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乌龙事件:原本打算荒漠建造电厂,却意外获得一个牧场

秘闻娱超 2025-01-12 14:18:47

谁会想到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几年后竟能变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牧场?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发生在我国的一次“乌龙事件”。

原本政府打算用3亿,在这里建设一个发电厂,没想到却意外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命运——不仅为全国输送能源,还让这里成为了一个生态绿洲。

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从“无人之地”到能源中心

塔拉滩位于青海南部,是一片典型的戈壁荒漠。干旱少雨、风沙肆虐、常年高强度的阳光,让这里成了人类“无用之地”。

可国家却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在这里建设一个光伏发电园区,用以解决西北能源供应问题。

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看好,因为戈壁滩的风沙可能会对建造零件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威胁整个项目的成败。

可光伏发电需要的条件恰好是这里的优势:充足的阳光、开阔的地形,以及广袤无人打扰的土地。

后来经过一系列专家论证,这片荒漠终于被选为项目的核心基地。

最初这里的规划面积仅为70多平方公里,然而随着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园区迅速扩张。

短短十年时间,这里的光伏板覆盖面积已经达到609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

如今这里早就成了世界最大的发电厂,而它的发电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亿千瓦时,足以支撑一个中型城市半年的用电。

照理说这样的成就足以称作“奇迹”,可现实远不止于此。

荒漠中的生态“乌龙”

塔拉滩项目启动后,挑战接踵而至。这里的风沙问题出乎意料地严重,风暴肆虐时,甚至能把光伏板完全覆盖,这样一来,别说是支撑全国发电了,就连这一小片区域都难以为继。

为了保证发电效率,研究员们不得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黄河附近,寻找能够清洗电板的水资源。

与此同时光伏板的遮阳和挡风效果,让土壤表层的水分不再轻易蒸发。

几个月后,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光伏板下居然长出了稀稀拉拉的小草。这些草并非人工种植,而是土壤中深藏的种子受到了湿润环境的滋养,自然萌发出来。

原本的荒漠,在光伏板的庇护下,竟然开始复苏。

几年后草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广,甚至吸引了野生动物在这里筑巢。

就这样这片荒凉的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可草的疯长也给工作人员们带来了新问题。

草长得太多,怎么办?

疯长的草很快就遮住了光板零件,如此一来不仅会遮挡阳光,从而影响后续的电能转化,还可能引发火灾等隐患。

起初工作人员尝试人工割草,但庞大的草地面积让人工割草耗时耗力,成本居高不下。

化学除草剂虽然高效,可这样势必会影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绿化环境。一时间整个园区的工作人员都陷入了困境当中。

正当大家愁眉苦脸时,一个看似简单却高明的想法出现了——引入羊群。作为天生的“割草机”,它们可以高效清除过剩的草料,而且羊粪还能进一步滋养土壤。

于是一批批羊群被引入光伏园区,羊群不仅控制了草料的生长,还给当地牧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据统计塔拉滩光伏园区每年生产的牧草达11.8万吨,羊的出栏量达到5万只,直接为当地农牧民增收6000余万元。

“光伏羊”模式让塔拉滩从单纯的发电基地,变成了一个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样板区。

但在这个项目刚启动的时候,很多人都对“光伏园区”这个词敬而远之。

从能源基地到牧场奇迹

早期有人担心这些用具可能会产生电磁辐射,影响周围生态甚至人体健康。可事实证明,光伏发电产生的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对人畜无害。

它们静静地躺在荒漠上,将无穷无尽的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改善了生活,也保护了环境。

而这一新型模式更是被全国推广,成为荒漠地区生态修复的典范。

2023年,为庆祝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当地还推出了吉祥物“南小阳”,以“光伏羊”为原型,象征这一独特的绿色发展模式。

从“荒无人烟”到“生机勃勃”,塔拉滩光伏园区的故事看似一场“乌龙”,实则充满智慧与希望。

我们之所以能做出如此成功的案例,除开各项先进技术的依仗以外,更少不了属于我们自己人的“愚公移山”精神。

三代治沙人的坚守

38年前甘肃古浪县八步沙风沙肆虐,“沙进人退”严重威胁当地生存环境。

面对危机,包括郭朝明在内的六位老人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

第一年种下的一万亩树苗,成活率不足三成。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现“树窝埋麦草”可以大大提高树苗成活率,总结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经济实用治沙方法。

十年间,六老汉成功治理4万多亩流沙,为周边7800亩土地和4个村镇筑起绿色屏障。

然而治沙任务尚未完成,六老汉的后代接过接力棒。然而治沙任务尚未完成,六老汉的后代接过接力棒。

到了2003年他们治理了7.5万亩八步沙,同时向更大的风沙区域拓展。

如今第三代治沙人加入治沙行列,采用打草方格、滴灌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治沙效率。

不仅如此,近年来八步沙还实现了转型,通过治沙产业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林场职工收入显著提高,当地贫困户也通过种植特色农作物实现脱贫。

八步沙的治沙成果不仅展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成为全国治沙和生态修复的典范。

信息来源:

青海日报《一片光伏板带来的“三重效益”——走进海南州创新示范区·一线故事》

中宣部《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

0 阅读:19
秘闻娱超

秘闻娱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