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细思马皇后“临终遗言”,顿悟她的男人为何长命

刘利利说 2024-05-30 15:38:46

一、遥望明朝江山:一代明君的衰老与哀思

北京的深秋,凉风习习。紫禁城的上空,朦胧的月光洒落在皇宫的屋脊,宛如一位老人的白发。朱元璋独自站在熙熙攘攘的宫墙边,遥望着城外的群山和田野,深深地叹了口气。

刚刚,他钟爱有加的妻子马皇后离世,他亲眼目睹了她在病榻上的最后一口气逝去。自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来,马皇后就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是他最信任、最依赖的知心人。

如今她去世,朱元璋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布满了岁月的沟壑,宛如大地的纹理;抬头仰望,原本乌黑的头发竟在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白色。

是啊,在马皇后健在时,无论他做出多么冲动的决定,她总是在一旁规劝。如今天子手中这把锋利的剑,再也没有剑鞘了。

朱元璋的眼眶不禁湿润了,那些在马皇后面前,他从未流露过的脆弱,在这一刻宛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二、回溯峥嵘岁月:马氏与朱重八的患难与彷徨

朱元璋内心激荡,脑海中浮现出当年与马氏相识相爱的情景。那是在他离家出走、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马氏和她的家人。

朱元璋至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看到马氏的情形——她娇小玲珑的身姿,温婉大方的举止,给了他前所未有的震撼。

从那一刻起,马氏就成了他夜夜萦绕心头的牵挂。他开始悄悄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偷偷凝视她的侧脸,怀着对她的朦胧爱慕,在艰难的处境中寻找前进的动力。

朱元璋追求马氏的路并不平坦,他当时贫困潦倒,身无分文,马家对他弗为所睹。但朱元璋对马氏的爱意虔诚执着,最终赢得了马氏家人的认可,两人经过千辛万苦终成眷侣。

从相识到结合,朱元璋和马氏一同经历了太多艰难险阻。马氏看着丈夫从一介布衣步步登高,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互为知心好友,携手走过人生的百转千回。

朱元璋禁不住回想起,当年在偏安一隅的村落里,马氏总是贴心地为他准备他最爱吃的小米粥;在军营征战的日子里,马氏也从未离开过他,每每为他精心整理干净整洁的衣裳和鞋袜。

就连后来登基为帝之后,马皇后都亲自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朱元璋深知这一切离不开马氏的辛勤付出。

泪水在朱元璋的眼眶里打着转,马氏就这样默默地陪伴了他整个人生历程,见证了他最卑微、最艰难、最辉煌的时刻。

如今她离去,朱元璋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柱和依靠。

三、宠爱与牵挂:马皇后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

马皇后一生虽未嫁育子嗣,但对朱元璋的子孙后代视如己出。她把太子朱标和皇长孙朱雄英当成亲生骨肉一般疼爱有加。

朱元璋清晰地记得,当年朱雄英染上痘疮病重的时候,满宫上下人心惶惶。马皇后却临危不惧,日夜守在朱雄英的床前细心照料,却也因此意外感染上了这场瘟疫。

虽然身染重疾,马皇后却从未喝过一口御医开具的药物。她深知丈夫朱元璋的暴躁脾气,生怕自己万一有个好歹,朱元璋会迁怒于御医、大开杀戒。

当马皇后临终之时,朱重八和其他子女都在她的床前。马皇后虽已体弱多病,但对子孙们的祝福和嘱咐却铿锵有力:"求贤纳德,有始有终。

每说一句,马皇后都咳嗽不止,朱重八和其他子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们听出了马皇后的心声:她所有的期盼,都寄托在了子孙后代和大明王朝的兴旺发达之上。

马皇后的临终遗言,每一字都展现了她对丈夫和子孙们的挚爱和期盼。朱元璋明白,正是因为马皇后生前的殷切叮嘱,他才能在她离世后依然保持定力,把大明王朝稳稳地治理下去。

四、后宫争锋:吕氏在权力斗争中的机缘与得计

马皇后离世后,朱元璋的宫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皇太子朱标因悲痛太甚染疾,长期卧病在床,皇太子妃常氏也因丧子之痛郁郁寡欢。

这对于宫中的其他妃嫔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标的侧妃吕氏看准了这个时机。在朱标生病期间,她每日都端端正正地侍奉在病榻前,无微不至地照顾朱标的起居饮食。

吕氏的儿子朱允炆也时常在一旁,对着祖宗的牌位痛哭流涕,期盼着皇兄早日康复。无论吕氏出于真心或是别有用心,她这番做派都让朱标很是欣慰。

当年朱雄英病重之时,朱允炆哭得梨花带雨,吕氏更是日夜侍奉在朱雄英的床边,生怕他有任何闪失。这番孝顺景象,令朱元璋大为感动,对吕氏另眼相待。

朱标身染重疾,常氏也身心疲惫,宫中事务无人理睬。吕氏趁机主理起后宫大小事务,渐渐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

等到朱标驾崩,朱允炆最终登基继位,吕氏自然风光一时,成为后宫中最大的赢家。

细思马皇后的临终遗言,她曾嘱咐朱元璋"求贤纳德"。而在皇室权力的纷争中,吕氏显然是个精明能干之人,她最终成为马皇后离世后,宫中最大的受益者。

0 阅读:25

刘利利说

简介:请大家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