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张树斌

传统艺术 2024-08-26 16:35:36

道可,道非,常道

张树斌(张道子)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的断句有据可查的,始自西汉的河上公。其对<<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句话,他断为〝道可道,非常道〞。这样的断句法,不仅失去了<<道德经>>的宇宙学意义,而且,模糊了<<道德经>>的辩证法本质,由此,造成延误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

道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同时,太极互补原理告诉我们,<<道德经>>的第一章第一句应断为〝道可,道非,常道〞。这是指宇宙自然 既包括阴极,也包括阳极,既包括正极,也包括负极。可见,只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断注才能准确阐释<<道德经>>的宇宙学意义和辩证法本质。才可以真正确立<<道德经>>群经之首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道可 道非 常道 宇宙结构 辩证法本质

一 延误了中国几千年历史进程的河上公断道

上古文无逗句,凭人断解。是故训诂之学,各是其是,混乱驳杂,俾后学难为一是。所以,断句是中国古文化的一大学问。同一段文字由于断句的不同,可以产生完全相反的意思,并引出完全相反的后果,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老子的<<道德经>>的断句有据可查的,始自西汉的河上公。所传<<道德经注>>是对<<道德经>>最早的断注。其对<<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句话,他断为〝道可道,非常道〞,其实,这是河上公本人的理解,而并非老子的原意。两千年来,人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这句话的不正确性,谬误性和低层次性。总想这是对道最好的阐释。道是什么呢?它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道理。这种道,一旦说出来,就失去了它的本真,就不是原本定义上的道了。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无法说,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是玄之又玄。非常深奥,玄妙,甚至是神秘!

<<道德经>>本是群经之首,是反映宇宙自然和社会人事规律的辩证之道。然而,由于河上公断的道,把<<道德经>>说成是一部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学,所以,它自然就远离科学,远离人们的世俗生活。虽然给老子封了一个〝圣位〞,但一直处于束之高阁的境地。一个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的道文化不是愈来愈世俗化,而是愈来愈远离世俗生活,使信道的人越来越成为一些捉神弄鬼之人。显然,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对<<道德经>>的这种阐释,没有推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是阻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直到五四运动,中华传统文化终于抵挡不住外来文化,于是西方天主教丶基督教丶伊斯兰教,还有马克思主义等思潮就大举占领中国。可以说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败史。随着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如果不革故鼎新,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败涂地己成定局。因为,社会科技的发展必然源于它的文化源头,如果文化源头就是一滩混水,而不是清水,其流也就只能愈来愈浊,而不可能愈来愈清。因为〝道可道,非常道〞的阐释,不仅玄化了道,而且也玄化了人们的思维模式。

二 只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断注才能准确解释<<道德经>>的宇宙规律和辩证法本质

什么是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明确告许我们的宇宙结构。对于宇宙的结构原理,各种宗教典藉都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佛经>>讲这个世界是一元的,是无,是圆,是虚,是空,空空如也,只有空才能达到极致。所以,佛家讲出世,远离红尘,一尘不沾。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赤条条來去无牵挂。 <<圣经>>讲三位一体,圣父丶圣母丶圣子,说这个世界只有三位一体,才能构成圆满世界。那么,<<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讲什么呢?它讲这个宇宙既是一元的,又是二元的,同时,也是三元的。那么,一元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也就是那个〝道可〞。那么,二元的是什么呢?就是既包括物质世界,又包括精神世界;既包括质量世界,又包括能量世界;既包括阳性世界,又包括阴性世界;既包括看得见的世界,又包括看不见的世界;既包括正世界,也包括反世界;既包括实物,又包括场。这里要注意的是阴性世界并不是鬼神世界,而是被物理实验证明了存在的巨大的暗能量世界。因为它看不见,所以就是那个〝道非〞。那么,三元论又是什么呢?三元的是指世界既包括看得见的物质世界,还包括看不见的能量世界,同时,还包括产生这质量世界和能量世界,正世界和反世界的源泉---------黑洞。物理实验已经证明,黑洞不断辐射正反粒子对,正反物质,这就是说,黑洞是宇宙中心,它既是产生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源泉,又是正宇宙与反宇宙的分界线。包括黑洞和正反宇宙在内的世界才是整个宇宙,才是那个〝常道〞。<<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就开宗明义地点明了宇宙结构的辩证之道。

辩证法是宇宙的根本大法,是判断世界上一切事物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凡是符合辩证法的世界观就是正确的世界观,凡是不符合辩证法的世界观就是不正确的世界观。〝反者,道之动",正因为它们之间是相反的,所以才是相成的,二者经过扶弱抑強的相互斗争,达到平衡中前进。运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呢?玄, 也就是旋。在上古文中,玄,旋通用,或者说当时还没有旋而只有玄。玄之又玄,也就是运动丶发展丶变化,再运动丶再发展丶再变化。

当然,这还涉及到道与名的关系。其实,道与名是同一个道理,既然,道是〝道可,道非,常道〞,那么,相应的名也就应当是〝名可,名非,常名"。因为,道与名是道与理的关系。

三 重新断注<<道德经>>可以真正确立其群经之首的历史地位并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

在世界各大宗教典籍中,<<道德经>>历来被称为处于群经之首的地位,因为它大道自然,揭示了宇宙和社会人事的辩证之道。然而,几千年来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河上公对<<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的这种错误阐释,远远达不到对<<道德经>>的深层次本质的阐释,所以,影响了<<道德经>>的历史魅力和历史推动力。因而,道文化的力量也越来越落后。所以,重新断注<<道德经>>,深刻挖掘<<道德经>>的辩证法本质,既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又是时代发展之要求。因为,只有把<<道德经>>升华到辩证法的层次,才能真正确立<<道德经>>在各大典籍中〝群经之首〞的历史地位,引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并进一步走在世界文化一体化潮流的前列。

几千年来,由于受对<<道德经>>这种〝道可道,非常道"的错误阐释的影响,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远离了科学,走向了玄学;远离了形而下,走向了形而上;远离了唯物论而走向了唯心论。竟管五四以来我们逐步引入了马克思的唯物论,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唯心论本质,消解了中国文化的唯物论认同。唯物论不认同唯心论,唯心论不认同唯物论。传统文化是唯心的,当代文化是唯物的。从而造成传统文化没有发展前景,而当代文化又没有历史根底,二者是两张皮,很难溶合到一起。如果我们能深化一步,重新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辩证法的要求来断注<<道德经>>,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回归了辩证法本质,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中国的当代文化也就真正有了自己的思想源渊。这种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大接轨,必然历史地解决唯心哲学与唯物哲学的分裂问题;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分裂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难题,而且,可以整体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引领其潮流的发展方向。

本人主要专著

《互补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绝对相对力学》 陕西科技出版社

《绝对相对哲学》 陕西科技出版社

《绝对相对经济学》陕西科技出版社

《常道》 陕西科技出版社

本人代表作《统一哲学》(统一物理哲学》,《统一本体哲学》) 待出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