目多点开花,勾勒出一幅“春潮涌动”的奋进图景。
医疗提质:14.96亿元打造区域健康新地标
在津南医院二期扩建工程现场,400余名工人正争分夺秒推进建设。作为总投资14.96亿元、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的民生工程,项目自2024年1月启动以来,已完成地基基础工程量的85%,基坑支护进度达90%。这座未来总床位达1200张的区域医疗中心,将新增感染疾病科楼、综合楼及智能化诊疗系统,预计2026年11月竣工后,年接诊能力提升至300万人次。党委书记刘致杰介绍,医院同步推进学科建设,已与5所三甲医院达成人才联合培养协议,计划引进30项前沿诊疗技术。附近居民林女士的期待正在变为现实:“以前排队半小时是常态,今后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产城融合:3.09万平方米激活城市服务新动能
距医院3公里外的海棠街,中建·海教福邻荟商业项目正以“三天一层”的速度拔节生长。这座涵盖酒店、智慧办公、体验式商业的综合体,总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通过BIM技术实现施工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装配式建筑比例达65%。项目负责人陈星宇透露,自2023年8月开工以来,团队运用“智慧工地”系统优化30余项工序,工期缩短15%,预计2025年12月投入运营后,将辐射周边10万居民,年产值突破5亿元。作为津南首座TOD模式商业体,其地下空间与规划中的地铁6号线无缝衔接,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机制创新:“双百工程”跑出建设加速度
津南区的项目推进密码,藏在“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创新机制中。区发改委主任葛荣岐介绍,通过建立“1个项目+1名领导+1个专班”服务体系,2024年已协调解决用地审批、管线迁改等难题127项,重点项目审批时限压缩40%。在要素保障方面,全区统筹调配专项债资金23亿元,落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300亩,为海河教育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12个产业项目提供载体支撑。数据显示,1-2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3%,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35%,展现出结构优化的强劲势头。

从医疗提质到产城融合,从机制突破到能级跃升,津南区正以重大项目为笔,在1432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书写“春天的故事”。当1200张病床守护市民健康、5亿元产值的商业体点亮城市夜空,这些跳动的数字不仅是发展的注脚,更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诠释。在这曲激昂的建设交响乐中,津南区正朝着“打造科创会展城、天津重要增长极”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