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506.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0%;实现归母净利润190.57亿元,同比增长11.86%。在半年报中显示,五粮液高端产品上半年实现营收392.05亿元,同比增长11.45%;其他酒产品实现营收79.06亿元,同比增长17.77%。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自2016年以来,五粮液连续第9年在中报中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位数增长。
不平凡的五粮液:1950年,长发升、利川永、听月楼等8家古酒坊组建成立“宜宾市大曲酒酿造工业联营社”。1952年,在联营社基础上,成立“国营第二十四酒厂”。
从1958年起,国家拨款60万对宜宾国营二十四酒厂进行了扩建。扩建完成后,酒厂的产能达到1141吨,构成了五粮液酒厂的最初规模。1959年,企业更名为四川省地方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
1963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评酒会。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1952年举办了第一届评酒会,但由于当时很多酒厂还没有成立,或者是条件太差导致无法参赛。第一届评酒会仅有19款样品被送到北京,最终评出了四款名酒。比如五粮液、古井贡酒、董酒等名酒,就没有参加第一届评酒会。
而第二届评酒会参赛的名酒高达190多款,参赛产品几乎覆盖率全国各省市,和参赛的产品进行直接对比。最终评出了八大名酒,其中五粮液以93.23的成绩位列第一名。值得一说的是,在这八大名酒中前四名均为浓香酒,茅台仅排在第五位。
五粮液的不平凡之处,不仅体现在他首次参加评酒会就斩获第一名,而且在酿酒的工艺上也是开天辟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国内白酒产量最高的是清香酒,也有不少名酒生产浓香酒。作为浓香酒的鼻祖,泸州老窖的单粮浓香是当时浓香酒的标杆,而多粮浓香则极少。
而五粮液自建厂之初就承袭了“利川永”槽坊的五粮工艺,坚持多粮(五粮)酿造。60年代,五粮液在实验中发现,高粱产酒香,玉米产酒甜,大米产酒净,糯米产酒绵,小麦产酒躁,最终五粮液配比为——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
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五粮液称雄一时,带动了整个浓香酒行业的发展。彼时,不少浓香酒纷纷效仿五粮液,引进五粮工艺或是采用其他多粮工艺。到现在,多粮浓香已经占据了浓香酒的主流,而单粮浓香反倒成为了稀有产品。
白酒大王的时代:有人说1994年五粮液登顶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引领行业的发展,但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迎来了五粮液的时代。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推进,国内各大名酒也纷纷开始扩产。
1985年,五粮液尽管在全国拥有相当的知名度,但在那个产量为王的时代,五粮液仍然稍逊色于汾酒和泸州老窖。就在这一年,39岁的王国春来到了五粮液酒厂担任厂长,他正是后来五粮液崛起的关键人物。
王国春上任之后给五粮液酒厂立定了一个小目标:“规模上要超越汾酒,价格上要超越茅台”。1986年,政府投资2500万元,在五粮液酒厂江北主厂区新建了占地22.8万平方米的年产酒量3000吨车间,使得五粮液酒厂年产酒量达到了1万吨。
1988年,在政府限制公务白酒消费以及放开名酒定价权的背景下,各大名酒承受不住压力纷纷降价促销。但王国春坚持要把五粮液打造成全国第一名酒,必须要把五粮液的价格涨上去。最后五粮液不仅度过了难关 还在1994年反超了汾酒成为行业老大。
后来王国春创造性地推出了多品牌战略,与经销商合作,采用OEM模式大力开发贴牌产品。短短数年时间,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神、金六福、浏阳河、京酒等品牌纷纷面世。1995年,在第50届统计大会上,五粮液被授予“中国酒业大王”的称号。
1998年,五粮液普五提高终端零售价,一举反超茅台,成为中国第一名酒。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中国白酒主权时代,并长期雄踞“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五粮液登顶行业第一的时代,不仅实现了整个浓香酒行业的爆火,也意味着白酒行业从“产量为王”过渡到了“渠道为王”的时代。
五粮液的产品体系:五粮液的贴牌产品泛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虽然最近十几年一直在砍贴牌,但在市场上流通的贴牌产品仍然还有不少。2016年,五粮液产品构建为1+3+5组合;而系列酒产品构建为5+N,N指哪几个款产品五粮液公司未披露。
2017年曾从钦担任五粮液董事长,又开始大刀阔斧地对五粮液的产品体系进行瘦身,砍掉了不少贴牌产品。实施1+3高端品牌战略,系列酒实施4+4产品策略。目前,五粮液的核心产品体系仍然沿用了2017年的概念。
其中“1+3”表示的是五粮液主品牌系列产品。但“1+3”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指的是所谓的“1”的核心大单品是指52度的普五;“3”是指39/42/45/48/60度五粮液、五粮液1618、五粮液交杯酒。
第二种说法“1”指是以第八代五粮液为代表的代际系列;“3”指的是以501五粮液为代表的古窖系列,以经典五粮液为代表的年份系列,以生肖造型酒为代表的文化定制系列。第二种说法是五粮液的公司的官方说法,但第一种说法更符合市场反应。
另外,“4+4”指的是五粮液系列产品以及表现不错的贴牌产品。第一个“4”指的是:五粮春(中高端)、五粮特曲(中端)、五粮醇(中低端)和尖庄(低端),这四大全国性单品。第二个“4”指的是,五粮人家、百家宴、友酒和火爆酒,属于区域性的单品,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
五粮液的稳定成长:最近十年来,“稳”成为了五粮液发展的主旋律。2013年茅台反超五粮液,再加上2013年、2014年五粮液连续两年业绩下滑,导致五粮液与茅台的差距逐渐拉大。2015年,贵州茅台以334.47亿元的营收位居行业第一,五粮液以216.59亿元屈居第二。
这一年,五粮液已经落后了洋河将近120亿,而后面的洋河离五粮液只有50多亿的差距。旧时代的神终于落幕了,但五粮液并没有堕落,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即便是无法再登顶行业第一,那也决不允许再有其他人骑到他的头上。
于是五粮液不再急功近利,而是步步求稳,伺机而动。不仅大力砍贴牌,而且对于大力拓展终端销售渠道,力主将五粮液的产品卖到全国每一个县、市。2023年,五粮液以832.7亿的营收排在白酒行业第二名,接近2015年营收总额的四倍,同时比第三名洋河高了500亿左右。
自2016年开始,五粮液的营收已经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五粮液普五也成为了一款500亿级别的大单品。2024年上半年,五粮液专卖店总数达1749家,半年新增87家。虽然五粮液不再是中国白酒的王者,但他仍然用自己的“稳健”来书写不朽的传奇。
郑管家
五粮液业绩稳定,就怕被金融茅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