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0年代,拥有一万块就算是有钱人了。而对于一个叫杨怀定的人来说,在1980年代后期,杨怀定已经拥有了上百万。
而杨怀定有个外号叫杨百万。这个杨百万起家,有种说法,叫“靠看报纸起家的人”。那么,杨百万怎么就靠报纸起家了?
这一切可谓说来话长。
1、第一桶金
事情还得从1988年的4月21日说起。这一天,杨怀定抵达上海西康路的静安证券业务部,拿出二万块人民币,以104元的价格买了二万块的国债。当然杨怀定的情况让营业员惊讶:因为当时在上海,国债的销路并不那么大。因此杨怀定的情况让营业员吃惊。
到了下午,国债的价格涨到了112元。于是杨怀定选择抛售国债,而这个过程,杨怀定赚了800块——要知道,在1988年,多数国企工人一个月的月薪也就几十块,杨怀定一天赚的,差不多是人家一年的收入。当然杨怀定的赚钱这个情况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杨怀定赚了几十万认为足够一辈子当个大富翁,那么将来他也会感到很尴尬的——因为存在通货膨胀因素。
在1980年代后期,国内有61座城市发布国库券。而因为当时没有互联网,所以各地的国库券价格报价也不一样。当然这一点多数人没意识到。而杨怀定意识到了,并且通过走访,发现很多城市的国库券价格,比上海一张就低十块钱。杨怀定发现自己遭遇了一个金矿。所以之后的杨怀定,不断去国库券便宜的地方购买国库券,然后去国库券报价高的地方把东西脱手掉。
当然,杨怀定能做到这一点在于杨怀定常年订报纸,而且是很多地区的,据说杨怀定订阅的报纸高达一百多种。这就意味着杨怀定的消息非常灵通。因此当国库券可以买卖的时候,杨怀定算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人。其实任何时代赚到大钱的,大多都是消息灵通的群体。信息滞后的只能后知后觉。
而1980年代后期做国库券,为杨怀定积攒了第一桶金。
2、杨百万的来历
1990年左右,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开业的第一天,杨怀定就倾巢而出,交易量的近半其实都来自杨怀定。当然,那时候买股票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买股票,只要买的早,基本上都能赚到钱。只是股票是啥,即便是2024年的今天依旧有很多人不懂,更别说1990年的中国了。因此那时候愿意买股票的很少。
而杨怀定敢为天下先,也让杨怀定通过股票市场再度实现财富暴增。当然杨怀定在投资股票期间,有个特点是99%的人不具备的,那就是真正做到乾纲独断——也就是能够根据客观实际条件判断出大致的走势,并且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当然有时候这个判断可能还会和专家的判断背道而驰。但是实际上,最终的结局证明,是杨怀定赢了,成为了赢家。
3、结语
其实杨百万的成功可历史上其他成功者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吸收大量的信息,并且加以运用和分析,最终得出有用的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做出判断。当然这判断可能和主流意见背道而驰,这也意味着需要能够坚持。所以任何年代,能实现成功的人都很难。
因此想抓住机遇,首先得有这些过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