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俊范
摘要本文将舟山群岛不同岛屿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基础及经济开发情况,与海洋地区的灾害发生史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发现海岛本身的地形、地貌、水文、滩涂等自然环境要素,既决定了人类利用其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开发的方式,也制约着自然灾害在海岛的成灾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风暴潮、台风、水灾、旱灾为舟山群岛地区的常见灾害,其发生频度和成灾表现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但在不同产业类型的岛屿,灾害的破坏性及其导致的经济损失存在较大分异。农业型岛屿对旱灾与潮灾比较敏感,水灾及雨量过多对盐业型岛屿的破坏性最强,渔业型岛屿对台风等风灾的承受力最弱。台风及风暴潮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而旱灾则全年易于发生,且持续时间较长。加强海塘建设及淡水资源的储备和开发,今后仍然是舟山群岛地区防灾减灾的重点。
长江三角洲滨海临江,是受风暴潮、台风等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海岸带灾害发生史是该区人地关系领域的重要命题。就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灾害史研究而言,学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为江、浙内陆及滨海的陆域地区,对广大海域及海岛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缺乏长时段的历史探讨。本文即以东海之中的舟山群岛为对象,对其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行复原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长江三角洲海洋地区的环境变化及人地关系机制。
本文试图将舟山群岛不同岛屿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基础及经济开发情况,与海洋地区的灾害发生史结合起来,进行历史时期海洋地区人地关系的分析。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为中介,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经济产业、灾害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链条及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和分析,是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的灾害史研究方法。毋庸置疑,区域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着天然的联系,许多学者对其相关性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论证;另一方面,社会经济产业对于不同自然灾害的承受力与反应有所差异,同样灾种对不同产业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有别,亦为经济学等领域长期关注的话题。联系起来看,灾害的生成及其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效应,既与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基础有关,又与该区经济产业结构密不可分,应当对三个方面的相关性进行一体化观察。再者,历史上的灾害资料,实际上只是时人根据受灾程度和社会经济损失情况等留下的文字记录,其中既包含了人们对地理环境和自然界变异的主观认知,也掺杂了人们对社会经济、生命、财产等损失的判定和记忆,灾害史料本身就是自然与人文交集的人地关系记忆。有鉴于此,本文在对舟山群岛地区灾害史的讨论中,将对不同类型岛屿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开发情况,以及自然灾害在不同岛屿的影响及岛屿经济对灾害的反应等问题,进行关联式的复原,所用资料主要为新旧地方志中的灾异志、水利志等记录,并辅以现代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等采集的数据及相对丰富的口述记忆资料等。
一 舟山群岛:基于地理环境差异的经济开发模式
舟山群岛是中国第一大群岛,位于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由近2 000个面积和自然条件各异的岛礁所组成。诸多岛屿中只有少部分为住人岛,能够提供人类长期定居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以下根据1991年编《普陀县志》及1994年编《定海县志》《岱山县志》有关岛屿的记述,对住人岛在地理环境及人类开发活动方面的共同特征作一归纳:
表1 舟山群岛各类型岛屿之地理环境与产业经济的关系
(续表)
资料来源:《普陀县志》第三编《岛屿港口·岛屿》,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80页;《定海县志》第二篇《自然环境·岛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2—73页;《岱山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岛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38页;《嵊泗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岛屿地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9—62页。
以上是从舟山群岛近百个住人岛中,筛选出一部分产业经济定位明确、地理环境描述详细的岛屿进行统计,在兼顾不同面积规模的情况下,同种类型的岛屿仅列举典型案例。显然可根据岛屿上主体产业的差异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以农业为主、以盐业为主、以渔业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岛除主体产业外,一般还有兼营产业。
(一)以农业为主的岛屿:舟山岛、金塘岛、六横岛、朱家尖岛、登步岛等
这类岛屿一般为诸岛中面积较大者,兼有山岭、河流、平原、滩涂等多样化地貌,发展农业所需的溪流淡水资源及可耕地比较丰富,具备安全的定居环境(主要是以“岙”为单位的地理单元),开发历史悠久。但囿于海岛的区位条件和水系短浅的特点,这些岛屿的农业发展对风暴潮灾和旱情均很敏感。
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突破了以往我们对海岛开发史的认知。史学家对海岛社会经济的研究多重视渔业和盐业,农业总处于若隐若现的位置。如鲁西奇在关于中古时期滨海地域人群生计的文章中,提到中古时期居住于僻远海岛的渔民生计,他们在渔捕的同时,很可能拓殖岛上的荒地,也可能还在海边置灶煮盐,并将自制的盐航海运往内地销售(私盐)。这样,他就兼具渔民、农夫、水手、盐民甚至是“海商”等多重身份。他虽指出农业生产在海岛上很早就存在的事实,并且与盐业及渔业并存,但其论述的重点并不在于海岛农业的形态及其地理环境基础。最近陈辰立在《明清传统时代大东海渔业活动对岛屿的利用》一文中,指出浙江海域岛屿的农业条件是相对优越的,尤其是关注到面积最大的舟山岛,其“五谷之饶,渔盐之利,可以食万众,不待取给于外”。其他一些农业条件较好的岛屿也在清中期经过官方经略和招垦,出现了“本土有田可耕,有庐可居”的情况。陈文指出了海岛农业在海洋产业中的重要性,但也无意于探究海岛农业的开发机制。
实际上,农业在东海诸岛的经济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早期移民在海岛上长期定居肇始于农业开发。适合早期定居和从事农业种植的地理环境条件,在东海岛屿上俗称为“岙”。岙,古体写作“嶴”,是我国浙闽一带沿海地名中的常用字,系指三面环山的山间平地或海边港湾。舟山群岛是浙闽山地在海中的延伸,山岭与海积平原相间的地形与浙闽沿海颇为类似。岛屿之上远离海潮侵袭的内岙,是耕种和定居的理想场所。内岙一般在大型岛屿上广有分布,因岛屿格局大,山岭与平地形成曲折多变的结合空间。舟山本岛即是一个以农业之“岙”著称的典型岛屿。
舟山岛农业开发在唐代已达到较高水平,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朝廷在此设置翁山县,说明其军事和经济地位已相当重要。明清虽经长期海禁,但舟山岛的农业发展脉络得以延续。据明天启《舟山志》记载,舟山岛上居民聚集的大岙有甬东岙、紫薇岙、盐仓岙、马岙、柯梅岙、干览岙、白泉岙、北蝉岙、芦花岙等,大岙之下又分小岙,共有72个小岙。大岙间的山岭发脉有较大的河流,流注入海,这在海岛上是十分宝贵的淡水资源,生活饮水与农田灌溉皆可赖之。清康熙《定海县志》记载的大岙增加到17个,分别为:甬东岙、吴榭岙、洞岙、舵岙、芦花岙、大展岙、北蝉岙、白泉岙、皋泄岙、干览岙、马岙、小沙岙、大沙岙、岑港岙、紫薇岙、盐仓岙等。康熙志对每一大岙附有图说,说明大岙均为山、田、湾、水系、塘碶、海涂等多样景观组成的地理单元,能够满足人们(尤其是农耕人群)生活、生产的安全性及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如“盐仓岙图说”云:该岙之内,岭有九,湾有二,小岙有五,有碶有塘,里居相望,田土称腴;“甬东岙图说”云:其间有岭十,有岗二,有岙四,有碶,有塘,故土广而田腴。
于山岙间发展农业,乃是早期海岛移民之首选,从较早在舟山岛定居人群的家谱记载可窥端倪。舟山和平舒氏宗谱记:始祖于明洪武间由奉化迁居舟山,清初起遣,里舍化为灰烬。康熙二十三年(1684)展复舟山,先人乃得重返故土。“始祖复仁公从奉化舒家乡后良街迁入皋泄岙河碶头里,披荆斩棘,辟田园,垦山场,而于水利尤为急务。”家谱记载中另有“辟草莱而居”“躬自耕牧”“广置田宅”等语。传统中国社会以农为本的观念及对安全居住环境的看重(如风水观念就是传统农耕社会定居文化的凝练),在舟山岛屿早期开发中有明显体现,偏居内陆的岙既有田地可辟,又可避免风吹潮袭之害。
随着人口增长,适耕土地开发殆尽,不得不向海涂要地。海岛农耕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由内岙转向滨海滩涂。所以可说海岛农业的开发,早期是利用内陆山间平地或低丘,后期则是围垦滩涂。正如《北蝉乡志》对境内农业发展历史过程的总结:北蝉居民,最早居山荷锄事耕作,后随海潮退却,渐向滨海地带迁居。也有一部分从大陆迁入,直接定居滨海地带。至21世纪初,境内耕田(除山地外)多数系围涂造田而成。以前围涂以农耕为主,20世纪60年代甚至规定“可种粮不种棉,可种棉不晒盐”。20世纪80年代提倡因地制宜利用海涂,有部分涂荡用于晒盐及渔业养殖。大型海岛四周的滩涂淤涨一般比较丰富,围垦滩涂进一步推动了海岛农业的发展,但必须建造大量的海塘与碶闸,以“捍卤蓄淡”,并且抵御台风潮灾的侵袭。例如今舟山岛上主要的农业区北蝉乡,其最早的海塘建于宋代,名“小展塘”“北蝉塘”,长度均超过200丈,这说明当时海涂农业已经得到发展。北蝉乡围涂造田在20世纪后半期发展最快,自60年代至90年代初,境内新筑了5处海塘,分别为大成塘、小安塘、三八塘、团结塘、钓浪海塘,其中钓浪海塘最大,长度为4 136米。与增筑海塘相伴随的是围垦涂田大量增加,20世纪后半期北蝉乡境内由围垦滩涂增加土地15 854亩。而此间包括北蝉乡在内的整个定海县的围涂面积为54 101亩。
图1 舟山岛早期农业开发和聚落分布偏居内岙示意图(大沙岙图)
图片说明:根据康熙《定海县志》卷2《舆图》“大沙岙图”改绘,舟山市档案局点校本,2006年,第34页。
金塘岛也是著名的农业区,其农业开发过程与舟山岛颇为相似,同样得益于有利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地。在古代,金塘作为海防前哨,其军事地位固然重要,但历代方志及海防文献对其优越的农业条件莫不给予更高的评价。明万历时军事家范涞如此评议金塘岛的农业优势,主张在严峻的海禁态势下依然要认真对待其农业开发以及持续不断的民间私垦现象:“宁区海山,有陈钱、普陀、金塘诸处,除陈钱密近岛夷且多岩窟,二山远峙海外,均非可耕之地,向不议及,惟金塘一山,界在定海、舟山之间,田肥美,水泉甘,诚为可耕之地,故议者每每及之。”康熙《定海县志》对其地理环境特征概括如下:“金塘山,离县约八十里。巨浸海中,周围百余里。泉甘土肥,林木翳郁,山、田、涂、塘、荡数万亩,洵称沃壤。”从中可见,金塘岛面积广大,地貌多样,淡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而且海塘得到兴建,滩涂得到开发,呈现一幅农业兴旺发达的图景。民国《定海县志》则强调金塘岛由于山间盆地较为阔大,因而溪流河道较长,其水利灌溉条件比面积最大的舟山岛还要好;沿海岸多山的地形又使海塘易筑,潮灾不易内侵:“金塘三面阻山,无需堤防,惟西面独受潮,故多塘。境内水脉较舟山各庄为长,俗有‘舟山田裹山、金塘山裹田’之谣,可知其水利之远胜舟山。明初遣徙,荒闭三百余年,至康熙二十七年始开复招垦,水利虽久失修,至今堤防尤完,亦地势然也。”
淡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与河流水系的完整性,沿海岸线海塘的建设是否及时,均制约着海岛农业的发展水平。海岛上的农田水利与大陆滨海地区有明显区别。其一,海岛上沿岸线的海塘建设,对于滨海涂田的开发及内岙农田的保障均是重要的。即使是开发较早、偏居内陆的山间平地,一旦发生风暴潮灾,咸潮仍然易于上溯侵及农田,这是因为海岛面积和两端间距(进深)与广阔的大陆是无法相比的,山间平原一般都在潮灾的侵袭范围之内。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大型海岛的形态,是近代以来技术进步、滩涂围垦加快后的结果,在古代,这些岛屿的海岸线距离内岙农田并不是太远。其二,海塘可以把山间流出的有限的溪流水量堵在塘内,靠人工碶闸的启闭和建造水库来蓄积淡水,此即海塘的“捍卤蓄淡”功能。而在大陆滨海地区,海塘建造后,塘内河道则逐渐融入内陆地区的水系,内陆农田水利通常拥有比较充足的水源。海岛上的农田水利则无此便利,即使深居内岙,也全靠对山间溪流的淡水进行拦截、储蓄和引灌来满足农田用水,或者是掘取地下井水。这样一来,海岛农业对于旱情与潮情都很敏感,既怕台风暴潮引起的海塘损毁、咸潮倒灌,又惧长期不雨造成的淡水短缺。
其二,河流短小,水量不稳定,是海岛水系的共性缺陷,但相对而言,水系比较完整、河流较长的岛屿农业水平较高,反之,则农业发展受到牵制。在舟山本岛,洞岙、芦花、吴榭等岙的河流连成一体,共长20余里,也使得这些大岙成为舟山主要的农业区。其余的河流有的三四百丈,有的五六百丈,相互之间都隔着山头,不相连贯,权且可为山间农田提供并不充足的水源,但是雨天易泛滥,旱天易干涸,更无航运之利。舟山本岛的河流条件在大型海岛中已属佼佼者,尚且如此,更勿论其他面积稍小的岛屿,基本上是“虽有河道,但均系细流,流量不稳,无多大水利可言”。如桃花岛,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但“全境岗岭复叠,禾田不多,随地引水以灌溉,无流脉可举”,故而农业不是主要产业,仅以产茶闻名,兼及他业。面积大于金塘岛的六横岛,农业开发起步较晚,水平滞后,原因是“山密水浅,与桃花岛同,惟沙涨较广,故塘工亦多”。六横岛不仅缺少较长的河流,而且由于滩涂延绵,岸线少山,建造海塘“捍卤蓄淡”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在清道光年间,根据在舟山考察的东印度公司工程师马德拉斯的观察,舟山本岛已是人烟稠密,农田错落,新淤涨的滩地及时得到了开发,而其南面的大型岛屿——六横岛却人烟稀少,农田分布稀疏。诸如六横、桃花这样的大型岛屿,河流补给更依赖于自然降水,农田灌溉更依赖池塘、湖泊等人工设施进行淡水储蓄,其农业发展对于旱情就更加敏感。
(二)以盐业为主的岛屿:岱山岛、衢山岛
这类岛屿缺少农业发展所需的河流水系,但缘岛滩涂资源丰富,可辟为盐场;岛屿面积较大者发展为著名盐产地(如岱山盐场)。盐业型岛屿对风灾和水灾十分敏感。
今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岱山岛是我国东海域著名的盐产地。唐乾元至永泰间,岱山岛境内已有盐事活动。宋端拱二年(989)置岱山盐场,生产初具规模。咸平间(998—1003)岱山为明州三场之一。元大德三年(1299)岱山场为两浙34个主要盐场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厉行海禁,岛上居民迁徙内地,盐场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召民开垦,沿岸海涂重辟盐产地。光绪六年(1880),岱山岛产地分东岱、西岱两地十九庙,另附长涂一庄,计有板户2 326户,盐板19.19万块。民国5年(1916),岱山地区的盐产地扩大到岱山、衢山、长涂、秀山、官山、蒲门山(今江南山)共六岛39处,盐田35 940亩,盐板22.29万块。至20世纪80年代,岱山县仍为浙江省内最大的产盐县,有盐田33 990亩,年产盐11.36万吨。
岱山岛因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三江下泄大量泥沙流入岛屿周围,淤积条件好,滩涂资源十分广阔,且泥质细腻。但其岸线平直,中无高山峻岭,水脉零碎,造成“山不裹田”的地形,虽滨海筑有海塘堤防,却“难御潮汐,故多斥地”。这种滩涂便于引入咸潮,适合垦辟为盐田。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也有部分滩涂用作海水养殖,或者开发为农田(但开发成本较高)。一般是随着滩涂向外淤涨,外围新增的滩涂不断被辟为盐田,老盐田则设法改为农田,所以岛上(老海涂加上小片山间平地)也出产一些粮食,但远远不能自给。民国《岱山镇志》对岱山岛“盐主农辅”的产业结构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如下概括:“其地四面环海,自南至北约二十五里,自东至西约三十五里。其中山多田少,沿海一带皆盐场,无可种植。故老相传,山中所产谷米番薯等类,仅足三月之粮。近则生齿日繁,地不辟而庐舍坟墓日益加增,则种植之地日益减少,本地所产当不足二月之粮矣。往时,岱山食米全恃江苏扬镇等处采办接济。”
衢山岛也是主要产盐地,其滩涂条件类似于岱山,岸线平直而开阔,虽然岛屿整体面积较大(59.98平方公里),但山形山势未能发脉较长河流,不适合进行农业活动,“全境重山复岭,虽溪涧错出,而流不甚长,仅供汲饮,有河二一”。另外两处产盐岛大长涂山、小长涂山,亦是“水流甚短”,基本不具备农业生产条件。
海岛盐场最惧台风暴潮及大雨水,给盐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清中期以后,岱山产盐法由煎煮改为板晒,充分利用日光和风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对天气变化更加敏感,晒盐过程中几乎每个环节均需防备大雨浇淋。在“灌场”环节:“晒盐者俟潮涨时,用水车戽入场间,使之灌足。俟天晴,日炙四五日,场上起有盐花,乃可爬泥,如此四五日。中遇大雨,则泥淡不能起花,又须重灌矣。其场大者或十余亩,小者约二三亩不等。每亩约可晒板十块”;在“摊板”环节:“板以杉木为之,长约八尺,阔约四尺,状如门板,四围有栏,所以承卤。一块之板,如伏天日长光烈,则一日可出盐五六斤,至秋后日短,不过一二斤而已。如遇天阴,则须扛堆一处,若遇骤雨淋过,则板淡不能出盐矣”。在“制盐”环节,也有严密的防雨措施防止劳动成果化为乌有。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岱山盐场仍承继古法,“晴天早晨摊板开晒,经日晒结晶,日落收盐,将盐收拢、归仓。雨天扛拢盐板,以十块堆叠一起。上面一块覆盖,防雨淋稀释卤水。遇风暴,以绳索捆牢,加石压实”。
舟山海岛多大风,每年7—9月受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风力最强,多发生强降水。若台风与大潮汛叠加在一起,对位于滩涂地带露天盐场的冲击性更大。有关岱山地区的方志中记载的台风灾害较多,比较严重的一次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三日的台风暴潮,对盐业造成巨大损失:“大风,海溢,平地水高三四尺,沿海居民大遭损失,盐板卤桶漂失无算。”在上一年也发生了风潮灾害,连续两次台风袭击使得岱山盐产骤减,政府只得批准提高收盐价格,以为抚恤。在现代,灾害预报和抗灾技术有所提高,但台风依然是破坏盐业生产的重要因素,20世纪后半期的几次大台风均给岱山地区的盐业带来重大损失。1956年7月31日至8月3日发生的12号台风,最大风力12级以上,毁盐仓92座,盐板1 432块,损失原盐160吨,卤787吨;1981年8月30日至9月2日发生的14号台风,最大风力12级,又正值大潮汛,淹没盐田1.15万亩,损失原盐23 050吨,卤25 000吨。
(三)以渔业为主的岛屿:黄泽洋及嵊山洋诸岛
以海洋捕捞业为主的岛屿一般面积较小,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有良好避风港湾,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汛。渔业型岛屿对台风灾害最为敏感,因为台风、飓风直接影响渔船在海上捕捞生产及停泊靠岸的安全,此外,小型岛屿地貌单一,大风易于长驱直入,对岛间聚落的影响也比较大。
黄泽洋、嵊山洋、大戢洋海域分布着众多岛礁,一般面积较小,淡水缺乏,其地理环境不利于农业开发。1989年版《嵊泗县志》对该区地理环境的概括如下:“本县陆地多为海岛丘陵,岛小而散,无水系,只有少数短浅直接入海的间歇溪。淡水资源靠天然降水……丘低流短,饮用水以小山塘和坑道井为主,蓄水量少,易旱,渔业用水量大,饮用水困难……小洋、滩浒二乡基本上无农田,居民饮用水困难。”这样的岛屿显然缺乏农耕资源,生活用水也并不充足。
但这一海域渔业资源得天独厚,拥有著名的嵊山渔场、大戢渔场、王盘渔场等,一年四季渔汛不断,被誉为“天然的海上鱼库”。嵊山渔场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带鱼等经济鱼类,素为苏、浙、闽、沪共同开发利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也有少量渔船前来捕捞。这主要是因为嵊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入海口,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大陆径流和长江口的“丛生流”为海区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与海水营养盐类结合,提供了浮游生物繁殖生长的有利条件,便于各种鱼类栖息、生存、繁育。嵊山、枸杞、壁下、花鸟、绿华等众多的外围岛屿,既是良好的鱼类产卵场,又为渔民确定船位、补给生产生活资料、避风停泊、鱼货处理等提供方便。来自各地的渔民聚集于此捕捞鱼类,一部分人在岛屿定居下来,除从事渔业生产外,也为其他远道而来的捕捞渔船提供各种服务,这是该区岛屿得以开发、形成聚落的主要动力。
图2 20世纪上半期嵊山洋、大戢洋的渔汛分布及主要渔业型岛屿
图片说明:根据《嵊泗海洋与渔业志》“嵊泗县渔场资源图”改绘,方志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
渔民出海捕鱼最忌台风,影响该海域的台风多发在5—9月,而此时正是渔业捕捞的旺季。从立夏到夏至,俗称“夏汛”,这一时期,嵊泗渔场各种鱼类参差旺发,是海洋渔业一年中最旺盛的生产季节,渔民俗称“洋生”。这期间,嵊泗渔场天气炎热,又值台风频繁季节。嵊泗群岛是东海洋面上夏季各类台风必经之地,“大约定镇所属洋面辽阔,山屿丛杂,抛椗寄洋之处多,而深涂广澳之处少也。尝验海洋飓风,夏秋之交,始于西北者,必继以东南;春冬之交,始于东南者,必继以西北。回风转信仅在顷刻,故必四面环抱之地,然后可以停泊”。海岛边缘的避风港对于渔船乃至战舰的安全都相当重要,飓风中船毁人亡经常发生,正如康熙《定海县志》所强调:“海中无风之时绝小,一有风色,天色即昏,对面不相见矣。须十分晴明,方能瞭远。岁在己未(嘉靖三十八年,1559),飓风大作,四百战船一齐覆没,利害如此。将官出哨,岂敢远浮大洋?必寻岙内收泊,令一二小舟行探险耳。”可见,嵊泗洋面诸岛虽多无农垦之利,缺少粮食补给的优势,但在渔船、兵船靠港避风及补给淡水方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而嵊泗洋诸岛不利的气候因素主要是台风和海上大风,由于洋面开阔,小岛分散,阻风作用低下,嵊山岛一带年平均大风日数高于舟山群岛平均日数,有风天数几乎占全年一半时间。
民国时期,每年渔汛期前来嵊泗洋面及岱山以北洋面捕捞的渔民许多来自浙东沿海。“捕鱼者,多系外来客民,土人业此者为数甚微。惟高亭、南峰山一带有所谓溜网船者,以捕鳓鱼为宗旨,舍近图远,驶至吕四洋放网,故又名吕四船。其捕得之鳓鱼,载至乍浦销售。……至岱山渔汛,最旺之时在每年阴历四五月之交,谓之大渔汛。自立夏节起至夏至节止,始终约五十余日。其间,渔船以台州、临海人居最多数,宁海、温岭、奉化等处人次之,鄞县、象山等处人又次之。本县之螺钓门及本山人又其次之。”渔民远道涉海,长期在海上漂泊,在观察判断风向、风力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一些特有的习俗和信仰。例如出海前“点香烛”的习俗。渔民出海之前,在船上点燃蜡烛,若烛火吹灭,即为风大不可开航。若烛火倾斜而不灭,即谓风力在可航之列。渔船出港后,老大即在船舱间点起清香三支,一为辨别风向变化,二为计算航程时间。每艘渔船供奉船关老爷,旁边又有两个小木头神像,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以佑出海顺风,汛汛丰收。定居在嵊泗的本地渔民,则习惯以一次大风起落周期来安排出海捕鱼的日程。在冬汛和春汛时节,往往有冷空气南下影响渔场生产。当大风降临,渔船只得进港避风。自大风停息后渔船出海作业,到下一次大风到来之前,在渔场捕捞的这一作业周期,渔民习惯称之为“一风”。每风作业时间,则随海上气象状况而变化,短的两三天,四五天,长的七八天,甚至超过十天。
二 现实与记忆:地理环境制约下的自然灾害史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舟山诸岛在地形、地貌、水文、资源等地理环境要素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长期以来各岛经济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优势,在东海洋面上形成独特的农、渔、盐相结合的海岛经济体。以下则进一步对其地理环境、经济产业与自然灾害发生及影响的关联性进行讨论。
我们通常可以直观地感觉到不同经济产业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及抗灾性有所差异。例如干旱少雨可能造成农业减产,但对盐业生产的影响就相对较小;台风对海上捕鱼的渔船影响甚大,但其带来的降雨却有可能缓解农业区的旱情。但由常识上升到理论认识,需要科学的统计数据及历史资料作为支撑。以下仍以农业主导型岛屿、盐业主导型岛屿、渔业主导型岛屿为地理基础,以地方志中的灾异和气候资料为依据,对不同地貌和产业特征岛屿的灾害发生史进行长时段统计,以进一步探究地理环境制约下自然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及其背后的人地关系机制。
(一)农业型岛屿的自然灾害发生史
表2 宋以来(至1988年)农业型岛屿(舟山、金塘等岛)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发生频率
(续表)
说明:因当时定海县辖区农业型岛屿比较集中,尤以舟山岛、金塘岛为典型,故以《定海县志》为依据进行统计。
资料来源:《定海县志》第二篇《自然环境·气候》,第96—99页。
表2依据现代新编《定海县志》对主要灾种的历史回溯资料进行了统计,这种统计方式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因为方志编写者在参考前代资料时会有一定的取舍标准,造成实际发生的历史灾害与进入方志记录的灾害有若干不符,最有可能的是遗漏了一些实际发生的灾害。再者,前代志书在编修时也会出现类似的取舍标准问题。但总体上,通过不同历史时期数据的纵向比较,并与其他来源的资料相互参校,可大致反映不同灾种发生的长时间规律。从表2看,类似舟山岛这样的农业型岛屿,风暴潮、台风、水灾、旱灾均为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灾害。其中,发生次数较多的是风暴潮灾(22次),反映了海岛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台风灾害较多(12次),同样也体现了沿海地区的普遍共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旱灾害相加的次数(36次)超过了风暴潮灾与台风相加的次数(34次),而其中尤以旱灾最为显著(25次)。这有些类似于大陆山地气候的特征(多次灾害同时影响地貌与区位类似的浙江大陆地区)。但与农业型海岛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考虑,显然是体现了海岛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即使是较大面积的岛屿,也存在河流短小、水流不稳定,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所谓海岛河流“潦则易盈,旱则易涸”,既怕旱,亦怕涝。一旦出现长期不雨的旱象或者雨水过多,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均是十分显著的。一般方志有载的灾害,都是造成比较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或危及生命财产的较大灾害,无论修志者在选择记录时采取了何种标准,可以肯定的是,水旱灾害对这类岛屿的社会经济影响是相对突出的。
然而,根据不同时期的方志进行灾害发生史的统计,往往出现相互矛盾的数据,这也需要从人文因素方面寻求解释。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5)的《定海厅志》,着重统计了从明隆庆十七年(1583)到清同治三年(1864)的灾害记录(前代甚略),281年间共发生水旱灾害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而前述根据现代《定海县志》统计的水旱灾害从宋到20世纪发生的平均值为24年一次。这似乎显示了明后期至清代末年水旱灾害发生的频度明显较高。但另一方面,表2的统计却显示了相反的情况: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旱灾次数(6次、5次)总和尚不及明代的旱灾次数(12次)。如何从宏观气候变迁方面对此种矛盾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尚待气候史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本文仅试图从舟山群岛农业开发史的层面进行某些关联性的解释。
康熙展复之后,舟山各大岛屿的海塘建设与蓄水设施得到快速发展。民国《定海县志》记云:“各大岛之最著水利,大都兴于康熙间,历史既久,地势不无改变,似当有具体规划,以图荣殖村落之效。”与明代海禁期间以军事防守为主、水利不修的状况相比,有了海塘堤堰的庇护及水库池塘的淡水储备,无论是滨海涂田还是内岙之田,其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均大为提高。海塘可以把山间流出的有限的溪流水量堵在塘内,靠人工碶闸的启闭来调节淡水的储蓄,对塘内农田的“捍卤蓄淡”大有好处。这可以部分解释长时段统计条件下清至民国时期舟山岛的旱灾发生频次何以低于明代。
但也正是由于清中期以后舟山岛农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影响农业最明显的水旱灾害的敏感度有所增加,对水旱灾害的体验和记录均有所加强。这一对于灾害体验和记忆的变化也体现在志书的编纂中,从光绪《定海厅志》对近期水旱灾害的记录可得验证。该志记录的康熙末至同治三年间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就有11次,其中道光年间有3次。编志者在文中注明了其采集资料的来源,部分是直接从民间采访所得,还有部分是出自《林氏实录》等私人笔记,这等于在传统依靠前代官修志书为主要史料源的基础上扩大了资料采集范围,将民间记忆的灾害史料纳入了官方对灾害记录的范畴内。所以从断代史角度来进行统计,越接近编志时间的时段内,基于资料来源的充实性,舟山岛的水旱灾害频率越是比较高。
综上,农业型岛屿历史时期水旱灾害发生频度居高的情况,首先是因为相同气候条件更易在这些岛屿形成水旱灾害效应,海岛型农业经济对水旱灾情更为敏感;其次,社会记忆和民间个体记忆也参与了灾害记录的选择,使灾害记录呈现出时段差异及记忆主体的差异。
(二)盐业、渔业型岛屿的自然灾害发生史
按理,舟山群岛皆系海中悬岛,“海面辽阔,空气流通,各岛气候大抵徙同,冬夏相差不过六十余度(华氏度),一日之间亦无骤冷骤热之弊”,那么具体到经纬度与舟山岛等农业型岛屿相差不大的盐业及渔业型岛屿,其自然灾害发生的历史机制是否类同?以下亦通过对方志中相关灾害记录的统计做一分析。
表3 宋以来(至1988年)盐业型岛屿(岱山岛、衢山岛等)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发生次数
资料来源:《岱山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气候》,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9—64页。
以盐业为主的岛屿,其主要灾种与农业型岛屿类似,但同时表现出对自然降雨导致的水灾以及由风暴潮、台风引起的水灾的高度敏感性。风暴潮是指由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我国历史文献中又多称为“海溢”“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影响舟山地区的台风,多发生在菲律宾到关岛之间的西南太平洋上,也有在关岛以东洋面和我国南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台风一年四季都有,但影响舟山地区的时间主要是在5—9月间,其间发生的台风占全年影响较大台风总数的80%。台风引起的强烈降水及风暴潮引起的潮水入侵对滩涂地区盐场(盐田)的冲击力巨大,前文对此已有评述。自然降雨量过大、多雨(梅雨)天气对盐业产量的影响也很大,有时会导致盐产减半。正如民国《岱山县志》记:“每板一方,如遇雨阳时若之年,每板可出盐三百余斤,如遇雨多之年,则其数递减至一二百斤不等。”岱山岛距离舟山岛不足50公里,面积仅有舟山岛五分之一,但历史上发生水灾的频次更高,盐业易受水灾的特质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原因。
岱山县始置于1950年,之前隶属于昌国县(后为定海县),新编《岱山县志》所摘录的灾害方面的历史资料,原来出处并不一定指明只发生在岱山岛(许多灾害泛指整个舟山地区),列在盐业岛“岱山”名下的水旱潮等灾害掺杂了编志者的主观判断,但结果是出现了“水灾最多”的结果。新志对于民国时期灾害记录的收集,可辅助以采访、访谈等形式,相对更接近于当地灾害发生的真实情况,笔者查阅1994年版《岱山县志》所记灾害内容后发现,仅民国时期的三十多年间,其水灾与风暴潮灾次数就达到了13次,而且多数都描述了盐场受损的情形,这与资料收集过程中采进了历史记忆的鲜活成份是有关系的。
表4 民国以来(至1988年)渔业型岛屿(嵊泗群岛)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发生次数
资料来源:《嵊泗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自然灾害》,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88页。
嵊泗县境的自然灾害分布首先是凸显了其接近外海、多风、易受台风袭击的位置特征。其次,则与海洋捕捞渔业对台风灾害的承受力较弱有关。嵊泗地区置县始于1950年,故新编《嵊泗县志》对其自然灾害的追述仅始于1919年,之前可能由于史料缺乏而省略。从中得见,台风和大风对海上捕捞业及船舶避风设施的影响最大,因而境内关于台风灾害的记录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20世纪下半期以来,渔业捕捞技术和产量提高很快,但捕鱼场地也随着近海鱼资源的减少而向外洋转移,海上强风与台风对捕捞业来说仍然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同时该区岛屿在滩涂地带及浅海发展海水养殖,对风灾的影响也非常敏感。再者,由于岛屿面积小,强风到来时横扫整个岛屿,使海岛上的各种产业及各种设施(如港口、码头、仓库、海塘、船只、农田、菜田等)和聚落民居普遍易遭受破坏。其中农业受到的破坏相对不明显,是因为该区岛屿的农业规模本就不大。以下谨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较大风灾及其造成的损失来说明:
从表5可见,嵊泗地区易成风灾,且风力级别偏高,这与嵊泗诸岛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影响舟山洋面的台风路径比较复杂,但嵊泗列岛处在多种台风路径的冲要之地,例如经常在东经125°以东洋面北上转向去朝鲜、日本的台风,以及在东经125°以西到紧靠我国东南沿海海面北上的台风等,均对嵊泗洋面造成较大影响。另外,历次风灾对周围洋面上的生产活动、港湾设施、岛上各业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对其主导产业渔业的影响最为明显。
表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嵊泗县诸岛的风灾及造成的损失
资料来源:《嵊泗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第86—87页。
结语
本文以我国最大群岛舟山群岛为例,对海洋地区的自然环境、人类开发活动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影响进行了长时段的关联性考察,研究发现,海岛本身的地形、地貌、水文、滩涂等自然环境要素,既决定了人类利用其自然资源进行定居生活和经济开发的方式,也制约着自然灾害在海岛的成灾情况及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不同产业类型岛屿的灾害发生史,掺杂了人们对海岛地理环境、自然界变异以及社会经济损失的综合记忆和认知。
首先,不同地理环境特质的岛屿,其产业结构及人们生产、生活对自然灾害的承受力和应对能力有着明显差异。从水文条件来看,河流短小,水量不稳定,是海岛水系的共性缺陷,所有海岛对旱灾的承受力普遍较差,旱情易发。但农业型岛屿对灌溉用水的需求更高,盐业及渔业型岛屿对淡水的需求次之,主要用于生活饮水。因此旱灾在农业岛屿属于相对突出的灾种。从地形地貌条件来看,大型岛屿上地貌多样,溪流发育较好,山间平地多,具有较充足的农耕资源;而盐业及渔业型岛屿缺少滩涂以外的耕地资源,其有限的农业主要是改造滩涂所得,利用滩涂和港湾发展盐业及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等更为适宜。从定居环境来看,即使很早就有人工建造海塘的庇护,易受台风、风暴潮侵袭的滨海仍然不是定居的首选之地,人们优先选择居住在远离海岸线的内岙;但在缺少内岙的小型海岛,聚落接近海岸线,易受台风和强风的侵袭,故受灾风险更高。总的来说,风暴潮、台风、水灾、旱灾在舟山群岛各种类型的岛屿均为常见灾害,表现出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以及岛屿自然地理特征。同时,不同地理环境基础的海岛,其成灾机制和受灾程度又存在显著差异:农业型岛屿对旱灾与潮灾均比较敏感,水灾及多雨对盐业型岛屿的破坏性最强,而渔业型岛屿对台风等风灾的承受力最弱。
其次,基于地理环境及经济产业差异,不同岛屿的历史灾害记录分布也各有侧重。自然灾害的形成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自然灾害以经济生产和人类生活、生命财产等为作用界面,因此,灾害记录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异的客观记载,而且经过各种人文因素的筛选。就舟山群岛的灾害史而言,我们今天看到的灾害记录,体现了不同岛屿地理环境区域的人们基于资源基础和生存条件对某些灾种有选择的适应和应对。以经济产业和人类生活为中介,将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的路径,或许在其他地区的灾害史研究中亦可加以尝试。
从灾害发生频度来看,舟山群岛地区自古即为风暴潮、台风、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台风及风暴潮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而旱灾则全年易于发生,且持续时间较长,对海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加强海塘建设及淡水资源的储备和开发,今后仍然是舟山群岛地区防灾减灾的重点。
作者:吴俊范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来源:《史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