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厅(局)长谈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李安财:坚持系统思维提升“三稳”效用以更大力度书写稳定和扩大就业辽宁答卷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5-04-01 15:40:56

作者介绍

李安财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坚持系统思维 提升“三稳”效用

以更大力度书写稳定和扩大就业辽宁答卷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体现了全国两会对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部署和要求。辽宁省人社厅将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全力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以系统思维、协同举措聚力实现全省就业指标、企业用工、重点群体“三稳定”,用实干实效书写辽宁高质量充分就业时代答卷。

聚焦稳定就业总量,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系统集成谋就业,推动构建友好型发展方式。将促就业政策作为稳经济、稳增长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在配套出台60余条稳经济促就业惠民生、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辽宁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配套细化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农民工服务保障、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实施就业援助等系列政策,加强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就业影响评估,持续推动财政、产业、价格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发力,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不断增强就业源动力。二是坚持多方联动稳就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发挥全省就业工作牵头部门作用,协调41家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享资源、联合施策,持续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在动能转换中挖掘更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银发经济等就业机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精准对接规上工业企业和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单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三是坚持超常举措抓就业,全力助企发展保用工。连续四年持续开展“春暖辽沈”特色护航行动,工作主题由“援企”“惠企”蓄势转为“兴企”、子项行动由10项倍增升级为20项,高效落实系列惠企拓岗政策服务举措,搭建人岗对接平台,组织全省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全覆盖服务辖区内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专员式”联系服务机制,确保重大项目落地、重点企业开工生产的同时用工保障到位,全年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万场次以上,释放政策红利20亿元以上,帮助解决用工缺口72万个。

聚焦扩大就业增量,助力全面振兴。一是坚持品牌带动强就业,吸引集聚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辽来辽。一体推进“就业+人才”工作,深度打造“就来辽”融媒体服务品牌,力争粉丝量突破百万,以“振兴有你·就有未来”行动为核心抓手,端口前移将10项公共就业服务送进校园,推进衔接校内校外、助力成长成才的全程服务,巩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辽来辽回辽良好势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跟踪回访率、就业服务率均达到100%。二是坚持技能提升助就业,着力缓解结构性矛盾。深化技能辽宁行动,启动实施“技能兴企·强链增收”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群体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实施1+N培训支持计划,形成“品牌打造+用工保障+技能培训+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一体推进工作格局。发挥技工院校教育联盟作用,加强工学一体化建设,推动学徒制人才培养,构建辽宁特色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新增技能人才16万人、高技能人才6.6万人,开展补贴性培训21万人次。三是坚持创业扶持拓就业,不断提升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完善创业服务支持体系,开展“源来好创业”等创业专项活动,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持续开展创业孵化“筑巢引凤”行动,不断提升孵化基地承载能力和辐射能级。开展创业指导工作室建设,提升孵化基地专业化、品牌化水平,扩大创业服务影响力和辐射力。年内建设创业指导工作室20个,新增省级创业孵化载体15个左右。创业带动就业7.2万人,提供创业“源”助服务10万人次。

聚焦提升就业质量,营造优质环境。一是坚持优化服务促就业,不断提高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强化基层导向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夯实首批609个“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政策宣讲、服务对接、技能培训、权益保障四项基础功能,推进省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嵌入指导服务站点,实现各地特色功能融入系统,积极拓展爱心驿站、青年沙龙、创业载体、零工服务四项进阶功能。年内“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达到800个左右,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到点”“找得到岗”“办得成事”。统筹规划、布局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全年发布零工岗位信息不少于6万个次,在零工集散地组织“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2400次。二是坚持精准援助保就业,做好困难群体服务供给。做优做精劳务品牌,优化培训、就业、创业等辐射服务,新增第二批省级劳务品牌15个左右。精心打造“辽服到家”家政服务品牌,开展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万人次以上,提升家政服务业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完善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帮助7万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离校未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是坚持保障权益护就业,积极打造优质就业环境。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持续开展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定期分析研判,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保障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纠治虚假招聘、求职陷阱、超时加班、违法裁员以及哄抬操纵人力资源市场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四季”行动,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往期 · 推荐

▷胡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 奋力推动四川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翟瑛珺:聚力谋发展 实干惠民生 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人社力量

▷王斌:全力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在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展现江苏作为

▷胡斌: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着力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孔繁军:贯通建立“四维联动”技能提升体系 着力塑造产业技工培养新动能

▷周丽宁:锚定发展主线 构建共进格局 奋力书写陇原大地人社发展新篇

▷杨佳瑛:民生为大 实干为要 奋力开拓上海人社改革发展新局面

▷张涛:加快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编辑丨邱曼

0 阅读:11
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主办,人社部主管,提供人社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