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12日,一个健康的男婴在瓦房店市“五零”医院呱呱坠地。因家庭困难,刚出生两天的他被亲生父母送养,收养他的家庭给他取名张力。1974年,张力跟随养父母举家搬到抚顺市生活。张力十多岁时,渐渐懂事的他才从养父母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一眨眼半个世纪过去,张力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越发强烈。他委托本报寻找当事人或者知情人,助其找到50多年未曾有过联系的亲生父母。
婴儿出生两天被送养
张力,身份证信息显示他出生在1973年8月12日,今年52岁。目前他在抚顺市一家银行上班,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他心中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有见过亲生父母的模样。张力说,他从小跟随养父母生活在辽宁抚顺,养父叫高连成,是一名火车司机,养母也在铁路系统工作。
据张力回忆,读小学时他就隐约知道自己的身世。“小时候,一起玩儿的小伙伴说我是从外边抱来的,我半信半疑地回家询问了母亲。”养母一口否认。直到17岁时,他又听到有人这么说,于是回家后哭着向养父母询问。养父母觉得孩子快长大成人了,不应该再隐瞒下去,最后坦白告知了他的身世。
1973年,张力的养父高连成在铁路瓦房店机务段工作,由于妻子不能生育,夫妻俩通过养父的同事刘文固和瓦房店市“五零”医院的一名护士长收养了刚刚出生仅两天的张力。张力表示,养父母曾告诉过他抱养时的细节,他当时是用医院的白布床单包裹,被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抱出来的。养父高连成当即给了男子一袋小米和100元现金作为酬谢。“但是养父也不知道那名中年男子究竟是我生父还是其他亲属。”张力说,只知道我家里孩子多,经济负担沉重,我生母当时身体状况欠佳。
1974年,张力跟随养父母一家搬到抚顺定居。
家中独子备受宠爱
大眼睛、薄嘴唇、高鼻梁……照片里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就是儿时的张力。在张力的记忆里,童年时光是幸福的。“在我读书时,养母总是把我收拾得干净利落,同学们也很羡慕我。”张力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个物质相对比较匮乏的时候,养父作为一名火车司机,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对张力的疼爱从未因忙碌而减少半分。每天清晨,养父都会外出专门为年幼的张力打新鲜牛奶,只为给儿子增强体质。
养母张凤香同样对张力关怀备至,她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张力回忆,他小时候身体不好,只要发烧感冒了,养母都会整夜守护在他床边,每隔几个小时就给他擦一次身体降温,这些画面一直刻在他的记忆里。
在张力娶妻生子后,因他与妻子平日工作忙,养父母时常帮着带孩子,分担家务,这些关爱都让张力铭记于心。如今,张力在抚顺市一家银行拥有稳定工作,家庭美满。他一直铭记着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已经90多岁的养父母。在物质上,他为养父母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在精神上,给予他们细致入微的陪伴,一家人其乐融融。
望知情人提供寻亲线索
尽管生活安稳幸福,但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始终在张力心中萦绕。他相信,亲生父母当时一定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才不得不将他送养,对此他毫无怨言,心中只有对亲生父母深深的思念。“这么多年来,我从未怪过他们,反而越发理解他们当初的无奈。”他说,他想找到亲生父母,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告诉他们自己过得很好,也想好好弥补这些年缺失的亲情。他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养父母,养父母非常支持他寻亲。“他们告诉我,去寻找亲生父母吧,这是人之常情,不要有顾虑,无论结果如何,他们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张力说,养父母的理解与支持,给了他莫大的勇气和力量。
寻亲路漫漫,张力的寻亲路一走就走了十多年。当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亲生父母的具体信息。这些年,为了寻找亲生父母,他想尽了办法。张力先是前往自己出生的医院,希望通过住院病历档案查到他的生母。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病历已经不复存在。医院工作人员又帮忙查找,通过妇产科值班的医生和护士联系到一名已经退休的医生,遗憾的是这名医生与当年妇产科负责人和医护人员也早已失去了联系。张力又曾试着寻找养父以前的同事刘文固,收集亲生父母的有用信息。“中间人刘文固是我养父以前的同事,他家在瓦房店瓦窝镇曲店村,但是没想到人已经去世,线索又中断了。”他说。
2014年,张力在宝贝回家网站登记寻亲信息。2023年,他又在抚顺市公安局采血后录入了基因库,但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张力表示,亲生父母一直是自己的一份牵挂,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们,他盼着能在有生之年与父母团聚。他希望通过本报在社会上征集更多有用的线索,帮助他早日实现寻亲愿望。
如果你是当事人或知情者,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2488888,或在本报官方微信报料平台留言。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林川渼
用户96xxx82
什么东西,又一个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