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令火烧圆明园,害死300中国人,3年后房屋被雷劈,活活烧死!

南柯归洵 2024-12-20 10:44:47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1860年,清朝的万园之园迎来了毁灭的时刻,这座历经五代皇帝、耗资巨大的园林,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大火烧了三天,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150万件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三年后,这场劫难的主谋额尔金,在印度的官邸被雷击引发大火,最终死于烈焰之中。

圆明园为何会成为侵略者的目标?额尔金又是为何会葬身火海,难道真有天道轮回?

火光中的毁灭与掠夺

1860年10月,一队全副武装的英法联军兵临北京,绕过重重防线直扑圆明园。

这座皇家园林以其辉煌的建筑与无价的藏品闻名于世,但在侵略者眼中,它不过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抢夺开始的那一刻,士兵们蜂拥而入,将园中的金银器物、字画古籍搜刮一空,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在短短两天内被洗劫一空。

然而掠夺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指挥官额尔金认为,仅仅夺取财物不足以彰显联军的“威严”。

他对下属下达命令放火,彻底摧毁这座象征大清帝国荣耀的园林,,火焰在圆明园的每一座宫殿、亭阁燃起,风助火势,整个园林笼罩在浓烟之中。

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连数十里之外的北京城上空都被笼罩,圆明园的安佑宫里,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被锁在其中无法逃脱。

人们在大火熄灭后,只能看到满目疮痍的废墟与烧焦的遗骸,许多历史典籍、科技手稿、珍贵的艺术品,甚至一些独一无二的皇家藏品,都在这场灾难中灰飞烟灭。

侵略圆明园的主谋额尔金,并非偶然成为毁灭文化的罪魁,他的劣行实际上源自于家族的“传统”。

家族的恶行与世界的怒火

詹姆斯·布鲁斯是第八代额尔金伯爵,他的父亲托马斯·布鲁斯,第七代伯爵,同样以劫掠和破坏闻名。

1801年,托马斯被任命为驻奥斯曼帝国大使,在希腊他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雅典的帕特农神庙。

托马斯先是贿赂了奥斯曼帝国的地方官员,伪造了一份可以“合法”拆除神庙部分建筑的授权书。

他随即雇佣工匠用粗暴的手段拆解神庙上的雕刻,包括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浮雕。

托马斯将这些雕塑装满了200多箱运回英国,过程中许多雕刻因运输损坏,神庙也因为拆卸变得满目疮痍。

然而托马斯不仅毫无悔意,甚至将这些雕塑出售给英国政府,为自己赢得了“文化掠夺者”的称号。

这批被称为“额尔金大理石”的雕塑,至今仍陈列在大英博物馆,希腊人民对这段历史无法释怀,他们将额尔金父子视为“文化的强盗”。

自19世纪以来,希腊政府多次向英国提出归还石雕的要求,甚至动用国际舆论寻求支持。

但英国方面始终以“文物保护”的借口拒绝归还,这些雕塑如今成为英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对于希腊来说,它们象征着屈辱和文化的断裂。

詹姆斯·布鲁斯继承了家族的劫掠基因,但他更加不择手段,在圆明园的浩劫中,额尔金不仅指挥士兵疯狂抢夺财物,还肆意破坏园林。

他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而是彻底摧毁中国文化的象征,让清政府在屈辱中签订城下之盟。

历史上类似的文化掠夺事件还有许多,1803年,法国军队从意大利掠夺了大批艺术品,其中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这幅画作最终被运往卢浮宫,成为法国“国宝”,这些文化劫掠者借助战争之名,将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据为己有。

这些劫掠者虽然在当时被视为国家的英雄,但在国际社会中,他们的行为受到强烈谴责。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1年写下了广为流传的文章,毫不留情地痛斥英法联军的暴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

这种对文化的侵害不仅摧毁了受害国家的财富,也给侵略者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两百多年过去了,希腊和中国对额尔金父子的愤怒依然未曾平息,帕特农神庙的石雕和圆明园的文物,至今仍然分散在异国的博物馆里,成为一种无声的控诉。

命运轮回与天雷焚屋

1863年,印度达兰萨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了英法联军指挥官额尔金的生命。

火焰迅速蔓延,他被困于火海,最终因心脏病发作无法逃生,3年前,他亲手下令火烧圆明园,300多条生命埋葬在烈焰之中。

3年后,他的命运竟以同样的方式谢幕,这场戏剧性的死亡,成为后世对因果报应最直接的解读。

据官方记录,额尔金在印度北部的官邸位于达兰萨拉,这里气候宜人,但雷雨频发。

他的住宅一日遭雷电击中,引发屋顶起火,侍从急忙营救,但火势迅速扩大,额尔金因心脏病突发瘫倒在地,无法逃离,最终被活活烧死。

火焰持续燃烧,废墟中只找到他的焦炭般的遗体,这一事件被当地民众称为“天罚”,因为他的死状,与3年前圆明园的烈焰如出一辙。

这场命运的轮回令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类似的“报应”事件,二战期间,德国纳粹曾洗劫波兰的华沙城,将许多珍贵建筑摧毁。

纳粹领导者之一的戈培尔,最终却在被盟军逼近时亲手点燃柏林地堡,将自己和家人葬身火海。

额尔金死后,其家族并未因为他的“功绩”而兴盛,反而因这场悲剧逐渐衰落。

侵略与劫掠所带来的荣誉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换来无尽的骂名和世代的唾弃。

在英法联军内部,额尔金的名字一度被刻意低调处理,以避免因圆明园事件而进一步招致国际批评。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文明的光芒不该借助焚烧他人文明的烈焰来照亮。”

他的这句话正是对额尔金作为侵略者命运的最好注解,毁灭一座文化瑰宝,带来的并非荣光,而是无尽的阴影。

在中国,额尔金的结局也成为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插曲,人们将这场大火与圆明园的毁灭紧密联系起来,视作天道轮回的典范。

在那些未能逃离火海的圆明园工匠、太监、宫女的悲剧中,人们找不到救赎,但额尔金的悲剧性死亡,却成为一种情感的慰藉。

19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曾在菲律宾疯狂掠夺,破坏当地文化遗产。

领导者埃米利奥·阿吉纳尔多最终却被自己人背叛,在一次叛乱中死于火攻。

他的惨死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对其掠夺行为的天罚,历史从不宽恕,恶行终将反噬施害者。

欧洲国家虽然在殖民扩张中获得了大量财富,却付出了不可挽回的文化代价。

法国在殖民北非时,掠夺了阿尔及利亚大量文物,并摧毁了当地的清真寺。

多年后这些被掠夺的文物成为国际文化归还运动的核心议题,而当年肆意侵略的领导者,却大多以惨烈的方式落幕。

“命运轮回”的故事往往带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提醒人们尊重历史,尊重文明。

额尔金以火焰毁灭他人,最终被火焰吞噬,文明的力量源于创造而非破坏。

任何试图以毁灭来彰显力量的行为,最终都会落得被历史审判的下场。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场文化浩劫,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中的一道深深的伤痕。

随着火焰熄灭,这座凝聚五代皇帝心血、汇聚东西方园林艺术精华的瑰宝,化为废墟。

而其余波却远远超出了中国的国界,超过150万件文物被掠夺至英法两国,其中许多成为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的收藏品。

这些奇珍异宝,曾经是中国历史与智慧的见证,如今却散落异国他乡,成为一个民族屈辱的象征。

结语

圆明园的废墟如今成为了一个提醒后世的场所,它告诉每一个参观者,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只有在强大的国力支撑下,才能真正得以守护。

历史不会遗忘那些沉重的瞬间,也不会轻易宽恕那些劫掠者的罪行,从圆明园到帕特农神庙,文化的破坏令人痛心。

保护文化遗产、捍卫民族尊严需要实力的支撑,正如圆明园遗址所警醒我们的,唯有国家强盛,才能守护住属于我们的辉煌和荣耀。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在2013年1月13日《下令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怎么死的? 葬身火海中》的报道

中国新闻网在2009年7月3日《火烧圆明园罪魁身世:父子都爱偷别国国宝》的报道

0 阅读:0

南柯归洵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