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中庸之道=无原则退让+无底线和稀泥?NO!

三自国学 2025-02-12 13:59:00

每天分享国学智慧。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哎呀,就这点小事,何必那么较真嘛?舌头牙齿再好,也有嗑着碰着的时候,他不过打你两下,骂你几句,你又不会少块肉!”

“这人就那德性……你就让着点,吃亏是福。忍忍就过去了,人一辈子哪有不受委屈的嘛,万事和为贵。”

提到中庸二字,可能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那些带着习惯性笑容、凡事打圆场的和事佬或老好人形象。

似乎长久以来,很多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就等同于无原则退让+无底线的和稀泥行为。

不少人信以为真,以为忍一忍,让一让,退一步真的就能风平浪静。

结果呢?你让一尺,对方却想着得到一丈!

你忍一时,人家想的是让你忍一世!

世上多的是得陇望蜀之徒,世上有的是得寸进尺之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社会上心理变态的人,大概占人口的1%,人格障碍者的比例,要占到10%,自恋人格NPD占6%,这还不算那些有着暗黑特质、隐藏在人群中,貌似正常的人,比如精致利己者,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之类。

试想,这些非正常的人,岂是正常思维可以猜测和衡量的么?!

哪怕你再温和,哪怕你再忍让呢?或许你想着以一时的吃亏换取安宁,但人家很可能要的是你的全部、一辈子!

封建等级制度下的遗毒之一,就是有部分人,永远不懂平等待人的道理,永远不会把其他人,放在跟自己同等的位置上。

在这些人眼里,旁人不过是自己的陪衬,不过是自己的工具,不过是自己人生的NPC。

对这样的人来说,侵占他人的利益,完全不以为然;

驱使他人、差遣他人,甚至会觉得被其选中,你应该感到幸运!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是中庸之道的精髓。

你看看,有哪个字在让我们无止尽地退让和隐忍?

正确的理解和做法是什么?

一、是正常人就会有喜怒哀乐。未发≠不发。

中庸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自然用来对待君子,而并不适用于小人。

什么是中?中即是所作所为,皆合于道。

道是天地位焉,道是素其位而行,对于那些不懂得待在自己位置上的人、习惯越位之人,要以雷霆之势教训之!

天道无不覆,但有时且会电闪雷鸣!

地道无不载,但有时尚会山崩地裂。

二、喜怒哀乐不是不能发,而是要“中节”。

中节是啥意思?符合礼节法度。

你仁我便义,你骑我头上拉矢,我送你归西,这显然过了,不过,你骑我头上拉矢,我丢你进茅坑,这便属于礼尚往来,是符合大众认知的做法。

忍让是有限度的,无底线忍让,那是绵羊、牛马的作派。

对任何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来说,凡事一定是对等的。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更多精彩:

国学智慧: 鸡飞狗跳的家庭背后,至少有1个共同原因

国学智慧:无所事事,却觉得很累?阳明心法2招应对

国学智慧:总是活得紧绷,不得自在?游戏三昧了解一下​

我是董三自。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开启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欢迎关注!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

0 阅读:2