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诞生过程充满了跌宕起伏,它让我想起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里,一群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在奔波忙碌,他们在广州这片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军阀时期的广州城里到处都是兵痞子,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地在街头晃荡,看起来气势汹汹,但实际上战斗力很差,根本打不了仗,只会欺负老百姓。
孙中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知道要想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必须从培养军官开始,所以他决定在广州办一所军校。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的广州被杨希闵和刘震寰控制着,他们对孙中山办军校的事情并不热心。
廖仲恺被派去当军校的党代表,他每天都要到处跑,为了筹钱的事情操碎了心。
军校刚开始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学生们饿着肚子还要训练,真是苦不堪言。
有时候廖仲恺为了要钱,大半夜还要在杨希闵的门口等着,就像个讨饭的一样。
何香凝看不下去了,她把自己最珍贵的结婚钻戒拿去当了,换来两万块钱给军校买米。
这些米送到军校的时候,学生们都哭了,他们没想到廖仲恺夫妇会这么为他们着想。
后来苏联答应给一些援助,但是钱迟迟不到位,军校的日子还是很难过。
廖仲恺每天都愁得吃不下饭,短短几个月就瘦了好多。
那时候的黄埔岛上杂草丛生,蚊子又多,但是学生们都没有怨言。
他们知道廖仲恺为了军校的事情,天天在外面奔波,有时候连觉都睡不好。
廖仲恺后来得知有人要杀他,但是他一点都不怕,还说为党为国牺牲是革命家的心愿。
他每天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根本不把暗杀的事情放在心上。
结果真的出事了,他和何香凝去开会的路上,被人打死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的门口。
当时的广州城里,很多人都在议论这件事,说廖仲恺死得太冤了。
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哭得不行,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校长。
廖仲恺死后葬在南京紫金山,就在孙中山的旁边,这样他就能永远陪着自己的老师了。
军阀们打仗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演戏,大家都知道规矩。
先是在报纸上骂几句,然后打几枪放几炮,最后看谁的人多谁就赢。
输的人认个输就完事了,也不会真的把对方怎么样。
这种打法看起来很搞笑,但是老百姓遭罪最深。
陈炯明就是这样,他输了以后直接回老家养老去了。
这种情况在当时很普遍,大家都是这么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