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一具尸体1.8万,一周捞70具尸体,捞尸人却叫苦:真没挣啥钱

史之春秋 2024-10-16 18:34:44

前言

原来,“人性本恶”才是对的吗?

“捞尸人”这个行业在我们的认知中应该是善良的、慈悲的,但没想到他们却靠着这身本事“挟尸要价”,一具一万八的价格令家属无能为力又气愤不已。

有了漫天要价的底气,捞尸人一周最多能捞起70多具尸体,并以此发家致富,但面对众人的指责,他们却连连叫苦:“真没挣啥钱”!

那么,他们真的不赚钱吗,那些高昂的报酬都去了哪呢?

英雄救美的悲剧

2009年夏天,湖北某江段发生了一起令人心碎的悲剧。

那天,三位年轻的大学生正在岸边散步,享受着难得的假期时光,突然,他们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呼救声。

发现是两个落水的小孩正在江中挣扎,情况十分危急,眼看小孩就要沉入水中,岸边聚集了不少当地居民,但他们大多不会游泳,只能干着急。

三位大学生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他们奋力向落水儿童游去,与死神展开了一场竞速。

经过艰难的搏斗,他们终于将两个孩子救上了岸,然而,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体力耗尽,三位英雄相继沉入了江底。

当地人不会水,不敢贸然下水营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最后,他们求助专业的捞尸人来打捞三位英雄的遗体。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打捞公司的无良行为

当地水上打捞公司的老板指派经验丰富的捞尸人王守海负责此次任务,王守海接到通知后立即带领团队赶赴现场,开展打捞工作。

然而,当王守海等人说出打捞尸体的价格时,瞬间震惊到了在场的所有人:每具尸体要价18000元。

这样的高价令学校和学生家长不可置信,纷纷商讨能不能少要点,但王守海等人也是干活的,他们不能做主,所以并不退让。

他们的不作为令周围的群众气愤不已,于是一张“挟尸要价”的照片瞬间流传在了网络中。

许多网民对打捞公司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有悖职业道德,更是对逝者的严重不敬。

一些人将捞尸人描述成“趁火打劫”的不法之徒,认为他们是在利用他人的不幸牟利,每具尸体要加1.8万元,他们个个是不是都已经成了富翁了。

然而,对于网民的嘲讽,捞尸人十分委屈,他们表示根本挣不到多少钱,要不是生活所迫,没有其他技术傍身,他们也不想从事这份高风险的职业。

这样的话令网民十分疑惑,既然要价这么高,他们为什么还说挣不到钱,那那些钱都去哪里了呢?

就这样,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捞尸行业的内幕逐渐浮出水面。

捞尸行业的内幕

人们惊讶地发现,王守海等一线捞尸人其实只是打工的,他们并非高价要挟的始作俑者。

深入调查发现,捞尸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垄断问题,一些公司老板通过各种手段,牢牢控制着特定区域的打捞业务。

他们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了密切关系,排挤其他竞争者,这种垄断导致了价格虚高,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然而,真正从事打捞工作的渔民们往往并不知情,他们只是按照公司的指示完成工作,却无端遭受社会的误解和指责。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复杂的捞尸“产业链”逐渐被揭露出来,这个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包括信息获取、现场勘察、打捞作业、尸体处理等。

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参与者,他们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这个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却极不均衡,实际承担风险的一线工作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那些真正下水打捞的人,如王守海这样的捞尸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工作,却只能拿到很低的报酬。

相比之下,一些所谓的“管理人员”却能坐收渔利,这些人虽然不直接参与打捞工作,却能从中获取大部分利润。

表面上看,捞尸人的收入似乎很丰厚,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随着这些内幕被揭露,公众对捞尸行业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人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一线工作者,而是整个行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

一些专家呼吁,应该建立更加透明和公平的行业规范,保护捞尸人的权益,同时也要确保服务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捞尸人的职业现状

捞尸人这一特殊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有“收尸人”或“捡尸人”的记载。

这些人负责处理无主尸体,为逝者提供最后的安息,随着时代变迁,这一职业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捞尸人,但其本质仍然是为社会提供一项不可或缺的服务。

现代捞尸人选择这一职业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对许多人来说,生活的压力是主要驱动力。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捞尸工作成为了一些人维持生计的选择,尽管工作环境恶劣,但相对稳定的收入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方面,家族传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捞尸人世代从事这一职业,将技能和经验代代相传。

这种传承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对这一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然而,捞尸人的工作环境极其危险和恶劣,他们常常需要在湍急的河流或深不见底的湖泊中工作,面临溺水、触电等各种风险。

水下环境复杂多变,暗流、漩涡随时可能威胁生命安全,此外,长期接触尸体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挑战。

许多捞尸人因此患上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有些人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捞尸人的职业风险很难得到保险公司的认可,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拒绝为捞尸人提供人身保险。

这意味着,一旦发生意外,捞尸人及其家庭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一些捞尸人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职业,以获得基本的保险保障。

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也反映出社会保障体系对特殊职业群体的忽视。

捞尸人的工作现状可以用“高风险低回报”来概括,尽管他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但实际收入却远低于人们的想象。

一方面,捞尸工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并非每天都有稳定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即使有工作,实际到手的收入也常常被各种中间环节瓜分。

一些捞尸人反映,他们辛苦一整天,最后拿到手的可能只有几百元,这种收入水平与工作的危险性和重要性极不相称。

除了经济压力,社会偏见也给捞尸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在许多人眼中,捞尸人是一个“不吉利”的职业。

他们常常受到歧视和排斥,甚至连家人朋友都不愿提及他们的工作,这种社会偏见不仅影响了捞尸人的日常生活,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压力。

一些捞尸人的子女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嘲笑,不得不隐瞒父母的职业。

反思与呼吁

面对这些困境,一些社会组织开始发起倡议,呼吁公众关注特殊职业群体的生存状况。

他们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专题讲座、纪录片放映等,旨在增进公众对这些群体的了解。

同时,也有人建议在学校教育中加入职业平等的内容,从小培养孩子们尊重各行各业的意识。

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以改善特殊职业群体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

例如,考虑将某些高风险职业纳入特殊保障体系,为从业者提供更好的保险和医疗支持。

然而,改变社会观念和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0 阅读:0

史之春秋

简介:欢迎大家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