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江南名城无锡诞生了一所极为特别的学校——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在20世纪前半叶时局纷乱的中国,面对传统国学日渐沉沦的年代,国专师生以存续、振起国学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研究对象,以求明体达用、发扬光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ae06a4225545624e38e94f0f0dcb2a.gif)
△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
国学名家、教育家钱基博于1927年9月出任无锡国专教授、校务主任。在国专讲课时,钱基博的儿子也会时常来旁听,这个少年正是后来的现代文化大家、作家钱锺书。
如今,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声雨声读书声,将再一次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锁定CCTV-9,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明晚19:22开播,带你追寻这段早已淹没在岁月烟尘里的记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b4d2ee9a1c86b697445950204ceb2d.jpg)
△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
江苏省无锡市新街巷,民国时期被称为“七尺场”。钱锺书正是在这座江南庭院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d3186041da23710886fc7356551ccd.png)
△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
钱锺书17岁那年,在钱家日常生活里,关于无锡国专的话题突然热门起来。
1927年,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叔父钱孙卿两兄弟一起出任无锡国专校董之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e1bf0430e3857e4f2957135885e558.png)
△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
钱基博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国学功底深厚。从1920年开始,他先后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清华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任教。
无锡国专校长唐文治也对钱基博的学养人品印象深刻,称赞他“博闻强识,品诣亦敦洁英爽”。
在唐文治的盛情邀请下,钱基博于1927年9月出任无锡国专教授、校务主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2f65b889481846b5f042fc0eeb2ce8.gif)
△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
钱基博担任学校教员后,在读书治学方面十分注重国文基本功教学。
父亲在国专讲课时,儿子钱锺书也会时常来旁听。
王绍曾的《钱子泉先生讲学杂忆》提到:“先生讲课声若洪钟,毫无倦容。当时锺书先生弟兄俩和先生从子(侄子)锺韩、锺汉,都还在无锡辅仁中学读书,星期五晚上的两节课,他们都跟着先生来随堂听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7c0e0421ed3cfa9f6ad003a6470782.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09a09d6a3bb3b6d726366c407c25b8.png)
△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
《钱基博集》的主编傅宏星说:“钱先生在无锡国专任教,由于当时他在光华大学做国文系教授,主要任务在光华大学,就利用回家的机会给无锡国专上课,一般情况是周五下午赶回无锡,也不休息,连夜就给学生上2个小时课程,周六上午上3个小时的课程,星期天返回上海。”
常年的两地奔波,钱基博对友人自嘲为“道途仆仆,殊以为苦”。这份辛苦,钱基博却从未中断。
1932年,日本军队突然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从上海到无锡的交通十分危险,钱基博却依然坚持来无锡国专授课,并且“半薪不受”,纯尽义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6c6a0b3c1701be27562e5ef1b364cb.png)
能站在国专讲坛上的人,不仅是国学造诣根底深厚的饱学之士,同时,更是对国学教育持有强烈责任感的夫子先生。
三十年光阴,无锡国专讲坛上站立过一位位教授学者,这些饱学鸿儒们传道授业解惑,与一届届国专学生栉风沐雨,将共同振起国学的理想付诸于现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b01289b80136be8778a4bf630b168e.gif)
△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畅
责 编丨罗 维
CCTV纪录
微信公众号
来源:CCTV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