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春晚记忆:除夕夜停电,看半截联欢,省台播电影不转央视

临风影剧 2020-01-26 09:05:07

如今的娱乐方式日益丰富多彩,春晚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然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算丰富的年代,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绝对是万众瞩目的盛事,一家老小的精神盛宴啊!

那时候笔者尚未成年,在故乡长白山区的小山村里,每到春节期间就频繁停电。听大人说,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不足,只能优先保障城市了。

还记得那个除夕,白天时就没有电,听人说是要省着电留给晚上用。可是已经夜深了还是没有来电,一家人只能在烛光下吃饺子。饭后围坐在热炕上,百无聊赖地磕瓜子,喝茶水。表面上大家都很平静,其实心里火烧火燎的,期待着能够突然来电,好看那电视里精彩的联欢晚会。以前就有过这样的时候,一会儿来电了,一会儿电又走了——我们把停电叫做走电,仿佛电是个有生命力的东西似的。

夜深了,父母犹在坚持着守岁,我们小孩子熬不住就睡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醒来,看见屋里明晃晃的,一下子就坐了起来,欢呼一声:来电了!看挂钟这时已经过了零点,父亲在黑白电视机前不断地调整着天线的方向,却依旧是一片雪花点,电视节目早就结束了。

看不成春晚的懊恼让人记忆深刻,虽然过后还是有机会看到重播的,但是感觉已经不一样了。

后来,电力供应渐渐好起来,至少不会轻易在春节期间停电了。可是,万恶的省电视台又冒出来了!省电视台刚刚建立的时候,一般就是转播中央台的节目,偶尔插播点自己的节目。电视里一会儿播央视,一会儿播省台。最奇葩的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央视和省台分单双日轮流播放,弄得我们连电视剧都看不完整,如果能遇上隔日播放的电视剧那真是烧高香了,起码能看个全乎故事。

回到春晚的话题上来,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两次,实在分不清楚了。只记得省台不转播央视春晚,而是播放电影。一部叫《寡妇村》,一部记不清名字了,讲得是一个香港小太妹的悲催人生。我现在已经不能肯定这两部电影是在同一个除夕夜播放的还是两个除夕夜,反正大过年是没错的。你说说,大过年的不给转春晚,播电影也不选个欢快些的,真是要把人气死了!

再后来,省台条件好点了,居然嘚瑟地举办起了自己的春晚,节目不怎么样,还敢在除夕夜跟央视同时播放。由于时间短,能够早早播完,然后再转播央视春晚,虽然令人气闷,好歹还能看上一段央视春晚。

由于年代久远,那时年纪还小,很多事情都模糊不清了,不敢说百分百的准确,只是凭着记忆写出了这段往事。不知70后、80后的朋友们,是否有过同样的记忆呢?

我是吉林人,吐槽的就是家乡的电视台。后来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除夕夜必须转播央视春晚了,省台自己办的联欢会也知道错开日子播出了。再后来,电视机换成彩色的了,能调出越来越多的频道,电视节目极大丰富。可是,曾经的那种看春晚激动兴奋的感觉却再也没有了。

0 阅读:56
临风影剧

临风影剧

娱乐老司机,冷眼爱吃瓜。好剧好电影,八卦细细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