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套路深!浙江一位男子在一家钓场钓到一条价值1万的标鱼,满心欢喜的他找老板兑现,结果老板却耍起了无赖:
“你看看,鱼钩挂到鱼嘴外边了,这不是正口!不能算数!”
浙江宁波一位钓友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黑坑钓鱼的经历:钓到一条大青鱼,而且是一条万元标鱼,结果鱼钩打在12点钟方向,由于遛鱼力度过大,鱼嘴有点拉裂。
这条鱼是否属于“正口”引起了争议。
什么是“正口”?这是钓鱼的一个术语,意思是鱼钩必须挂在鱼的嘴巴里,不能挂在鱼身上,或者嘴巴外边。一些投放标鱼的钓场,往往会把“正口”作为渔获是否有效的标准。
如果鱼钩没有钩住鱼嘴,就算钓到了标鱼,也不能算数。
但浙江这位男子觉得自己很冤,明明鱼钩就在鱼嘴上,黑坑老板却还是不认账。
我们来看看现场的情况,这位男子在网络上上传了自己钓到那条标鱼的图片,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枚鱼钩刚好挂在鱼嘴的上颚,由于用力过猛,鱼嘴被拉开了一点点。
这种情况,直接被判定为矛口,虽然钓到了万元标鱼,但仍不算数。这让钓鱼男子很是气愤,但又无可奈何。
毕竟,规则的制定方和解释权在黑坑,钓友只能吃个哑巴亏。但网友们看后却不乐意了,有位广西网友称:“鱼钩明明在嘴上,老板还想抵赖?这是玩不起啊!”
大部分网友看了上面的图片,应该都会为钓友鸣不平。因为鱼钩确确实实挂在了鱼嘴上,并没有挂在嘴巴外边,为何会不算数呢?
网友们对于“正口”的标准,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位广东网友称:“只要(鱼钩)在鱼嘴里,都算正口。”
而上面那位浙江宁波钓友钓获的标鱼,鱼钩确实在鱼嘴巴上,只是没有完全含在鱼的口腔内部,黑坑老板可能基于这一点,判断为矛口而非正口。
在小编看来,只要鱼钩的钩尖在鱼口的里面,或者内侧钩住了鱼口部位,就是正口鱼。
根据钓鱼男子发的图片,可以明确看出,鱼钩钩住的部位,是鱼口里面上鳄内侧的位置,并不能算作矛口。
其实,类似这种是否“正口”的争议,屡见不鲜。很多钓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来看几个比较典型的图片:
下面第一张图片,钓友在钓到大鱼的时候,遛鱼的力气过大,一不小心把鱼嘴拉豁口,结果鱼钩拉到了嘴巴外部,这种情况被钓场判定为矛口。
第二张图片,鱼钩挂在了鱼嘴的下颚部位,同样是因为拉力大,直接把鱼钩拉在了嘴巴外边的软骨上。
这种情况,同样被钓场判定为矛口。
以上两张图,当事钓友同样很气愤,但却无奈!
因为很多钓场都有类似的规定,如果遛鱼用力过大,把鱼嘴拉开,鱼钩挂在嘴巴外边这种情况,都不算“正口”。一些钓场可能是出于保护标鱼的目的,防止钓友大力遛鱼,导致标鱼受伤,所以才出此规定。
但在很多情况下,鱼钩明明在鱼嘴上,钓场却不认账,这就有点耍赖了。遇到这种想要抵赖的钓场,钓友可能毫无办法,因为规矩还是人家说了算。
说白了,黑坑钓场套路如此之深,主要还是缺乏监管,而且规则并不透明。
遇到这种情况,就算据理力争胜算也不大,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为到底啥算“正口”,没有任何一个明文规定!所谓的标准,都是钓场自己制定的,缺乏一个明确的边界。
正如下面一位网友所言:“我和朋友玩小标塘,限(竿)7.2,我朋友5.4米鱼竿钓上标鱼, 塘主说杆子超短无效……”
总之就是:竿子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钩到嘴巴外不行,把鱼嘴拉豁也不算数……这就是“黑坑”的惯用套路,也是行业的潜规则。
遇到这样不诚信的老板,除了在道德上谴责他们之外,钓友还可以通过消协提出异议,毕竟自己花了钓费,就应该享受所得的权利。
最后小编想说,黑坑老板们,唯有诚信经营才能长久。正如有的网友所言:“玩得起,就好好玩;玩不起,那就趁早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