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是人类第四种成功驯化的动物,而且猪最早的驯化地就在我国,时间大约在距今约1.1万年,这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因为在猪驯化之前,人类只驯化了三种动物:狗、绵羊和山羊。
这三种动物,第一种不是吃的,而是守卫和狩猎的,第二三种虽然是吃的,但是它们的繁殖能力是相对较弱的,而猪这种高产的动物的驯化,无疑给当时的原始人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肉食来源。
经过了上万年的驯养,猪也在不断的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肉质方面,它由最初的不太好吃,变得逐渐好吃,而如今又再变得不那么好吃,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今天来科普一下猪的驯化史。
从不太好吃变得好吃的猪?
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而野猪虽然从原始人阶段就是“野味”,但事实上,它的肉并不好吃,这一点吃过的人都知道,笔者小时候就吃过一次,肉非常难嚼,而且也不香,这是因为野猪每天的活动量非常大,所以它的肉中脂肪含量非常低(8%左右,正常的猪肉含量为18%左右),而脂肪其实在肉中含量相对高一些,会增加它的风味和香味,这就是雪花牛肉为何比普通牛肉贵且好吃的原因。
其次,野猪的高运动量以及生长周期比较长使得它的肉纤维比较粗,而这就是野猪肉难嚼的原因之一,当然,如果炖相当长的时间,这一点会被改善,但是用同样的时间去烹煮,野猪肉确实比正常的家养动物肉要难嚼很多。
最后,野猪肉的腥味要更重一些,这是因为野猪通常是直接猎杀得来的,没有经过专业的放血和排酸,最终导致了野猪肉其实并不好吃,只是在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没得挑而已。
但是,驯化后就不同了,猪被圈养在一个几平米的空间中,它们的活动量大大降低,而且有了人的投喂,它们也不再像野猪那样每天需要步行几十公里超过8个小时去觅食了,在这种圈养模式下,猪的身形发生了改变。
由原本前大后小,逐渐的像前后一样大转变,最终变成了前小后大的身形,这种转变其实是因为野猪在野外奔跑需要强大的前肢以及肩部肌肉,而家猪几乎很少运动的方式导致了它们臀部以及腰部这些原本大了之后会影响奔跑的地方变大了。
除了身形的变化外,家猪与野猪最大的区别就是脂肪含量了,野猪整体的脂肪含量只有8%左右,但猪平均能在18%以上,尤其是肉中脂肪和皮下脂肪,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脂肪含量的增加,让它的肉吃起来更香,而较少运动导致的肌肉细纤维化,使得它的肉更容易被烹饪,也更软,同时放血排酸让猪肉的风味进一步提升,至此,从野猪到家猪,猪完成了口味上的质变。
从好吃逐渐的变得不那么好吃的猪?
按理说,随着人的定向培育,猪应该更好吃才对,但是对比以前,如今的猪肉确实在口味上差了些意思,许多人认为这可能与以前吃肉跟过年一样,而如今吃肉成为了家常便饭有关,不可否认,容易得到且经常得到的食物确实会降低人的期待值,但是核心问题其实不是这个,而是猪真的发生了变化。
我国作为家猪最早的驯化地,猪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慢,这使得即使到了近代,我国的家养猪也有一个非常接近野猪的特点-肤色偏黑,进化再快一些的皮肤也是以灰褐色为主。但是,到了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的猪开始逐渐的变成了白色,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外来猪”,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国民的经济水平逐渐的提高,对肉的需求量逐渐的增大,但是我国本土的土猪虽然肉质好,口感也好,但是生长比较慢,这就造成了求大于供的局面。
为了缓解这个局面,我国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引入国外的猪,这些猪的特点就是白白胖胖,长得快,只是当时这些猪的养殖量比较有限,市场上还是多以土猪为主。但是土猪一年多才能出栏,杀得多、长得慢,逐渐的就导致了土猪的减少,同时这些“进口猪”因为长得快,逐渐的被人接受。
于是,本土猪逐渐的被进口猪同化,就出现了曾经常见的大花猪,随着土猪越来越少,大花猪也逐渐的消失,最终到了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大部分的家养猪就变成了白白胖胖的进口猪了。
进口猪几乎完全占据了我国猪肉的需求市场之后,我们终于发现,猪肉没有原来好吃了,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以前的土猪不喂饲料,吃糠咽菜,食物比较的原生态,而且生长周期也长,肉质自然就好吃一些,而后来的进口猪吃饲料,长得快,生长周期也短,自然肉就有那么好吃了。
最后
其实,不止是猪,鸡也是如此,如今市场上大部分都是肉食鸡,它们甚至只需要3个月就能从小雏鸡到成品鸡,相比较我们接近两年才能上桌的散养鸡,口味上自然要差很多。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需求面前,肉质永远不是首选项,毕竟能吃到肉才能让供需关系平衡,也能产生利益,所以,土猪再见了。
#万物为什么之自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